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概述:“稳字当头”,需求向上
(一)政治局会议定调明年“稳”字当头
2022年12月6日,2022年度最后一次政治局会议定调明年“稳”字当头总基调,基建投资有望持续为扩内需发力。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建材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从政治局会议要点来看,随着防疫政策优化,国内扩内需的节奏有望在明年加快,近期水泥需求回补已能够印证疫情对于行业需求的影响逐步减退,因对于在建材行业的发展在明年将明显受益于政府类项目投资推进,尤其是开工端的提振。
全球范围看中国,明年GDP三驾马车明年将主要依赖基建拉动
目前,世界经济正在放缓,IMF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7%,但实际增长率有25%的概率会低于2%,明年出口对GDP的贡献将会显著下滑。消费端,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消费对GDP的贡献相比今年将会有所提升。投资端,今年无论在政策还是在金融工具上都给予了基建行业比较大的支持。2022年11月4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扩大当前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工作方案》,表明明年基建端仍有发力点,结合专项债和企业债等金融工具的支持,将会为保供防通胀、稳住经济大盘奠定坚实基础。
近期,基建高频数据持续回升,为明年基建工作地推进提供保障。资金端来源于专项债余额落地的支撑,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明显前置,根据财政部和中国债券网披露信息统计,截至12月5日,年内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4万亿元。尽管存在地方配套难、资金淤积问题,但较强资金支持力度还是为项目端提供较好支撑,水泥发货率、沥青装置开工率自年中以来持续上升,四季度因季节变化小幅回落。
二、传统建材:需求边际向上,重视传统建材行业困境反转
(一)水泥
1、下游需求
目前,水泥行业的下游需求分布中基建与房地产占据约70%的比例,因此,随着明年基建投资的增长与房地产行业的松绑,水泥行业将充分受益。
资料来源:天山股份
2022年初受益于行业错峰生产执行良好,水泥价格延续了2021年底的高位,但二季度由于外部因素导致需求下滑超预期,叠加局部区域供给端竞争加剧等因素,水泥价格快速回落,下半年水泥价格逐步筑底。
2008-2022年水泥价格走势(元/吨)
资料来源:数字水泥网
需求端来看,2022年水泥出货率保持在较低位置,而2023年预计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或有收窄,同时基建投资仍有望延续增长,水泥需求仍有较强韧性。
2018-2022年水泥出货率走势(%)
资料来源:数字水泥网
供给端来看,一方面行业总产能已经基本见顶,按照2023年拟投建产能及对应置换产能计算,行业产能将净减少1350万吨;另一方面错峰生成力度有望继续加大:根据卓创资讯,2022年水泥企业整体错峰生产力度相比2021年有所增加,而从近期部分省份公布的冬季错峰限产方案来看,大部分停产天数同比去年也有增长的趋势。因此可以判断,虽然水泥已进入需求中枢下移时代,但经过2022年的调整,新的竞合关系或已重塑,行业生态仍然保持良性发展,2023年行业供需或维持弱平衡,水泥企业盈利仍存修复契机。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浮法玻璃
受地产景气度下滑影响,年初以来浮法玻璃需求较为低迷,但由于浮法玻璃生产刚性,进一步加剧行业供给压力,行业库存持续上涨,至2022年7月底达到最高的7425万重量箱,目前仍维持在近五年较高水平,高库存也使得价格承压。随着2023年起行业冷修或提速,供给端有望得到改善。
由于玻璃窑龄一般是在10年左右,据统计,目前行业2012年及以前点火的总产能达17750T/D,占当前在产产能的比重为10.8%。而从22年上半年来看,由于整体行业仍能维持一定正收益,厂家冷修进展较慢,大多处于观望态度,但随着下半年行业利润由正转负,冷修节奏明显加快,截至2022年11月10日行业总产能为164240T/D,较上半年高位已缩减11485T/D(6.5%),考虑到当前待冷修已经可能提前冷修的产能仍比较多,2023年供给仍有进一步收缩空间,叠加竣工需求修复,可以预计玻璃盈利有望出现底部好转。
2012-2022年玻璃价格走势(元/重箱)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
产量方面,经过供给侧改革影响,近年来我国浮法玻璃产量较为稳定,年产量保持在10亿重箱左右。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防水建材
