煤焦油简称焦油,是一种高芳香度的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是一种煤炭干馏时生成的具有刺激性臭味的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煤焦油一般作为加工精制的原料以制取各种化工产品,(见煤焦油加工)也可直接利用,如作为工业型煤、型焦和煤质活性炭用的粘结剂的配料组分,还可用作燃料油、高炉喷吹燃料以及木材防腐油和烧炭黑的原料。煤焦油按干馏温度可分为低温煤焦油、中温煤焦油和高温煤焦油。
煤焦油上游为煤炭行业,中游为煤焦油加工(苯酚、沥青,炭黑等)行业;下游则广泛应用于树脂、塑料、染料、油漆、农药、涂料及医药等方面。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上游市场
煤炭素有“黑金”之称,是可再生资源,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主要分为烟煤和无烟煤、次烟煤和褐煤等四类。
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年产量世界第一,整体维持在30亿—40亿吨。2021年,随着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国内经济复苏,全社会用电量增加,作为主体能源的煤炭需求量增加,其产量也在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原煤产量突破40亿吨,创历史新高,达到40.7亿吨,同比2020年增涨了5.9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和新疆是我国原煤主要产地。数据显示,2021年山西以11.93亿吨的原煤产量,排名榜单首位,向全国16个省市提供煤炭,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产煤大省,相较去年108023.8万吨的原煤产量,同比上涨了10.5%。其次为内蒙古,原煤产量10.39亿吨,相较2020年101181.8万吨的产量同比上涨了2.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而虽然我国煤炭产量处于世界前列,但是仍然不足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煤炭需求,因此需要大量进口煤炭。根据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煤炭进口数量逐渐上升,到2021年中国煤炭进口数量达到32322万吨,同比上升1.27%。
数据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消费方面,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给。有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石油能源消费占比约为33%、煤炭占比24%、天然气占比约为30%。而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占比为60%-70%,决定了煤炭作为中国基础能源的战略地位,预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矿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2020年中我国煤炭能源整体消耗情况稳定,基本在27-28.5亿吨标准煤中,其中2020年我国煤炭能源为28.3亿吨标准煤,同比2019年增长0.6%,达到近十年消费量的最大值。
注:消费量=能源消费总量*煤炭消费占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受我国煤炭产业去产能政策推动,我国煤炭能源占比总能源消耗逐年下降。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煤炭能源占总能源消耗比重从2011年的70.2%下降到5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整体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使得煤炭产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同时工业绿色转型、清洁能源带来新的挑战。因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成熟,我国的煤炭将会向更加清洁、和绿色的方向转型。
二、中游市场
1、产能产量情况
近年来我国煤焦油产能整体呈增长状态,其中高温煤焦油产能占比最高。有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煤焦油产业实现产能约达3677万吨,高温煤焦油产能为2627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中温煤焦油产能为1050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量方面,依旧是高温煤焦油产能占比最高。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我国煤焦油总产量约为2510万吨。其中高温煤焦油产量约为1920万吨,同比增长3.8%;中温煤焦油约为580万吨,同比增长3.6%;中低温煤焦油约100万吨。
2、细分产品产量情况
煤焦油组成极为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煤焦油工业专门进行分离、提纯后加以利用焦油各馏分进一步加工,可分离出多种产品,如苯酚、沥青,炭黑等。
煤焦油提取加工的主要产品及用途
|
主要产品 |
用途 |
酚油馏分 |
苯酚 |
酚醛树脂、合成纤维、医药 |
甲酚 |
杀菌剂、增塑剂、选矿药剂、除草剂、香料、阻燃剂 |
|
二甲酚 |
杀虫剂、工程塑料 |
|
吡啶碱 |
医药 |
|
古马隆树脂 |
- |
|
沥青漆 |
- |
|
萘油馏分 |
萘 |
染料、塑料、医药、表面活性剂、增塑剂、卫生球 |
洗油馏分 |
甲基萘 |
溶剂、聚萘酯塑料、MF型助剂、水泥减水剂、饲料添加剂 |
吲哚 |
香料 |
|
联苯 |
绝缘油、热载体 |
|
二甲基萘 |
聚萘酯塑料、绝缘材料 |
|
苊 |
染料聚萘酯塑料 |
|
氧芴 |
驱虫剂 |
|
芴 |
塑料 |
|
喹啉类 |
医药、农药、染料、显色剂 |
|
蒽油馏分 |
蒽 |
染料、纸浆蒸解助剂、乳化剂 |
菲 |
农药 |
|
咔唑 |
染料 |
|
炭黑 |
轮胎制造、其他橡胶、塑料添加剂、染料、印刷油墨等工业 |
|
防腐油 |
- |
|
二蒽油馏分 |
荧蒽 |
探伤剂 |
芘 |
染料、工程塑料 |
|
煤焦油沥青 |
碳素制品黏结剂、成型燃料黏结剂、镁碳砖、针状焦、碳纤维、防腐防水材料、沥青漆、筑路用柏油等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苯酚
苯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OH,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针状晶体,有毒,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于消毒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处理,皮肤杀菌、止痒及中耳炎。
2014-2019年我国苯酚产量逐年增长,到2019年产量达到189.45万吨。但进入2020年,我国苯酚产量有所下降,产量只有173.99万吨,同比下降8.1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沥青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多会以液体或半固体的石油形态存在,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而这里所讲的主要是煤焦沥青。
据了解,煤沥青是一种以煤为原材料,经过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再经过蒸馏加工成的沥青产品,是一种人造沥青,属于煤化工产物。 相较于石油沥青,煤沥青具有温度敏感性较高、稳定性较差、粘度较高、味道难闻,且存在危害人体成分,因此目前应用场景有限,主要被应用在防腐工程和地下防水工程中。
煤沥青按照软化点不同,可分为低温沥青、中温沥青、高温沥青,随着煤沥青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煤沥青产品不断改进,研发出新型改质沥青,其软化点适中,应用需求较高。
一直以来,我国沥青供给方面始终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一方面各大沥青生产企业产能不断扩张,另一方面,新增沥青生产水平跟不上产能扩张速度。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沥青新增产能为1265万吨,总产能达到7005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2020年国内焦化产能退出较多,但新增产能较少,因此导致国内煤焦沥青供给有所下降。2020年我国煤焦沥青产量约为553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炭黑
