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疫苗冷链行业波特五力分析:新冠疫苗需求蓄势 冷链物流迎发展新契机

疫苗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疫苗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施、设备。完善的疫苗冷链需要可靠的冷链设备做支撑,具有高性能、高可靠度的冷链设备,对于保证疫苗的可用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疫苗冷链设备包括疫苗冰箱、疫苗冷库,以及保温箱、冷藏车等疫苗运输设备,作为高端医疗科技产品,目前尚属于很小的细分市场。

国内行业概况

(一)疫苗冷链规模呈现持续扩张的趋势

据中物联医药物流分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疫苗冷链市场规模为481.4亿元,同比增长23.3%。2019年12月1日国家颁布实施《疫苗法》,明确要求对疫苗冷链实现全程追溯、透明接种。近几年国家已投入大量资源以加强全国范围内的疫苗冷链及可追溯系统的建设,预计2022年我国疫苗冷链市场规模将达到544.6亿元。

据中物联医药物流分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疫苗冷链市场规模为481.4亿元,同比增长23.3%。2019年12月1日国家颁布实施《疫苗法》,明确要求对疫苗冷链实现全程追溯、透明接种。近几年国家已投入大量资源以加强全国范围内的疫苗冷链及可追溯系统的建设,预计2022年我国疫苗冷链市场规模将达到544.6亿元。资料来源:中物联医药物流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二)新冠疫苗需求推动疫苗冷链市场规模扩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疫苗冷链行业发展趋势调研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为了满足几十亿人的接种需求,以及疫苗的冷冻、储藏、运输等要求,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增量达到28~42亿支,传导至疫苗冷链市场增量在7.2倍以上,尤其是疫苗安全相关设备市场占比不断提升,此外还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前景。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为了满足几十亿人的接种需求,以及疫苗的冷冻、储藏、运输等要求,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增量达到28~42亿支,传导至疫苗冷链市场增量在7.2倍以上,尤其是疫苗安全相关设备市场占比不断提升,此外还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前景。

资料来源:中物联冷链委、观研天下整理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全国医用冷柜市场销量36万台,同比上年增长33.3%,市场规模突破30亿元,2021年销量同比增长58.3%,增幅再创新高。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全国医用冷柜市场销量36万台,同比上年增长33.3%,市场规模突破30亿元,2021年销量同比增长58.3%,增幅再创新高。

资料来源:产业在线、观研天下整理

二、我国疫苗冷链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一)供应商议价能力

疫苗冷链供应商主要是上游和中游生产疫苗冷链设备的企业、提供冷藏服务的公司和参与疫苗运输和仓储的公司。因为疫苗冷链物流与一般商品物流不同,它对冷链技术和物流管理水平都有着更严格的要求。例如:流感疫苗需要2℃-8℃的冷藏链,水痘、带状疱疹疫苗需要-20℃的冻链,而埃博拉疫苗则需要-70℃的深度冷链,目前全球药企研发的新冠疫苗,温度要求一般是-20℃至-80℃,这远低于目前大多数药品在运输中的2℃- 8℃标准温度,市面上具备一定规模并符合资质要求的疫苗冷链供应商屈指可数,市场供给远远小于需求,因此供应商议价能力很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购买者议价能力

疫苗冷链购买者主要是下游的药品流通企业、医院、药房等。稳定的冷链运输环节是维持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由于“两票制”的推行,逐步压缩药品流通环节,生产和运营成本降低(例如医院可以直接向疫苗厂下单,价格可以更低),下游议价能力正在逐渐增强,但疫苗厂的配送能力有限,配送范围有限制,冷链物流不可替代,且市场上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较少,购买者选择性不多,因此下游议价能力较弱。

新进入者威胁

1、行业参与者

疫苗冷链行业新加入者威胁有以下几种:疫苗设备供应商、冷链物流企业。

疫苗设备供应疫苗冷链利润空间巨大,诸多制造企业看到疫苗冷链行业无限的商机和市场潜力,可能向中下游拓展市场。

冷链物流企业作为物流业务中的高端场景,疫苗冷链物流利润率及稳定性高于普通物流,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覆盖范围也逐渐扩大,其他原本做食品、其他特殊品等物流企业可能会拓展业务,而原本医药冷链的企业可能转向其他细分市场发展。

