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保守肥胖防治策略致减肥药物市场承压,新型产品上市申请获受理带来市场新增量

1、肥胖和超重对人体健康存在严重威胁

WHO 定义成人超重 BMI 为25.0~29.9kg/m²,肥胖 BMI≥30.0 kg/m2,根据世界肥胖地图数据,2020 年全球已有超过 26亿人受到超重/肥胖影响,预计到 2035 年将有超过 40 亿人受到影响,肥胖率将从 2020 年的 14%上升到 2035 年的 24%;2023 年中国有 18%的成年人 BMI≥30kg/m²,达到肥胖标准,

资料来源:WHO,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超重和肥胖最主要的危害在于可以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即使一个人只是轻微超重,患上下述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并且随着 BMI 的上升,这些风险也呈上升趋势。

超重和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例如:

1)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

2)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

3)肌肉骨骼疾病,尤其是骨关节炎;

4)多种癌症(包含子宫内膜癌,乳房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肝癌,胆囊癌,肾癌和结肠癌)。

2、国内肥胖防治策略显保守,药物治疗未受重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减肥药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针对肥胖人群,我国遵守肥胖治疗的三级预防策略。《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中规定,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含营养、运动和行为方式干预)被推荐为肥胖的一线治疗手段;虽然药物治疗是肥胖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国内其使用是比较保守,且可选择的减重药物有限,因此国内药物治疗不像在美国和欧洲地方那样使用普遍。在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时,经评估伴有明显胰岛素抵抗时使用,或其他相关代谢异常的患者可考虑用药减重。目前国内药物治疗,主要在成年人中应用,暂无儿童使用的药。

资料来源:《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内超重/肥胖成年人规范化治疗流程图

<strong>国内超重</strong><strong>/肥胖成年人规范化治疗流程图</strong>

资料来源:《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国外肥胖防治现状,美国药物治疗走在前列

以肥胖人数最多的美国为例,根据《2016 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美国内分泌学会肥胖症综合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16, Garvey et al.),当患者的 BMI 超过 27 kg/m2无论伴不伴有并发症,均可考虑药物治疗。

另外根据《2022 AGA 临床实践指南:成人肥胖患者的药物干预》(2022,Grunvald et al.),若生活方式干预减重效果不佳,推荐增加药物治疗。4 个被推荐用于治疗的药物分别为司美格鲁肽 2.4mg、利拉鲁肽 3.0mg、芬特明/托吡酯缓释制剂,以及纳洛酮缓释/安非他酮缓释制剂,以上药物均可长期使用,具有中等或较大程度的减重作用和较小或不显著的危害性;对于患有肥胖或超重并伴有相关并发症的成年人中,AGA 建议不要使用奥利司他。

4、全球减肥药物市场现状

世界肥胖联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预计2035年,全球将有超过40亿人超重或肥胖,占全球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肥胖患病率从2020年的14%升至24%,人数近20亿。

资料来源:世界肥胖联盟,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肥胖人数迅速增长,全球肥胖形势严峻,减肥药物需求快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2年全球减肥药市场达到34.08亿美元,同比增长16%,近年来呈加速增长态势。

资料来源:沙利文,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5、中国减肥药物市场现状

(1)中国减肥药物发展历史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减肥药的审批非常严格,2022年前我国获批的减肥药物只有奥利司他一种,因此我国减肥药物的发展史其实就是奥利司他在中国的发展史。

萌芽期:

奥利司他是国内唯一获批减肥适应症的药物,2000 年在国内上市,2005 年年底更改为非处方药,其非处方药适应症为:用于肥胖或体重超重患者(体重指数≥24)的治疗。

成长期:

奥利司他的销售额从 2012 年到 2019 年呈急速上升趋势。

稳定期:

2020年后奥利司他销售额保持稳定,主要是由于疫情导致。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司美格鲁肽获批让中国减肥药物市场新增变化。

2023年6 月 3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显示,诺和诺德的治疗用生物制品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上市申请正式获得受理。此次新适应症为作为低卡路里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的辅助治疗用于初始体重指数(BMI)≥30kg/m2(肥胖),或≥27kg/m2 且<30kg/m2(超重)并且伴有至少一种与超重相关合并症的成人患者。

从美国市场表现来看,司美格鲁肽一经上市,其销售额就快速增长,而奥利司他则逐渐被市场淘汰,可见司美格鲁肽将会对中国减肥药市场带来新的市场增量。

2016 到 2022 年美国主流减肥药零售处方量预测(单位:个)

<strong>2016 到 2022 年美国主流减肥药零售处方量预测(单位:个)</strong>

资料来源:Symphony Health,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中国GLP-1相关减肥药物发展现状

截至 2023 年 6 月,全球 GLP-1 及相关靶点抗肥胖药物已上市 7 款,在研管线共计 54 条,其中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管线有 40 条,包括 4 款生物类似药和 36 款创新药,12 条管线已进入临床 III 期。中国 GLP-1 及相关靶点抗肥胖药物已上市 6 款,在研管线共计 27 条,包括 4 款生物类似药和 23 款创新药,8 条管线已进入临床 III 期,包括派格生物的 PB-119 和先为达的 XW003 等,未来多款新产品上市后有望带动减肥药市场快速扩容。