炭黑一般指碳黑,是一种轻、松而极细的黑色粉末,表面积非常大,范围从10~3000m2/g,是含碳物质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经不完全燃烧或受热分解而得的产物,主要原材料为煤焦油、蒽油、乙烯焦油等原料油。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炭黑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炭黑产能持续上升。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炭黑行业产能并无新增。2020年国内炭黑行业开工率在60%左右,炭黑产能800万吨左右。但是预计未来三年内仍将有111万吨新增产能,加上目前产能预计2022年至少在900万吨以上。
数据来源:中国炭黑网,观研天下整理
产量方面,受到新冠疫情期间开工不足、原料紧张、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2020年有所下降,为482万吨。进入2021年,随着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场需求回升等因素影响,产量估计回升到520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炭黑网,观研天下整理
三、下游市场
煤焦油是一个组分上万种的复杂混合物,目前已从中分离并认定的单种化合物约500余种,约占煤焦油总量的55%,其中包括苯、二甲苯、萘等174种中性组分;酚、甲酚等63种酸性组分和113种碱性组分。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树脂、塑料、染料、农药、涂料及医药等方面。
1、树脂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上的定义,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称为树脂。树脂按来源可分为和;按其加工行为不同的特点又有和之分。
近年来我国合成树脂自给能力不断上升,产量呈现逐年稳定增长,到目前已是世界最大的合成树脂生产国。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合成树脂产量从2017年的8458.1万吨增长至10765.4万吨;预计2022年合成树脂产量将进一步增长至11240.1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塑料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其抗形变能力中等,介于纤维和橡胶之间,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
塑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塑料制品与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形成了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三大合成材料。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8004万吨,同比增长5.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但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塑料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影响挑战。这主要是因为塑料垃圾泄漏到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中且难以降解,带来视觉污染、土壤破坏、微塑料等环境危害。
对此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多项限塑措施。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被称为我国“禁塑令”。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提出,商品零售、电子商务、外卖、快递、住宿等重点领域不合理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现象大幅减少,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到1000万个。
在此背景下,随着国家限塑令的升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可降解塑料的市场前景巨大,而且是刚需。未来,可降解和绿色环保成塑料制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工程塑料
工程塑料可作工程材料和代替金属制造机器零部件等的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电绝缘性好,可在较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可替代金属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但价格较贵,产量较小。
虽然相对于国外来说,我国工程塑料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具有树脂合成、塑料改性与合金、加工应用等相关配套能力的完整产业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水平日益提高,部分产品技术、质量指标也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同时随着我国汽车、电子电器和建筑等行业发展迅速,我国已成为全球工程塑料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根据中国塑料工业协会披露数据,2020年,中国工程塑料需求量达627万吨,较上年增长37万吨。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工程塑料需求量达661万吨,同比增长6%。
数据来源:中国塑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4、农药
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广泛用于农林牧业生产、环境和家庭卫生除害防疫、工业品防霉与防蛀等。农药品种很多,按用途主要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按原料来源可分为矿物源农药(无机农药)、生物源农药(天然有机物、微生物、抗生素等)及化学合成农药;按化学结构分,主要有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氮、有机硫、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酰胺类化合物、脲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苯氧羧酸类、脒类、三唑类、杂环类、苯甲酸类、有机金属化合物类等;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剂、乳油、乳膏、糊剂、胶体剂、熏蒸剂、熏烟剂、烟雾剂、颗粒剂、微粒剂及油剂等。
农药广泛用于农林牧业生产、环境和家庭卫生除害防疫、工业品防霉与防蛀等方面。近年来我国农药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位。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为249.8万吨,同比增长16.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5、涂料
涂料一般称为油漆,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
涂料属于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所形成的涂膜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类型。按照现代通行的化工产品的分类,涂料属于精细化工产品。现代的涂料正在逐步成为一类多功能性的工程材料,是化学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
近年来我国涂料供需市场基本保持平衡。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我国涂料产量为1341.61万吨,需求量为1340.51万吨。
数据来源:涂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6、医药
医药是预防或治疗或诊断人类和牲畜疾病的物质或制剂,具有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减少痛苦,增进健康等优点。