2、行业进入壁垒

从物流链来看,疫苗冷链进入壁垒很高,一般生鲜冷链企业短期内进入疫苗冷链很难,可以说医药冷链运输是冷链业界金字塔的顶尖。

一是来自硬件,疫苗冷链按照温度的不同,分为深度冷链(-70℃)、冻链(-20℃)和冷藏链(2℃-8℃)。对于冷链运输工作而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于温度控制,而且根据疫苗研发所采用的不同技术路线对其运输和储存环境也存在显著差异。例如:灭活疫苗要在冷藏链条件下配送,核糖核酸(mRNA)疫苗则需要在深度冷链条件下配送。

二是来自软件系统,根据201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疫苗管理法》要求,监视疫苗冷链全过程,管理相关数据,运输冷链的各装置必须配备卫星定位和温度传感装置,实时上传数据并记录,建立可追溯系统。同时,疫苗对运输网络下沉深度要求很高,应具备送达三四线城市甚至村镇级网络覆盖的能力。

因此,仅从物流方面来看,疫苗冷链对于硬件、软件、全程可控、相关认证等要求非常严格,新企业很难入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另外,由于疫苗需要全程冷链,企业需要持证上岗,2013《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疫苗冷链物流企业必须有完备的冷链技术和相关运营资质,并要求企业对疫苗配送进行加工、运输、配送等全环节质量检测,其中使用到的所有冷库、冷藏室、冷藏容器及疫苗配送员的资质均需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规范要求。每种疫苗的管理储存也有专门的世卫组织指引,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一年。加上疫苗冷链网的建设是一个重资金投入过程,建立一个冷链仓库至少需要100万元以上的资金投入,一辆符合标准的冷藏车费用至少为50万元,冷链物流的温控系统、运输监控系统与仓库管理系统等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综合来看,相较于普通货物的物流,疫苗冷链运作的标准化和严谨性要求更高,软硬件投入和运营管理成本也更高,行业进入壁垒很高。

3、行业竞争

目前我国主要的疫苗物流配送企业主要是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四大医药物流龙头,但从对新冠疫苗的需求上来看,目前,国内具备如此严苛物流条件的企业并不算多,仅依靠这些龙头企业很难满足新冠疫苗带来的巨大需求。面对需求的产生,除了医药企业之外,包括顺丰、京东等第三方物流巨头也进入新冠疫苗运输赛道。不过疫苗的冷链系统非常脆弱,越接近供应链的末端,风险就越大。顺丰、京东、三通一达等只能算是个例,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者家电和制造业公司以及电商巨头想要涉足疫苗冷链运输并不容易。

疫苗冷链行业代表性企业

企业

产品

介绍

 专注医疗冷链

生生物流

专注于为生物医药及生命科学领域企业提供冷链物流服务,服务生物医药,专注冷链物流。资本也开始“搅动”医药冷链运输市场,20183月获得了由协力投资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生生物流将本轮融资继续加大设施和人员的投入、升级仓储中心并新建配送站点、增加物流车辆等。生生物流在北京、天津、济南等20多个城市设有区域分拨中心,物流专员覆盖100多个大中城市,并为客户提供448H送达的门到门的冷链物流服务。

第三方物流

顺丰

20143月便开始入局并单独成立了医药物流事业部;2016年年初成立了“冷运事业部”,分离医药冷链和生鲜冷链资源。

华润医药

华润直属的医药专业物流分公司华润医药集团商业物流配送中心,负责了华润的覆盖区域营销网络相匹配的配送体系建设和运营管理,同时提供医药行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并以信息化支撑业务流程和管理,建有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药品流通行业的恒温恒湿冷库和仓储管理系统(WMS),实行集团化现代物流管理系统,为上下游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物流配送和增值服务。

国药控股

国药控股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国药物流的“赛飞云”平台,在医药冷链运输中可实现订单、库存等资源可视化;根据GSP要求,对货主、贷品、客商的基本档案实现在线审核的资质管控,同时对货品/资质等时效把控和库存状态管控;20188月,国药物流开始采用区块链和结构功能帮助连锁药店管理药品供应链,并制定了疫苗冷链物流解决方案来解决疫苗在运输过程中因温度断链引发的药品失效等难题。

九州通

九州通冷链物流自主研发了追溯管理信息化云平台,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可实时监控记录温湿度数据,让供应链关联方共管共享数据,提升协同化与平台化服务水平,拓展上下游产业价值空间,深化冷链物流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冷链物流业务模式、组织结构及技术创新,以及监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综合来看,行业新进入者威胁很小。疫苗冷链运输这一赛道过于狭窄,狭窄的背后对于那些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是一种机会,尽管由于技术、资质、资金等原因时间会拉长,但是只要保持足够的技术壁垒,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仍然还有进入的机会。

