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牛奶行业供需及趋势 市场普及度还需提高 巴氏奶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

牛奶是牛乳的俗称,其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物美价廉、食用方便,人称“白色血液”,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牛奶产业链来看,其上游主要为饲料行业及奶牛养殖行业;中游为牛奶的生产、加工及供应,其中生产加工出来的牛奶主要可分为生鲜奶(原奶)、消毒鲜奶(巴氏奶)和灭菌奶(常温奶)三大类;下游则主要是经过商超、便利店、酒店餐饮、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到终端消费者。

牛奶是牛乳的俗称,其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物美价廉、食用方便,人称“白色血液”,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牛奶产业链来看,其上游主要为饲料行业及奶牛养殖行业;中游为牛奶的生产、加工及供应,其中生产加工出来的牛奶主要可分为生鲜奶(原奶)、消毒鲜奶(巴氏奶)和灭菌奶(常温奶)三大类;下游则主要是经过商超、便利店、酒店餐饮、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到终端消费者。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供给市场

供给市场来看,近些年来我国牛奶行业上游奶牛数量减少,但牛奶产量不断增加。奶牛数量和奶牛单产决定原奶供给,我国牛奶行业上游奶牛养殖情况来看,过去我国奶牛养殖主要以小规模散户养殖为主,但随着国内对奶制品安全意识提高及奶牛监管力度提升,大量小规模散户被取缔,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奶牛数量也随之下降。从2014年到2021年,我国奶牛数量总体下降,2014年我国奶牛数量840万头,到2021年便下降至620万头,减少了220万头。

供给市场来看,近些年来我国牛奶行业上游奶牛数量减少,但牛奶产量不断增加。奶牛数量和奶牛单产决定原奶供给,我国牛奶行业上游奶牛养殖情况来看,过去我国奶牛养殖主要以小规模散户养殖为主,但随着国内对奶制品安全意识提高及奶牛监管力度提升,大量小规模散户被取缔,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奶牛数量也随之下降。从2014年到2021年,我国奶牛数量总体下降,2014年我国奶牛数量840万头,到2021年便下降至620万头,减少了220万头。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尽管近些年来国内奶牛数量下降,但是得益于引用国外各类型黑白奶公牛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本地母牛杂交选育而成的黑白花奶牛,我国奶牛单产奶量得到提升。黑白花奶牛现已经是我国特有的乳牛品种,并已遍布全国,成为我国产乳量最高、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奶牛品种,这也使我国奶牛单产奶被动拉升,牛奶生产效率也在不断提升,牛奶产量也得到增长。我国牛奶产量来看,自2017年开始国内牛奶产量开始逐年提升,2017年我国牛奶产量约为3038.62万吨;到2021年中国牛奶产量达到3683万吨,较上一年同比增长7.1%。另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牛奶产量同比增长8.4%,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牛奶行业市场供给仍然持续保持着良好增产势头。

尽管近些年来国内奶牛数量下降,但是得益于引用国外各类型黑白奶公牛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本地母牛杂交选育而成的黑白花奶牛,我国奶牛单产奶量得到提升。黑白花奶牛现已经是我国特有的乳牛品种,并已遍布全国,成为我国产乳量最高、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奶牛品种,这也使我国奶牛单产奶被动拉升,牛奶生产效率也在不断提升,牛奶产量也得到增长。我国牛奶产量来看,自2017年开始国内牛奶产量开始逐年提升,2017年我国牛奶产量约为3038.62万吨;到2021年中国牛奶产量达到3683万吨,较上一年同比增长7.1%。另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牛奶产量同比增长8.4%,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牛奶行业市场供给仍然持续保持着良好增产势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

二、消费市场

收入水平决定消费者购买力,也决定了其在在牛奶饮食上的支出金额。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及能力增长,国内人均奶类消费量也得到增长。2016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12千克每人增长;到2021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增长至14.4千克每人,同比上涨10.8。

收入水平决定消费者购买力,也决定了其在在牛奶饮食上的支出金额。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及能力增长,国内人均奶类消费量也得到增长。2016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12千克每人增长;到2021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增长至14.4千克每人,同比上涨10.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观研天下整理

消费来看,近些年来我国牛奶消费量平稳发展,牛奶市场销售额稳步增长。从2016到2019年我国牛奶消费量从12555千吨增长至12800千吨。到2020年,我国更是进口液态奶107.19万吨用于满足国内消费,进口量较2019年同比增长16%。国内牛奶销售额来看,从2014年到2019年我国牛奶市场销售额也从1021亿元左右增长至1218亿元。今年618期间,我国优质牛奶的品类也速增加,其中特仑苏官方旗舰店6月1日第一个小时的成交额就超过了去年同期。5月份,沙漠有机纯牛奶销量环比增长超过76%,销售占比增长超过113%。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牛奶行业发展趋势调研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当前我国牛奶行业市场上的牛奶主要包括生鲜奶、消毒鲜奶和灭菌奶三大种类。其中,“生鲜奶”是指未经杀菌、均质等工艺处理的原奶的俗称,因此市面上“生鲜奶”的终端消费较少,其主要是用于加工制造乳制品。“消毒鲜奶”则主要是指巴氏杀菌奶,即采用巴氏消毒法(62.8-65.6℃,30min或72-75℃,15-20s)制成的液态奶制品;“灭菌奶”则是指超高温灭菌奶,又叫常温奶,是牛奶经过超高温(135℃-150℃,4-7秒)的瞬间灭菌处理。对比我国常温奶和巴氏奶来看,常温奶可在常温中储存,可实现远距离运输,其价格更低,保质期也更长,但是其营业少,且口感一般;巴士奶需冷链运输,保质期较短,价格更高,但其营养丰富,且口感好。

