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是指包括所有向消费者直接销售商品和服务,以供其作个人及非商业性,用途的活动。而新零售则是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新零售产业链来看,其上游主要是供应商供应商品,如生鲜食品、电商数码、衣饰服装等等;中间则是商品的销售环节,包括线上服务和线下体验两方面,线上服务主要通过零售平台实现,线下体验则是通过零售商场实现,包括产品展示、场景布局等等;中间销售环节线上服务、线下体验融合加上物流配送最终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在新零售产业链条中最核心的环节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已成功实现线上化,线下商品流通环节是零售效率进一步提升的关键。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发展环境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新零售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些年来,我国零售行业经济、政策、社会、技术环境纷纷利好。经济方面,宏观经济层面来看,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国际领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总量达114.367万亿元,突破11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976元。微观来看,资本的推动为行业发展提供直接动力:新零售概念提出以来,以阿里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加速在线下零售布局,如阿里收购高鑫零售、银泰商业,入股三江购物和居然之家,并布局盒马鲜生等。
政策方面,新零售行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有效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业成本,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由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型,还能创造经济新动能,通过平台型企业带动作用,让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商业,优化生产制造,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消费潜力。因此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有效措施,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培育消费热点、改善营商环境、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等方面出发,为我国新零售也的发展保驾护航。
我国新零售行业部分相关政策
时间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0年4月 |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做好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
提到要兼顾实体零售和流通市场,加强对相关产品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情况的主动监测和有关举报投诉信息的调查处理,联合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及时处置。 |
2019年7月 |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的工作通知 |
各地要提高认识,把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作为落实消费升级行动计划、推动实体零售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有计划有步骤持续推动。 |
2019年4月 |
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 |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支持实体零售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优势互补,整合服务资源,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
2017年12月 |
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 |
提到要发挥第三方物流企业仓配一体化服务优势,融合供应商、实体零售门店、网络零售的配送需求,发展面向各类终端的共同配送。 |
2017年3月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 |
针对当前实体零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突出困难,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的高度出发,对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具体任务、政策措施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也确立了零售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向。 |
2016年12月 |
商务部关于做好“十三五”时期消费促进工作的指导意见 |
支持实体零售企业构建与供应商信息共享、利益均摊、风险共担的新型零供关系,提高供应链管控能力和资源整合、运营协同能力。 |
2016年11月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 |
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鼓励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加强技术应用、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服务水平,由销售商品向创新生活方式转变,做精做深体验消费。 |
2016年9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
实现专业市场、实体零售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B2B、B2C、O2O等电子商务模式创新与应用,不断优化商业新模式和新业态。 |
2015年5月 |
“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 |
支持大型实体零售、餐饮、家政、洗衣、家电维修、票务、生鲜配送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订店取、网络订票、预约上门服务、社区配送等业务。 |
社会环境来看,现如今80后和90后和00后逐步成为了我国零售产业的主流消费群体,国内80后和90后和00后互联网思想根深蒂固,对产品的品牌、潮流的追求度高,自我意识较强,这些社会属性反映在消费属性上,最突出的表现便是价格敏感性降低,消费需求全面延伸,从购买商品到购买服务,从花时间省钱到花钱求便利,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而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正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符合消费者花钱求便利的需求。技术环境来看,国内大批技术进入应用爆发期,加速传统零售数字化升级,智能设备、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快速提升,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平台和模式将发生深刻改变,这为新零售推进提供扎实的技术支撑。
2、行业现状
传统零售所面临的问题是效率低,消费者只有到了店里才知道有没有自己想买的东西,有限的门店给消费者选择选择也有限,而新零售的线上售卖可以把商品都放到线上平台,消费者的选择变得更多,门店也可以节省出部分商品摆放空间,只要仓库的库存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即可。因此,新零售业不仅改变了零售业的商业模式,于消费者而言,新零售可以使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更便捷、消费者可以节省大量的筛选时间和精力,放心购买;于零售企业而言,通过线上线下流量结合,以较低成本获取流量,也是一种零售效率的提升。所以,自2016年“新零售”概念在国内提出后,其就凭借着自身优势在国内快速发展成一个新兴行业。
另外,叠加上述行业经济、政策、社会和技术环境的持续利好,行业资本市场的推动,政策的鼓励,社会消费的升级以及技术的进步使得我国新零售行业市场规模得到稳步增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就目前情况我国社会消费零售额变化情况来看,2016年到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315806亿元增长至440823亿元。在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现小幅度下降,但是在2021年随着国内疫情的恢复期零售额又快速回升,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2.4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零售行业线上线下来看,随着下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新零售的发展,国内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规模快速稳步扩大,相比之下,线下零售规模则是波动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约为4.19亿元,同年国内线下零售额约为29.04亿元;到2021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万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1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同年国内线下零售额约为30.98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新零售市场规模来看,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零售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89亿元,从2017到2019年新零售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15%,预计到2022年国内新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8万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发展趋势
新零售是利用互联网为依托,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等的新科技技术手段对产品的生产、物流运输和销售的环节以及整个过程进行改革,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重塑业态结构和生态圈,并且将线上、线下以及现代物流流程融合一起。近两年,受疫情反复的影响,国内传统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是迫在眉睫。而且,随着大数据、云服务、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化发展,以及人们的消费理念和需求逐渐变化,都将加速万物智联时代的到来。我国新零售市场来看,2022年,我国线上线下融合继续催生着新零售行业的消费模式,使线上实物零售额增长得以保持。数字显示,2022年,我国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6.3万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45万亿元,增长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9%。在数字技术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新零售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国内零售业市场细分垂直化的发展也进一步拉动国内零售业的消费,从而将成为促进我国内需的重要抓手。
另外,近年来,我国实体零售业竞争异常激烈,而新零售也不仅仅只局限于单一的零售范畴,其还将演变为集零售、快递物流、金融科技、企业服务、人工智能等各行各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消费者的升级,将越来越考验零售企业之间发展新零售的精细化运营能力和数字化基础和能力,也对零售企业构建全渠道、智慧零售生态系统提出了新要求。
新零售以数据作为驱动力带来的不仅是效率的转变,更是以人为核心,改变了人与货的关系,从根本上提升了用户的体验。现如今国内的主力消费人群习惯更趋向个性化,驱动产业细分垂直化发展。在居民人均支出水平持续攀升的趋势下,人们的消费需求将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此外,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群体,消费需求也呈现出差异。新零售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企业去满足了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诉求,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和高品质的诉求,消费者被赋予前所的选择权及控制权。因此消费需求的层级性、多样性、差异性以及消费者对良好消费体验的一致追求将促进新零售企业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去向更细分、垂直的发展领域。(LQM)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