(四)替代品威胁

目前来看,疫苗冷链的替代品威胁很小,因为疫苗运输中冷链物流有不可替代的功效。根据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约50%的疫苗被浪费,其中绝大部分是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温度不达标而损耗。疫苗冷链作为高技术产业较生鲜冷链所要求的条件更为严苛,尤其是疫苗运输的全程都离不开冷链的精准温度控制,一般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介入相对困难。此外,物流行业需要的信息检测管理系统技术要求更高,不仅需要随时检测车辆的定位,而且要随时检测疫苗冷链物流所需的温度。

(五)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疫苗冷链行业集中度高,从上游来看,疫苗冷链设备包括疫苗冰箱、疫苗冷库,以及保温箱、冷藏车等疫苗运输设备,作为高端医疗科技产品,目前尚属于很小的细分市场。在该领域,赛默飞世尔、松洋生物、艾本德、利勃海尔等企业在科研领域、生物制药、器械诊断以及实验室设备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这些知名企业发展迅速,产品与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海尔生物医疗、美的生物医疗、中科美菱、澳柯玛、海信等也潜心发展,逐步涉入医用冷藏箱行业,并积极开拓一、二级市场和产品市场。

疫苗冷链部分企业产品一览表

企业

产品

介绍

海尔生物医疗

医用冷藏箱

精准控温的同时可进行异常报警,满足疫苗安全存储需求

疫苗冷藏冷冻箱

超低温冰箱

疫苗冷藏冷冻箱可达-25℃,用于甲型肝炎等冷冻疫苗安全存储;-86℃超低温冰箱适合新冠疫苗超低温安全存储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实现覆盖-196℃在内的全温域全场景自动化存储方案

海乐苗物联网接种箱

确保疫苗2-8℃常温安全存储; 实现疫苗品规、批号、接种时间、接种部位和接种医生信息等全流程记录查询,接种数据与疾控系统实时交互

中科美菱

疫苗冷藏箱

疫苗冷藏箱为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医用冷藏冷冻箱

主要包括2-8℃医用冷藏箱、-25℃低温箱、-25℃冷藏箱、-40℃低温储存箱、-65℃低温冷冻储存箱、-86℃低温冰箱、-105℃超低温冰箱、-135℃冷冻储存箱、-152℃超低温冰箱、-164℃超低温冷冻箱等

澳柯玛

新型疫苗储存设备Arktek

采用多种超级保温技术,在断电的情况下,仅靠一个批次的冰排,即可将疫苗储存在适合的温区长达1个多月之久,并可满足约6000人社区的使用需要

大数据功能疫苗冰箱Metafridge

用于解决环境严酷、条件落后地区(每天可能只有2小时的不稳定电力供应,或经常连续3~5天断电)的疫苗存储问题

海信

-86℃冷博士系列超低温冰箱

采用高低温级耦合优化复叠制冷循环,提高系统可靠性;V.I.P强化绝热,多层门封密封结构,漏冷减少20%;宽幅电压设计,安全耐用,适用于高价值的疫苗制剂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中游参与疫苗运输和仓储的公司来看,目前我国主要的疫苗物流配送企业主要是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四大医药物流龙头。另外第三方物流顺丰控股是国内首个初步建立全国性冷链网络的物流公司,网络覆盖具备绝对优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营业收入方面,2021年四大头部企业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国药控股营业收入突破5千亿,达5210.51亿元,华润医药营收增长率最高,为16.25%。净利润方面,除九州通为负增长外,其他三家企业净利润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上海医药净利润增长最高,达13.28%。

2021年四大疫苗冷链头部企业业绩指标

企业

营业收入(亿元)

营业收入增长率(%

归母净利润

净利润增长率(%

国药控股

5210.51

14.16

77.59

7.95

上海医药

2158.24

12.46

50.93

13.28

华润医药

1945.98

16.25

30.97

12.45

九州通

1224.07

10.42

24.48

-20.38

资料来源:各企业公布年报、观研天下整理

顺丰与国内疫苗生产企业合作率达到40%,业务覆盖仓储、干线、省/市疾控落地配送,从一类/二类疫苗,到国内首支HPV疫苗,再到“新冠”疫苗,累计配送各类疫苗总数超9亿剂,面向疫苗领域的服务严格落实4个100%(100%自有仓库、车辆资源和员工,100%按照GSP标准验证合格的车辆、仓库,100%无再委托、100%全程监控/全国统一调配)和4个全面(全品类、全覆盖、全环节、全天候)的保障。2021年顺丰冷运及医药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81.63亿元,同比增长25.6%。

