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家大力支持生态保护/修复行业发展 国内生态修复技术不断成熟

2021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意见”中提出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等要点“意见”明确2025年生态保护目标,“综合环境治理”与“现代化"并重综合环境治理是实现生态保护的途径,智能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手段。

“意见”提出分阶段量化的主要目标,并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六个方面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

我国生态保护/修复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制定部门

具体内容

2022.08

《关于进一步加强黑土耕地保护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要求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区自然资源厅从开展黑土耕地调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从严控制建设项目占用、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加强监督执法、严格落实保护责任等六方面,进一步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2022.01

《“十四五”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行动方案》

国家发改委

《方案》提出,要积极开发国有林区碳汇项目,明晰产权归属,健全交易模式,积极推动林区碳汇市场化,努力提高林区碳汇能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打造内蒙古呼伦贝尔、兴安盟和黑龙江伊春、大兴安岭碳汇交易试点。

2022.01

《“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国家发改委

《规划》确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系统治理、协同推进,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城镇水污染防治体系,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等目标。

2021.12

《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

《规划》提出,到2025年,重要领域、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科技创新取得明显进展,服务于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科技保障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重点支持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国家级科技支撑项目100项。

2021.11

《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办法》中指出,治理资金采取项目法和因素法相结合的方式分配。用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奖补资金采取项目法分配,工程总投资10亿-20亿元的项目奖补5亿元;工程总投资20亿-50亿元的项目奖补10亿元;工程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项目奖补20亿元。用于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土地整治的奖补资金采取项目法或因素法分配。采取项目法分配的,工程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奖补3亿元。

2021.11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生态环境部

此标准规定了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污单位工业固体废物相关的基本情况填报要求、污染防控技术要求、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编制要求、合规判定方法等。

2021.11

《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明确社会资本通过自主投资、与政府合作、公益参与等模式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并明晰了参与程序,从规划管控、产权激励、资源利用、财税支持、金融扶持等多方面释放政策红利。

2021.09

《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2025年,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本完备,到2035年,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本定型,并强调完善分类补偿制度、健全综合补偿制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从而加快推进多元化补偿。

2021.07

《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5%,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9%左右,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2017.02

《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实施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举措,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有效手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绿色发展的有力保障。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市场不断增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快速释放,生态修复行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至2021年,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规模逐渐上升,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86%,2021年全国财政生态环保投入8210亿元,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规模为9672亿元,具体如下: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快速释放,生态修复行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至2021年,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规模逐渐上升,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86%,2021年全国财政生态环保投入8210亿元,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规模为9672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近年来,在我国生态修复行业政策利好及行业发展空间广阔等因素驱动下,我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2017年2993亿元增长至2021年461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48%,具体如下:

近年来,在我国生态修复行业政策利好及行业发展空间广阔等因素驱动下,我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2017年2993亿元增长至2021年461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48%,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细分市场所占比重较高,固废处置与资源化细分市场增长较快。2021年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三个细分市场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占比高达80%以上,增速分别为17.7%、111.40%和18.39%。目前,我国固体废弃物产量为40亿吨左右,其中生活垃圾占有较高比例,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市场优势最为明显,且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市场基础。

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细分市场所占比重较高,固废处置与资源化细分市场增长较快。2021年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三个细分市场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占比高达80%以上,增速分别为17.7%、111.40%和18.39%。目前,我国固体废弃物产量为40亿吨左右,其中生活垃圾占有较高比例,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市场优势最为明显,且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市场基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环境保护细分市场来看,我国在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土壤修复和环境监测六大生态保护/修复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

生态修复类项目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和回报机制

生态保护/修复企业商业模式的形成主要是看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当地政府是否重视环境保护与治理。二是在政府的政绩考核中,环保是否占有重要的地位。三是政府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标准是否在不断提高。现阶段环保企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在资金、技术、政策文件等方面。

生态保护/修复企业主要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

模式名称

特点

应用场景

传统商业模式

BOT(建造-运营-移交)模式

即委托方通过特许经营协议将项目的设计、建造、运营、维护等工作授权给相关的承包商来实施,承包方在特许经营期限内向用户收取一定的费用,以此来有效收回项目成本的同时,获取相应的项目利润,待经营期满后再将项目无偿移交给委托方。

一般而言,BOT模式一般广泛运用于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生态环保项目、市政基础项目、污染治理项目等。

BT(建设-移交)模式

BT(建设-移交)模式是BOT模式的一种变形,通过签署特许协议,委托方将项目的融资与建设工作授权给承包商来实施,在规定的期限内建设完成并移交给委托方,委托方在回购时考虑承包商的利润。这种商业模式一般适用于项目建设规模较大的、政府授权的特许协议项目,实际的投资风险较小,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

广泛运用于大型的市政与生态环保项目中。

TOT(转让-经营-转让)模式

即委托方(政府部门)在一定的期限内将已建成项目的经营权(产权)转让给承包企业,委托其进行经营管理。待期满后承包企业再将项目移交给委托方(政府)。这种商业模式有效减少了委托方在项目建设和运营环节的经营管理风险,实际的决策与协调效率较高。

一般广泛运用于托管运行项目中。

新型商业模式

PPP模式

PPP模式即公私合营模式,它能在政府项目中吸纳民间社会资本,政府负责环保项目的招标,选择条件最佳的社会企业来负责污染治理项目的建设、管理与运营,不仅能有效减轻政府的经济负担,激发社会资本参与政府项目的积极性与热情,还能实现项目参与双方的共赢或多赢。