近年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进一步扩大了医药消费需求,我国医药市场快速发展。预计在医药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医药行业前景可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医药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430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791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8%。2021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达19220亿元,预计2022年将进一步达到22311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WW)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煤焦油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行业报告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本研究报告采用的行业分析方法包括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对行业进行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同时通过资深分析师对目前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势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热点分析,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
【目录大纲】
第一章 2018-2022年中国煤焦油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煤焦油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煤焦油行业相关定义
二、煤焦油特点分析
三、煤焦油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四、煤焦油行业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2、采购模式
3、销售/服务模式
五、煤焦油行业需求主体分析
第二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煤焦油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煤焦油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三节 煤焦油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煤焦油行业的赢利性分析
二、煤焦油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
三、煤焦油行业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分析
第二章 2018-2022年全球煤焦油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全球煤焦油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二节 全球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与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 亚洲煤焦油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煤焦油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亚洲煤焦油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节 北美煤焦油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煤焦油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北美煤焦油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五节 欧洲煤焦油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洲煤焦油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洲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欧洲煤焦油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六节 2022-2029年世界煤焦油行业分布走势预测
第七节 2022-2029年全球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章 中国煤焦油行业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
七、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
第二节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对煤焦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监管体制现状
二、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三、主要行业标准
第四节 政策环境对煤焦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第四章 中国煤焦油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发展状况情况介绍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二、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一、影响中国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
二、中国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
三、中国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解析
第三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一、中国煤焦油行业供应规模
二、中国煤焦油行业供应特点
第四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一、中国煤焦油行业需求规模
二、中国煤焦油行业需求特点
第五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五章 中国煤焦油行业产业链和细分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产业链综述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产业链运行机制
三、煤焦油行业产业链图解
第二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
一、上游产业发展现状
二、上游产业对煤焦油行业的影响分析
三、下游产业发展现状
四、下游产业对煤焦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我国煤焦油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一、细分市场一
二、细分市场二
第六章 2018-2022年中国煤焦油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第一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中国煤焦油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二、中国煤焦油行业主要品牌分析
第二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煤焦油行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分析
二、中国煤焦油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竞争特征分析
一、 企业区域分布特征
二、企业规模分布特征
三、企业所有制分布特征
第七章 2018-2022年中国煤焦油行业模型分析
第一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一、波特五力模型原理
二、供应商议价能力
三、购买者议价能力
四、新进入者威胁
五、替代品威胁
六、同业竞争程度
七、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结论
第二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SWOT分析
一、SOWT模型概述
二、行业优势分析
三、行业劣势
四、行业机会
五、行业威胁
六、中国煤焦油行业SWOT分析结论
第三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竞争环境分析(PEST)
一、PEST模型概述
二、政策因素
