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据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3年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76.39万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34.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72万亿元,同比下降16.7%;委托贷款余额为11.27万亿元,同比增长0.2%;信托贷款余额为3.87万亿元,同比增长1.2%;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67万亿元,同比下降1.7%;企业债券余额为31.48万亿元,同比下降0.4%;政府债券余额为68.86万亿元,同比增长14.9%;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1.39万亿元,同比下降30.7%;贷款核销8.37万亿元,同比下降13.6%。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观研天下整理
从结构看,11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3%,同比高0.8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同比低0.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7%,同比低0.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4%,同比低0.8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8.3%,同比高0.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同比持平。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观研天下整理
(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据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3年1-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3.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9万亿元。
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556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少增447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57亿元,同比少减291亿元;委托贷款减少386亿元,同比多减298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97亿元,同比多增56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03亿元,同比多增1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330亿元,同比多726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15万亿元,同比多4992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59亿元,同比少429亿元;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减少1355亿元;贷款核销增加742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观研天下整理
注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2:自2023年1月起,人民银行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由此,对社会融资规模中“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和“贷款核销”数据进行调整。2023年1月末,上述三类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8410亿元,当月增加57亿元;贷款核销余额1706亿元,当月增加30亿元。文中数据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