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发展格局与投资潜力评估》显示,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被WHO称为“四大医学”,具有极高的医学、经济和社会价值。康复医疗器械是康复医疗必需的设备仪器,在康复医疗以及现代医疗事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是指在康复医疗中用于测评训练与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加快身体机能恢复、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的医疗器具。
发展环境
(1)经济环境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得到增加,患者的支付能力增强。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另一方面,国家对我国康复医疗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2020年,中央财政下达9.93亿元,继续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鼓励试点地区扶持社会力量提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向居家和社区提供康复治疗等延伸服务。
(2)政策环境
近些年随着我国大量失能老人和老年慢性病患者养老康复需求的增加,我国国家层面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社会推动民营医疗和养老机构加快建设,支持我国康复医疗机构的建设以及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环境。
2016-2021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主要相关政策情况
时间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16年10月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 | 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融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促进业态融合,推动产业全面发展。 |
2016年11月 |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 提出要发展高品质医疗器械,康复类医疗器械等医学设备,大幅提升医疗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 |
2017年1月 |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的通知》 | 表示未来要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发展和加强康复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健康服务。 |
2017年4月 | 《国务院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 | 鼓励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加入医联体。建立医联体内转诊机制,重点畅通向下转诊通道,将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及时转诊至下级医疗机构继续治疗和康复,加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一体化、便利化的疾病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性服务。 |
2017年9月 | 《关于开展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的通知》 | 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2个地市级行政区开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
2018年5月 | 《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 针对2014年发布的《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进行修订,完善了适用情形、细化了申请流程、提升了创新审查的实效性、完善了审查方式和通知形式,并明确对创新医疗器械的许可事项变更优先办理。 |
2019年2月 | 《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 | 提出支持社会力量深入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在康复等领域,加快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服务机构;推动开展老年人医疗、康复、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 |
2019年6月 | 《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 | 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康复、护理、精神卫生等短缺专科领域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当地政府可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提供场地或租金补贴和其他支持政策。 |
2019年11月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工作的通知》 | 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分别选取195家试点医院,确定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创伤骨料、骨肿瘤外科,足踝外科作力试点病种,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宣教,将康复理念融入相关疾病的诊疗。 |
2020年2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 | 逐步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統筹基金支付范围。补齐护理,儿科,老年科,精神科等紧缺医疗服务短板;推广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医疗康复、慢性精神疾病等长期住院按床日付费,门诊特殊慢性病按人头付费,探索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总额付费。 |
2021年3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加强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有机衔接。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建成康复大学,促进康复服务市场化发展,提高康复辅助器具适配率,提升康复服务质量。 |
2021年6月 | 《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 | 健全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加强康复医疗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强突发应急状态下康复医疗队伍储备;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基层康复医疗能力,提升中医康复服务能力;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推动康复医疗相关产业发展。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有效的康复介入可使至少50%的残疾得到控制或延迟发生。例如:美国得益于“康复前置”理念的实施,其居民“中风”的残疾率只有30%,相比之下,我国居民“中风”的残疾率则高达75%以上。及时的康复介入能大幅减轻中后期医疗支出,这对于医保缺口较大的我国来说变得及其重要,因此未来我国国家层面将继续鼓励支持康复医疗产业的发展,我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的政策环境也将持续利好。
(3)社会环境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开始进入老龄化;占比大于等于14%,即进入深度老龄化;占比达20%则为超级老龄化。根据我国今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2.6亿,占总人口数的18.7%,65岁以上人群人口占总人口13.5%。可以看出我国已基本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重,健康的度过晚年愈发引起大众的关注。再加上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我国已经全球康复需求最大的国家。2019年我国康复需求总人数达到4.6亿人,康复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也从2011年109亿元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1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1%。康复医疗器械作为是康复医疗必需的设备仪器,在我国社会深度老龄化环境中,伴随着人们康复意识的提高,康复医疗器械的需求将得到释放。
二、市场现状
(1)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2016到2020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从181亿元增长至413亿元,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0%以上。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康复意识的提高,以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康复医疗器械的需求也将进一步释放,预计2021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453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进口金额减少,国产替代加速
在产品进出口方面数据来看,我国的康复医疗器械总体生产水平有所提升,且国产替代加速。2017年到2021年上半年同期,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同期进口额呈现稳步下降态势;出口额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021年上半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进口额约为17.6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4.1%;出口额约为1.35亿美元,同比下降约22.4%。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产品研发不足,核心技术缺乏
虽然近几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是相较于国外来说,国内康复医疗器械行业产品缺乏创新,行业内大多数康复医疗器械厂商的主营产品仍然是传统的声疗、光疗、电疗、磁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康复评定等,产品在智能化、科技化方面的研发不足,且未掌握核心技术。
相较于其他医疗器械企业,我国康复医疗器械企业在产品技术研发方面投入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核心技术的缺失。
近几年,尽管我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龙头企业——翔宇医疗得研发费用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有所上升,但是相较于心脉医疗器械的上市企业——赛诺医疗研发费用占比来看,明显落后一大截。2021年第三季度,翔宇医疗研发费用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为12.23%;而赛诺医疗的研发费用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高达90.20%。
翔宇医疗、赛诺医疗研发费用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情况
时间 | 翔宇医疗 | 赛诺医疗 |
2021年第三季度 | 12.23% | 90.20% |
2020年度 | 10.40% | 48.62% |
2019年度 | 9.71% | 44.16% |
2018年度 | 8.03% | 34.17% |
2017年度 | 6.02% | 31.80%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康复医疗机器人较为火爆
细分市场来看,近几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内康复医疗机器人市场较为火爆,市场规模增速较快。2018年康复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速高达110.0%,尽管近三年其增速有所放缓,但是目前仍然维持50%以上,预计2021年我国康复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速为58.1%。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发展趋势
(1)市场潜力大,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当前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潜力较大。据统计,2021年末,我国康复市场人均康复费用不到80元,而美国人均康复费用达到825.8元,远超于我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国家政策环境的持续利好,国内康复医疗需求的不断释放,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3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突破530亿元。
(2)产品向智能化、个性定制化、居家化发展
康复医疗器械的使用人群主要是机体功能有障碍的患者,因此,人机互交的智能化、数字化对于远程医疗、远程沟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康复医疗器械实现与患者之间的智能化人机交互将成为可能。这也将利于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实现康复医疗的现代化。未来,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将逐步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融合,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康复人群在年龄、功能障碍程度等呈现多方面的差异,对康复器械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需求,因此未来我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产品或将朝向个性化、定制化发展。
当前我国康复医疗器械正逐步从综合医院、康复医院、等医疗机构走向养老机构、残疾人康复中心、社会福利院等,并借助慢病疼痛治疗、护理、助行、助眠、助听等细分治疗领域逐步向居家康复场景渗透。如翔宇医疗目前已经在电商平台向C端消费者进行产品销售。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康复医疗器械厂商技术的发展,更小型便携的康复器械将被逐步开发,行业产品将向着居家化发展。(LQM)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