三、经济因素
四、社会因素
五、技术因素
六、PEST模型分析结论
第八章 2018-2022年中国煤焦油行业需求特点与动态分析
第一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市场动态情况
第二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消费市场特点分析
一、需求偏好
二、价格偏好
三、品牌偏好
四、其他偏好
第三节 煤焦油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第四节 煤焦油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需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其他因素
第五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六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一、中国煤焦油行业平均价格趋势分析
二、中国煤焦油行业平均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
第九章 中国煤焦油行业所属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所属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流动资产
二、销售收入分析
三、负债分析
四、利润规模分析
五、产值分析
第三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所属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十章 2018-2022年中国煤焦油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析
一、影响煤焦油行业区域市场分布的因素
二、中国煤焦油行业区域市场分布
第二节 中国华东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东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分析
(1)华东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
(2)华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现状
(3)华东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概述
二、华中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中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分析
(1)华中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
(2)华中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现状
(3)华中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分析
(1)华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
(2)华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现状
(3)华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五节 华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分析
一、华北地区概述
二、华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分析
(1)华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
(2)华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现状
(3)华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六节 东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东北地区概述
二、东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东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分析
(1)东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
(2)东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现状
(3)东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七节 西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南地区概述
二、西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西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分析
(1)西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
(2)西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现状
(3)西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八节 西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北地区概述
二、西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西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分析
(1)西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
(2)西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现状
(3)西北地区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十一章 煤焦油行业企业分析(随数据更新有调整)
第一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二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四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五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六节 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势分析
······
第十二章 2022-2029年中国煤焦油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煤焦油行业国内投资环境分析
二、中国煤焦油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三、中国煤焦油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第二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规模发展预测
一、中国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煤焦油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预测
三、中国煤焦油行业产值规模预测
四、中国煤焦油行业产值增速预测
五、中国煤焦油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第四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盈利走势预测
第十三章 2022-2029年中国煤焦油行业进入壁垒与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一、煤焦油行业资金壁垒分析
二、煤焦油行业技术壁垒分析
三、煤焦油行业人才壁垒分析
四、煤焦油行业品牌壁垒分析
五、煤焦油行业其他壁垒分析
第二节 煤焦油行业风险分析
一、煤焦油行业宏观环境风险
二、煤焦油行业技术风险
三、煤焦油行业竞争风险
四、煤焦油行业其他风险
第三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
第十四章 2022-2029年中国煤焦油行业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观研天下中国煤焦油行业研究综述
一、行业投资价值
二、行业风险评估
第二节 中国煤焦油行业进入策略分析
一、目标客户群体
二、细分市场选择
三、区域市场的选择
第三节 煤焦油行业营销策略分析
一、煤焦油行业产品策略
二、煤焦油行业定价策略
三、煤焦油行业渠道策略
四、煤焦油行业促销策略
第四节 观研天下分析师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