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属制品是我国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金属制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金属制品业是指以金属为主要原料,通过加工、成型和处理等一系列加工工艺和技术手段制造出各种金属产品的行业。金属制品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一种基础材料工业,产品属工业消费品,广泛用于建筑、交通、汽车、铁路、水利、能源、电力、机械、家具等国民经济及国防军工各领域,是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一环。
金属制品是我国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我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且自2010年超过美国以来,就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业实现增加值约4.8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27%,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比重达到28.9%,领先第二位的美国近1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当下,我国制造业仍然具有高成长性。由于我国仍然有强大的结构变化潜力,包括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多个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国情特点,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仍然具备持续较快推进的强大动能。与此同时,目前我国仍然有比较全面的要素供给保障,包括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源,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国民总储蓄率所提供的充裕资金,基于40多年引进技术持续学习所形成的应用技术研发能力,依靠新型举国体制所不断提升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发能力。因此综上来看,金属制品作为我国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基础设施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近年得益于基础设施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我国金属制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具体如下:
1、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直接拉动金属制品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使得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旺盛。此外,“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也为金属制品行业带来了广阔的海外市场空间。例如,高铁、桥梁、管道等项目的建设,将直接拉动钢材、铝材等金属制品的需求。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2、新兴产业的崛起提供新增长点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5G通信、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高端金属制品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例如,航空航天业对金属制品的要求更为严苛,需要具备高强度、轻量化等特性的金属材料。例如,钛合金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飞机发动机和机身结构件。据相关统计,一架大型客机中钛合金的使用量可达到机身重量的 15% - 20%。近十年来,我国民航飞机保有量总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23年底,我国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4270架,比上年底增加105架。估计2024年我国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将超过4300架。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汽车制造业离不开金属零部件的生产,从发动机到车身框架,金属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与性能。而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材料的需求,推动了铝合金、镁合金等高端金属制品的研发和应用。进入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后补贴时代”,行业发展驱动力由政策端转移至市场端,渗透率水平突破10%临界点并加速增长,年产销增速连续4年超过30%。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跨越1000万辆大关,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我国金属制品的出口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项目也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三、中长期潜在增速下滑和外部环境担忧下,复苏持续性不足
虽然进入2023年,国内经济在经历三年疫情冲击后初步复苏,但中长期潜在增速下滑和外部环境担忧下,居民预期改善有限,经济内生驱动较弱,复苏持续性不足。2023年度,全国规模以上金属制品业营业入为45442.6亿元,同比下降6.11%;利润总额1903.1亿元,同比下降7.47%。2024年1-10月,我国规模以上金属制品业营业收入37898.8亿元,同比增长1.9%;利润总额1334.1亿元,同比下降3.6%。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四、金属制品处于产能出海阶段,进出口呈现贸易顺差格局
进出口方面,当前我国金属制品处于产能出海阶段,进出口市场呈现贸易顺差格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金属制品出口金额为10867亿元,进口金额为1009亿元,进出口顺差为9858亿元。未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我国金属制品的出口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项目也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五、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成为行业发展必然趋势
近年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制造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有色金属行业加快高效稳定铝电解、绿色环保铜冶炼、再生金属冶炼等绿色高效环保装备更新改造。因此,企业需要加大在环保技术研发上的投入,采用更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材料。
与此同时,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智能制造也成为了金属制品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企业通过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金属制品业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和环境污染。
例如新疆大明矿业集团通过智能化改造,引进了采掘智能台车、新能源铲运机等装备,显著提高了采掘效率。原掘进台车单班8小时可掘进5.6米,而新的掘进智能台车单班8小时可掘进7米;原采矿车每班8小时凿岩效率为150米,新的采矿智能台车则达到了180米。此外,智能化改造还提升了作业安全性,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事故风险。
广西奥瑞金成功打造了5G+工业物联网平台,连接生产线设备,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共享。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虚拟工厂与物理工厂的实时映射,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公司还引入了高速视觉检测仪,对产品进行360°无死角检测,精准识别缺陷,提高了产品质量。(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