PPP模式并不是对传统商业模式的修修补补,而是根据项目实际生命周期设置的一种较为完善的、系统的、全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它能有效吸引政府部门、社会资本、非营利机构等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到项目工程中,有效体现了各方共赢或多赢的商业理念。

ABS模式

ABS模式的全称是资产支持证券化融资模式,是指以目标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为保证,在资本市场上发行高级债券来筹集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

国家扩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范围,把生态保护补偿融资机制与模式创新作为重要试点内容。推广生态产业链金融模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符合绿色项目融资特点的绿色信贷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和机构发行绿色债券。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参与生态保护补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与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我国的环保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转型升级速度较快,产业链发展逐渐成熟,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开始出现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行业整体盈利水平较高,规模化发展趋势明显

在我国诸多生态保护/修复企业中实际营业收入超过百亿的企业较少,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生态保护/修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大部分生态修复项目的商业模式与回报机制极不完善,前期投入较大、后期回报较少,存在极大的资金缺口,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并未实现集中化、规模化发展,零散化、碎片化发展特点较为明显,甚至部分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相关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无法满足与顺应实际的发展形势,严重影响了生态保护/修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整体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生态保护/修复行业盈利水平较高,正常的情况下,行业总体毛利率可以保持在15%-40%之间。其中,园林绿化建设的典型代表企业东方园林作为园林绿化建设中市政园林的代表企业,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均在32%以上;蒙草生态2014-2015年的毛利率均高于30%。整体来看,生态保护/修复行业整体的毛利率水平较高。

2021年生态保护/修复行业重点企业盈利性分析

企业

具体领域

毛利率

中兰环保

污染隔离系统

23.51%

生态环境修复

27.89%

东珠生态

生态修复

29.96%

蒙草生态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

39.18%

绿茵生态

生态修复项目

39.14%

岭南股份

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业务

22.53%

东方园林

水环境综合治理

22.81%

中晟高科

环境工程业务

30.84%

资料来源:企业财报,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生态保护/修复行业技术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高,行业越来越注重研发。从技术投入产出比来看,生态保护/修复行业的技术研发投入效率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

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一种,相较于其他传统产业,其对新技术的要求较高。我国大部分生态保护/修复企业的生态保护/修复产品种类较为齐全、数量较多,生产配套能力较强,基本可以满足市场对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需求,但我国现阶段生态保护/修复产业的新增业务市场与综合治理业务开拓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生态保护/修复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水平较低,并未出现大规模的市场需求,相较于发达国家的生态保护/修复产业,我国仍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不足,关键生态保护/修复产品与技术的发展层次较低,多为中低端领域,难以满足高端领域的市场发展需求。因此,生态保护/修复产业的信息化与高端化建设势在必行。(cy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团体保险整体市场规模较小 但行业需求增长迅速且产品体系逐渐丰富

我国团体保险整体市场规模较小 但行业需求增长迅速且产品体系逐渐丰富

从整体保险市场来看,团体保险市场规模较小,但从市场销售额来看,消费者对其需求增长迅速。我国团体保险市场规模呈逐年扩大态势,中国团体保险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1478.26亿元上升到2024年的2164.49亿元。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信用卡“吃香”时代渐远 行业供给持续过剩 将进入存量经营时代

我国信用卡“吃香”时代渐远 行业供给持续过剩 将进入存量经营时代

近两年,我国信用卡行业发卡量及交易规模均不断缩水,持卡量、刷卡额萎缩,不良率上升,并且有加速恶化势头。在内忧外患业绩萎缩下,我国信用卡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各大银行纷纷出台多项措施,如发布联名卡、与京东、蚂蚁等互联网企业合作,与高铁、飞机、美团等交通、生活场景企业合作,但效果仍然欠佳。

2025年03月24日
“以旧换新”推动我国“无废城市”万亿市场加速扩张

“以旧换新”推动我国“无废城市”万亿市场加速扩张

而后2016年初疲软低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反弹,再生资源价格回暖,再生资源总值持续升高。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十个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3.76亿吨,与2022年相比有所增长,同比增加1.5%,再生资源市场空间广阔。

2025年03月07日
全球气象服务行业正展现出强大增长潜力 国内市场毛利率较高、但净利率较低

全球气象服务行业正展现出强大增长潜力 国内市场毛利率较高、但净利率较低

气象服务是以气象为主要对象的服务。从广义上讲,就是要促进气象科技成果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过程转化为气象产品,包括公益性气象服务产品和商业性气象服务产品。狭义上则是指围绕市场需求,按市场机制推动气象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即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已形成闭环生态系统 企业需加强供应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已形成闭环生态系统 企业需加强供应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2025年02月12日
我国旅行社行业市场供给显著修复 且竞争愈发激烈下整体利润不断缩水

我国旅行社行业市场供给显著修复 且竞争愈发激烈下整体利润不断缩水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42.37亿,比上年同期增加5.63亿,同比增长15.3%,较上年同期增速(75.5%)放缓,恢复至2019年同期国内旅游总人次的92.2%。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4.3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66万亿元,同比增长17.9%,较上年同期增速114.4%。

2024年12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