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咖啡市场进入多元品质时代 现磨咖啡潜力巨大

中国咖啡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新零售高品质咖啡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为达到3817亿元,相较上一年增速为27.23%,预计到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00亿元。得益于供应端和需求端的双向驱动,中国咖啡行业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咖啡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咖啡需求趋向优质化日常化,新零售高品质咖啡更具扩展空间。中国咖啡市场经历了几十年的变迁,品牌矩阵日渐丰富,消费者对咖啡品质的追求提高,饮用习惯逐渐养成。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消费场景不断升级,更优质、更便捷的咖啡将更受消费者追捧。

中国咖啡市场进入多元品质时代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现磨咖啡市场迅速扩大,较国外仍有发展空间

咖啡品类可分为现磨咖啡、速溶咖啡、即饮咖啡三类,截至2021年,我国现磨咖啡市场规模达到876亿元,2022年有望达千亿规模,较其他国家与地区市场仍有广阔发展空间。从占比看,2020年我国现制咖啡占比达36.50%,同年日本现制咖啡占比达63.1%,中国台湾、美国的数据均超过8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结合《阿里2022中国咖啡产业发展报告》等报告,2022年,国内人均咖啡年消费量为11.3杯左右,相比美国、日本、巴西、加越南平均200-400杯左右的消费量,仍差异较大。同时,参考《德勤中国现制咖啡行业白皮书》,国内收入越高的人群中,咖啡的渗透相对越高,人均咖啡的摄入量也相对较高。综合来看,随着咖啡消费的逐步渗透,国内人均咖啡消费尤其人均现制咖啡消费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资料来源:《阿里2022中国咖啡产业发展报告》,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现制咖啡进入下沉市场,连锁化率提升加速

咖啡在我国作为舶来品,最早以核心一线城市渗透为主,近几年在一线城市继续加密同时,新一线、二三线也加速渗透。国内新一线、三线等区域咖啡店成长较快,2022年三线及新一线门店数量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8.52%和17.98%,增长快于一线城市。而四五线城市的咖啡市场仍处于持续渗透中,但增速上不及前者。同时,疫情下,单体咖啡店相对承压,连锁龙头依托资本等支持逆势扩张,助力行业连锁化率提升,参考美团《2022中国现制咖啡品类发展报告》,2021年饮品店整体连锁化率40%,其中现制咖啡连锁化率2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截止2022年5月1日,参考美团数据,连锁化率提升至28%左右。现制咖啡中规模在300-500家的品牌2022年以来加速明显,同时规模在1000-3000家的品牌,这两年增速均较可观。

数据来源:美团,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美团,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新兴品牌快速扩张,现磨咖啡行业百花齐放

随着现磨咖啡市场规模的增大,以及我国消费者对咖啡的消费理念逐渐完善,现磨咖啡市场分化趋势明显,高性价比连锁咖啡品牌和精品咖啡馆逐渐抢占市场份额;此外,嵌入式咖啡馆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了高便捷的购买选项,成为现磨咖啡市场的新势力。

目前,我国现磨咖啡市场参与者众多,按细分市场的参与者类型来看,精品咖啡馆类品牌为定价高于平均单价的以咖啡豆品质、店铺空间与氛围为核心卖点的品牌;综合连锁咖啡品牌为提供高品质产品和社交空间的传统品牌;高性价比连锁咖啡品牌为定价低于平均单价的以满足便利性和功能性需求为核心卖点的品牌;除此之外,立足于便利店、酒店等场所的嵌入式咖啡品牌和智能咖啡机为消费者提供了高便捷的购买选项,抢占咖啡市场。

从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竞争格局来看,高性价比的连锁咖啡品牌以低价和高便利度快速抓取消费者,精品咖啡馆以高品质产品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受到热捧,两类定位逐渐抢占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门店数量来看。龙头门店数远超其他品牌,新品牌与跨界玩家异军突起。截至2023年,瑞幸在营现制咖啡门店数达10000家,位居全国第一,超过第二星巴克近3000家门店,头部两家品牌门店数远超其余品牌。跨界玩家如麦咖啡(麦当劳咖啡)、幸运咖(蜜雪冰城旗下)以及新品牌如挪瓦咖啡(2019年成立)正异军突起,门店数均达到千万级别。(w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中国市场,甘蔗多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了9400.06万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蔗多酚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功能的天然代糖,其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目前,国内芝麻的生产主要集中与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个省份,占全国芝麻的种植面积80%以上,稳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河南省年产芝麻在18-19万吨左右,湖北省年产芝麻在11-13万吨。

2025年03月19日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在市场规模方面,伴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烘焙食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越来越受欢迎,占比也日渐增加。这一趋势促使我国奶油行业迅速扩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奶油行业市场规模为114.85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63.79亿元。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近年来,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835亿元,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方便、快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餐饮端对半成品食材的需求日益增强,半成品食材的兴起为速冻食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糯米粉市场规模已破1800亿元大关 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糯米粉市场规模已破1800亿元大关 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改良种植技术、优化肥料使用、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糯米的产量和品质,糯米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2023年我国糯米产量达到了295万吨,较2022年增长了2万吨。

2025年02月26日
新式茶饮、咖啡等快速发展推动稀奶油需求增加 国际品牌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式茶饮、咖啡等快速发展推动稀奶油需求增加 国际品牌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国内尽管对稀奶油有着较高需求,但是市场上所需稀奶油等深加工乳制品基本依赖进口,雀巢、安佳、总统、欧德堡等国际品牌在国内稀奶油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虽然本土份额相对偏小,但国内品牌在供应链和性价比方面具有优势,未来本土品牌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扩大。

2025年02月13日
我国有机生鲜乳市场供应量及需求量正不断扩大 有机生鲜牛乳占据市场较大份额

我国有机生鲜乳市场供应量及需求量正不断扩大 有机生鲜牛乳占据市场较大份额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有机生鲜乳因其无污染、无添加的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我国的乳制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高,产品品种日益丰富。2023年我国有机生鲜乳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6.9亿元,较2022年增长8.31亿元。

2025年01月20日
我国西点行业人均消费量逐年增长 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 蛋糕是最大细分品类

我国西点行业人均消费量逐年增长 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 蛋糕是最大细分品类

随着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餐饮消费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西点食品的接受度不断上升,需求也愈发的多元化,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西点食品逐渐成为了消费者主流的饮食选择,进而推动了我国西点行业的发展。2024年上半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704亿元。

2024年12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