资料来源:顺丰公司财报、观研天下整理

(六)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国疫苗冷链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指标

具体分析

供应商议价能力

市面上具备一定规模并符合资质要求的疫苗冷链供应商屈指可数,市场供给远远小于需求,因此供应商议价能力很高

购买者议价能力

冷链物流不可替代,且市场上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较少,购买者选择性不多,因此下游议价能力较弱

新进入者威胁

从物流链、运输资质、资金投入来看,疫苗冷链的进入壁垒很高,新进入者威胁很小

替代品威胁

疫苗运输中冷链物流有不可替代的功效,疫苗冷链行业是高技术产业,一般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介入相对困难,疫苗冷链的替代品威胁很小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疫苗冷链行业集中度高,现有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综上,疫苗冷链市场并不饱和,技术门槛较高,新进入者威胁很小。全球多地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的背后,是对疫苗冷链的巨大需求,加上原有的免疫规划疫苗生产,对于疫苗原料的需求将非常大,而当新冠疫苗上市后,即使产量达标,也需要通过严格的冷链运输系统输送到全国各地,大量的新冠疫苗配送需求会给物流冷链在配送和仓储方面带来压力,疫苗冷链产业链也将进入竞争、共赢的发展新阶段,从供应链协同角度来看,如果未来能实现疫苗生产、仓储和运输等环节一体化,不仅可以提高疫苗冷链物流效率,降低损耗,加强疫苗企业与第三方疫苗冷链物流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使冷链服务的标准质量相应提升,很大程度上能减轻公众对于疫苗冷链运输环节的质量担心,并且有助于相关企业在疫苗供应链领域形成一个闭环,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跨界而来的企业也会为疫苗冷链行业带来新的活力。(LZC)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方面潜力巨大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方面潜力巨大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目前我国近百个IND干细胞创新药中,据我们结合医药魔方数据不完全统计,处于III期临床试验约3项,II 期临床试验约10项,适应症涉及关节、肺及呼吸疾病、抗宿主病、肝衰竭肝硬化、肛肠、脑卒中等多种疾病。

2025年03月05日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持续高度景气 市场容量将破千亿 企业分化或日益加剧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持续高度景气 市场容量将破千亿 企业分化或日益加剧

血液制品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性储备物资及重大疾病急救药品,其临床刚需增加、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且出口常态化发展,未来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仍将持续高景气度,市场增长空间巨大。目前人血白蛋白是国内血液制品中最大的销售品种,也是唯一可以允许进口的血液制品;而重组类凝血因子产品则已经在海外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占率超过 30%)。

2025年02月10日
我国医美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市场呈向年轻群体与低线城市渗透特征

我国医美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市场呈向年轻群体与低线城市渗透特征

我国医疗美容服务行业处于成长期,渗透率提升空间大,预计2031年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将超七千亿元。另外,国内医美也步入激烈的竞争和淘汰赛阶段,大型连锁品牌医美机构优势显著,预计连锁化将成为趋势。未来机构正规化、正规专业医生需求扩大化、经营产品合法化等因素将促进合规医美服务行业的市场份额提升。

2025年02月08日
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增强 中药材种植行业乘东风 未来规范化、精细化是发展方向

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增强 中药材种植行业乘东风 未来规范化、精细化是发展方向

随着各项政策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以及新冠疫情以来中药的良好表现,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也推动了上游中药材种植的发展,2023年,我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70.92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2025年01月23日
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针剂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化学药针剂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针剂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化学药针剂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自2018年年末4+7城市试点启动以来,化药注射剂的国采便成为市场焦点。随着越来越多产品通过评价或视同通过评价,化药注射剂从第五批国采开始进入井喷期,2018-2022年间已有超120个产品纳入集采名单。

2024年12月31日
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占据行业主体地位

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占据行业主体地位

虽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发展有所受阻,但2021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呈明显复苏态势,市场规模达6063亿元,同比增长16.62%。2023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8110亿元,同比增长28.3%,行业市场规模实现较快速度增长。2024年上半年达到4582亿元。

2024年11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