我国常温奶和巴士奶对比

对比项

常温奶(灭菌奶)

巴氏奶(消毒鲜奶)

杀菌方式

UHT超高温灭菌法

巴氏杀菌法

储藏条件

常温储存、可远距离运输低

温储藏 (2-6C)、冷链运输

保质期

长达6-12个月

 一般为5-20

营养价值

维生素等热敏感物质被破坏、牛奶风味变化,营养少、口感一般

最大限度地保留 了鲜奶的营养成分和口感,营养高、口感好

包装

百利包、利乐枕、利乐砖居多

塑料袋、塑料瓶、屋顶纸盒居多

渠道

依赖经销商

直营居多(送奶上门)

价格

价格低

价格较高,是常温奶的3-4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巴氏奶和常温奶销售额占比情况来看,目前可实现远距离运输,其价格更低,保质期也更长的常温奶仍是我国牛奶消费主力平类,其销售额占比一直维持在70%以上,但其需求增速疲软。相比之下,随着国内消费升级趋势,以及我国冷链运输的发展,近些年来,保质期较短,价格更高,但其营养丰富,且口感好的巴氏奶需求增长迅速。

我国冷链运输情况来看,近六年来我国冷藏车销量及保有量也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冷藏车销售量约为22406辆;到2021年年底便增长至79865辆。冷藏车保有量来看,2016年其保有量约为11.5万辆;到2020年年底便增长至28.67万辆;初步测算,预计2021年其保有量将增长至36.5万辆。

我国冷链运输情况来看,近六年来我国冷藏车销量及保有量也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冷藏车销售量约为22406辆;到2021年年底便增长至79865辆。冷藏车保有量来看,2016年其保有量约为11.5万辆;到2020年年底便增长至28.67万辆;初步测算,预计2021年其保有量将增长至36.5万辆。

资料来源:中汽协、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巴氏奶销售额变化情况来看,从2014年到2020年我国巴氏奶销售额占比从21.65%增长至27.%;相比之下,我国常温奶的销售额占比从2014年的78.35%下降至2020年的72.21%。预计2021年和2022年我国常温奶销售额占比将继续下降,而巴氏奶的销售额占比将继续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发展趋势

总体来看,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国内牛奶生产效率也不断提升,牛奶产量也得到增长。当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养牛集中在中低端,养牛技术方面稂莠不齐,缺少能拿的出手的高端系列。而且国内许多养殖场的用的都是比较传统的养殖方式,对于牛奶质量的把控也不够。

国内牛奶消费来看,尽管我国奶类人均消费量增加,牛奶消费量和销售额也得到提升,但是对比国外来看,我国牛奶消费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如今,世界年人均牛奶消费量约为100公斤,其中与我国饮食相近的日本其牛奶消费量约为120公斤,而我国则只有21.7公斤。而且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其推荐每人每天饮奶300ml以上或相当量的奶制品,目前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仅达到推荐量的13.3%。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牛奶消费普及度还处于需要继续提高阶段。未来随着市场培育的逐步深入,我国消费者的饮奶量有望继续上升。

另外,消费升级的到来使得国民健康意识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增强,许多人更喜欢喝营养更高,口感更好的巴氏奶。而且冷链物流发展使得巴氏奶区域性减弱,今年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交通运输部等均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支持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完善产销冷链运输设施网络。这对我国巴氏奶市场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因素。未来,随着我国人们消费升级,对食物追求的提高,以及国内冷链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内营养更高,口感更好的巴氏奶市场份额将会持续增长。

2022年国家层面冷链物流行业部分政策情况

时间

部门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

2022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整县推进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促进合作联营、成网配套。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

2022

交通运输部 国家铁路局等部门

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完善产销冷链运输设施网络。支持有条件的县级物流中心和乡镇运输服务站拓展冷链物流服务功能,为农产品产地预冷、冷藏保鲜、移动仓储、低温分拣等设施设备提供运营场所,改善农产品产地最初一公里冷链物流设施条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LQ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中国市场,甘蔗多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了9400.06万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蔗多酚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功能的天然代糖,其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目前,国内芝麻的生产主要集中与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个省份,占全国芝麻的种植面积80%以上,稳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河南省年产芝麻在18-19万吨左右,湖北省年产芝麻在11-13万吨。

2025年03月19日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在市场规模方面,伴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烘焙食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越来越受欢迎,占比也日渐增加。这一趋势促使我国奶油行业迅速扩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奶油行业市场规模为114.85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63.79亿元。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近年来,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835亿元,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方便、快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餐饮端对半成品食材的需求日益增强,半成品食材的兴起为速冻食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糯米粉市场规模已破1800亿元大关 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糯米粉市场规模已破1800亿元大关 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改良种植技术、优化肥料使用、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糯米的产量和品质,糯米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2023年我国糯米产量达到了295万吨,较2022年增长了2万吨。

2025年02月26日
新式茶饮、咖啡等快速发展推动稀奶油需求增加 国际品牌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式茶饮、咖啡等快速发展推动稀奶油需求增加 国际品牌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国内尽管对稀奶油有着较高需求,但是市场上所需稀奶油等深加工乳制品基本依赖进口,雀巢、安佳、总统、欧德堡等国际品牌在国内稀奶油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虽然本土份额相对偏小,但国内品牌在供应链和性价比方面具有优势,未来本土品牌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扩大。

2025年02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