根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相关数据,建筑防水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大房建(40%)、大基建(40%)、城市更新等(20%)领域,其中大房建包括房地产、其他房建等,房地产占大房建的60-70%;大基建包括轨道交通、管廊、水利、高铁(普铁、货运)、高速公路(桥、隧,省县高等级公路)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政策端防水新规正式出台,有望进一步优化行业格局。2022年10月24日,住建部发文批准《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自2023年4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作为行业纲领性文件,新规全面涵盖了建筑工程(地下、屋面、外墙和室内)和市政工程(地下、道桥、蓄水类)两大建筑类型的不同部位防水工程,其变化主要体现在对防水设计工作年限、防水材料、工程等级界定、防水层数等多个方面作出了更为规范和科学的界定。该政策对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新规要求的建筑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总体显著提升,并且对防水材料的条件测试更加苛刻,因此有望加快行业出清,利于龙头份额进一步提升;
2、新规对工程等级的界定更加明确,且对一级、二级防水的层数也有更高要求,因此对防水材料的需求将增加,预计防水市场空间有望提升超过5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玻璃纤维
玻纤行业景气2022三季度较快下降,库存处于历史高水平位置。22下半年玻璃纤维价格出现较快下降,代表粗纱品种价格已降至历史底部区域位置,主要源于较快的供给增长及2022二季度后玻纤需求节奏偏疲弱。
供给视角,2022年10月末行业在产产能661万吨,同比增长11%,较2021年末增加8%;尤其是2022上半年末前后有几条单线规模较大产线投产致新增产能增加节奏偏快(2022年5月末中国巨石于成都点火年产15万吨的智能3线、2022年6月初九江华源于江西点火年产6万吨的九江1线、2022年6月末重庆国际于重庆点火年产15万吨的F12线),对市场冲击较大。
需求视角,2022二季度国内疫情对玻纤内需有较大冲击(建筑领域等),之后恢复节奏较平缓,同时22三季度玻纤出口量、价亦边际承压。2022年10月末玻纤重点企业库存67.3万吨,环比小幅下降,处于历史高水平位置,反映前期行业偏弱的产销。
三、新兴建材:重视产业趋势的力量,关注玻璃新材料、陶纤等
(一)玻璃新材料
1、TCO玻璃:龙头企业先发优势明显,静待国内外需求放量
TCO玻璃即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通过在平板玻璃表面镀上一层透明的导电氧化薄膜,使得玻璃具有透光和导电的作用,TCO玻璃是薄膜电池核心的材料,以钙钛矿电池为例,玻璃及其他封装材料占电池成本比重最高,达到34%。下游需求来看,2021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能为10.7GW,产量约为8.28GW,同比增长27.8%,主要受FirstSolar产量增长的拉动,薄膜组件市场占有率仅为3.8%,但中长期来看,受益于国内钙钛矿电池商业化提速以及海外FS产能再加码,薄膜组件需求有望逐步放量。
资料来源:CPIA,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光伏玻璃:需求高景气有延续性,新增产能投放节奏有不确定性,盈利或有优化机会
光伏玻璃国内需求预期内强势延续,海外政策加码,欧洲需求超预期。
国内市场,据国家能源局国内1-9月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52.60GW,同比+105.8%,其中9月份新增装机8.13GW,同比+131.6%,环比+20.6%;从单季度装机数据看,Q1-Q3国内光伏装机分别为13.2/17.7/21.7GW,其中分布式占比分别为67%/61%/72%。
海外市场,5月份欧盟委员会公布名为“Repower EU”的能源计划,快速推进绿色能源转型,将欧盟“减碳55%”政策组合中2030年可再生能源的总体目标从40%提高到45%;建立专门的欧盟太阳能战略,到2025年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翻一番,到2030年安装600GW。
展望四季度及2023年光伏装机:Q4进入传统集中式光伏装机旺季,叠加硅料进入产能投放期Q4装机有望大幅增长。根据天风电新组最新的预测,明年全球装机有望超过350GW,或超出CPIA年初的装机预测。以我们以往的方法计算,355.5GW装机对应光伏玻璃需求年均日熔量为7.8万吨/天,截至10月底,光伏玻璃压延产能已经超过7万吨/天,预计2023年出现光伏玻璃供需紧张局面概率或较小。
(二)陶瓷纤维
陶瓷纤维兼较传统无机绝热材料(如耐火砖、石棉制品、硅酸钙板等),具有重量轻、耐高温(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400度)、热稳定性更好、导热率低等优势,是优质的耐火、防火、保温节能材料。其下游应用广泛,主要下游包括石化、冶金、建材、电力、交通等领域,我国发展应用历史约30年,在诸多应用场景具备替代属性。最能发挥陶瓷纤维性能优势的场景是热加工工业和热处理工业(工业窑炉、热处理设备及其他热工设备),占陶瓷纤维下游消费量比例约40%,因其更优的绝热效果,应用陶瓷纤维解决方案可较传统隔热砖与浇注料实现节能10-30%。实现“双碳”背景下,工业节能技改需求或加速,尝试优质耐火绝热材料意愿或有明显提升,陶纤迎发展机遇。
鲁阳节能为我国陶瓷纤维龙头,截止2022年上半年,公司陶瓷纤维生产能力达到50万吨,拥有山东、内蒙古、新疆、贵州等陶瓷纤维生产基地,20年销量角度份额约占我国份额40%。公司在国内已建立其较明显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装备优势、产品品类优势等,龙头地位稳固。(wqf)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