GLP-1 肥胖适应症中国临床阶段在研项目截至 2023 年 6 月

通用名 靶 点 研发机构 适应症 研发阶段
利拉鲁肽 GLP-1R Novo Nordisk 肥胖 批准上市
司美格鲁肽 GLP-1R Novo Nordisk 肥胖 III 期临床
贝那鲁肽 GLP-1R 仁会生物 肥胖 申请上市
替尔泊肽 GLP-1R;GIPR Eli Lilly 肥胖 III 期临床
Rybelsus GLP-1R Emisphere Technologies 肥胖 III 期临床
cagrilintide+semaglutide amylin;GLP-1R Novo Nordisk 肥胖 III 期临床
ecnoglutide GLP-1;GLP-1R 先为达生物;凯因科技 肥胖 III 期临床
玛仕度肽 OXM;GLP-1R;GCGR 信达生物;Eli Lilly 肥胖 III 期临床
retatrutide GLP-1R;GCGR;GIPR Eli Lilly 肥胖 I 期临床
GX-G6 GLP-1;GLP-1R 石药集团;天境生物;天士力;Genexine 肥胖 II 期临床
GZR18 GLP-1R 甘李药业 肥胖 II 期临床
HRS9531 GLP-1R;GIPR 恒瑞医药 肥胖 II 期临床
survodutide GLP-1R;GCGR Boehringer Ingelheim;Zealand Pharma 肥胖 II 期临床
诺利糖肽 GLP-1R 豪森药业;恒瑞医药 肥胖 II 期临床
格鲁塔株单抗 GLP-1;GLP-1R 鸿运华宁 肥胖 I/II 期临床
MDR-001 GLP-1R 德睿智药 肥胖 I/II 期临床
BGM0504 GLP-1R;GIPR 博瑞医药 肥胖 I 期临床
PB-718 GLP-1R;GCGR 派格生物;天士力 肥胖 I 期临床
RAY1225 GLP-1R;GIPR 众生睿创 肥胖 I 期临床
VCT220 GLP-1R 闻泰医药 肥胖 I 期临床
聚乙二醇化艾塞那肽 GLP-1R 派格生物;天士力 肥胖 申报临床
SAL0112 GLP-1R 信立泰 肥胖 申报临床
ZT002 GLP-1R 质肽生物 肥胖 申报临床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fs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方面潜力巨大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方面潜力巨大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目前我国近百个IND干细胞创新药中,据我们结合医药魔方数据不完全统计,处于III期临床试验约3项,II 期临床试验约10项,适应症涉及关节、肺及呼吸疾病、抗宿主病、肝衰竭肝硬化、肛肠、脑卒中等多种疾病。

2025年03月05日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持续高度景气 市场容量将破千亿 企业分化或日益加剧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持续高度景气 市场容量将破千亿 企业分化或日益加剧

血液制品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性储备物资及重大疾病急救药品,其临床刚需增加、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且出口常态化发展,未来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仍将持续高景气度,市场增长空间巨大。目前人血白蛋白是国内血液制品中最大的销售品种,也是唯一可以允许进口的血液制品;而重组类凝血因子产品则已经在海外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占率超过 30%)。

2025年02月10日
我国医美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市场呈向年轻群体与低线城市渗透特征

我国医美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市场呈向年轻群体与低线城市渗透特征

我国医疗美容服务行业处于成长期,渗透率提升空间大,预计2031年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将超七千亿元。另外,国内医美也步入激烈的竞争和淘汰赛阶段,大型连锁品牌医美机构优势显著,预计连锁化将成为趋势。未来机构正规化、正规专业医生需求扩大化、经营产品合法化等因素将促进合规医美服务行业的市场份额提升。

2025年02月08日
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增强 中药材种植行业乘东风 未来规范化、精细化是发展方向

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增强 中药材种植行业乘东风 未来规范化、精细化是发展方向

随着各项政策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以及新冠疫情以来中药的良好表现,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也推动了上游中药材种植的发展,2023年,我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70.92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2025年01月23日
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针剂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化学药针剂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针剂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化学药针剂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自2018年年末4+7城市试点启动以来,化药注射剂的国采便成为市场焦点。随着越来越多产品通过评价或视同通过评价,化药注射剂从第五批国采开始进入井喷期,2018-2022年间已有超120个产品纳入集采名单。

2024年12月31日
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占据行业主体地位

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占据行业主体地位

虽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发展有所受阻,但2021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呈明显复苏态势,市场规模达6063亿元,同比增长16.62%。2023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8110亿元,同比增长28.3%,行业市场规模实现较快速度增长。2024年上半年达到4582亿元。

2024年11月27日
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成熟 各地医保持续纳入有望促进行业持续增长

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成熟 各地医保持续纳入有望促进行业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辅助生殖研究报告2023》,成功率(占比85.5%)、服务水平(占比46.1%)和价格(占比33.4%)是患者治疗时最看重的三个因素。而患者放弃辅助生殖治疗的首要原因是价格(占比55.7%),其次是成功率(占比48.9%)和心理负担(占比41.1%)。

2024年11月06日
中国血制品需求稳定增长 产品供需紧平衡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血制品需求稳定增长 产品供需紧平衡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血制品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根据MRB和ResearchandMarkets,随着患者人数增长,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使用率的提升,以及区域市场的扩展,全球血制品行业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达332亿美元,2018-2022年CAGR为7.35%,预计2027年行业规模增长至457亿美元,CAGR达6.60%。

2024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