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消费群体年轻化加速国内茶市场演变 从生产到消费低碳化为新趋势

一、定义和分类

茶是我国传统饮品,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品茶、论茶在古代是一种广为流传的风尚。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饮品。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绿茶、红茶、黄茶、乌龙茶、黑茶、白茶六大茶类。

六大茶类简介

品类 简介
绿茶 绿茶是指不发酵的茶,绿茶形态自然、色泽鲜绿,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制作而成,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
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的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
黄茶 黄茶是微发酵的茶,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分氧化。
乌龙茶 又称青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叶。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
黑茶 后发酵的茶,是中国特有的种类,生产历史悠久。
白茶 轻度发酵的茶,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我国茶叶行业的消费现状

1、形成以绿茶为主导的消费格局,且茶叶均价趋于稳定

我国是茶叶消费量的第一大国,生产的茶叶80%左右都是内销,且各类茶销量差别较大,其中绿茶销量遥遥领先。由于绿茶是不发酵茶,其特性决定了它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了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与其他茶相比,绿茶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发酵类茶等所不及。而随着健康理念的普及以及我国绿茶产地广泛,价格较低等原因,人们对绿茶的偏好较大,因此我国形成了以绿茶为主导、中小茶类为补充的消费市场格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绿茶内销额2110.45亿元,占内销总额的62.16%;红茶564.21亿元,占总额的16.62%;黑茶321.35亿元,占总额的9.46%;乌龙茶284.56亿元,占总额的8.38%;白茶100.53亿元,占总额的2.96%;黄茶14.17亿元,占总额的0.4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从我国茶叶内销均价情况看,近几年国内各品类茶叶的价格也基本稳定。一方面,疫情促使更多消费者回归理性,在消费市场呈现“向下趋省、向上趋好”的趋势,影响到了茶叶市场,该消费观念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内销均价上,另一方面,受到市场趋于规范,价格机制愈发透明成熟等因素影响,国内茶叶内销均价也趋于稳定。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期间,我国茶叶内销均价一直呈上涨趋势,从111.3元/公斤涨至139.9元/公斤;而2019年至2022年茶叶的内销均价价格 则是呈现现降后升走势,整体在131-141元/公斤左右变动,变化幅度较小,相对稳定。

从我国茶叶内销均价情况看,近几年国内各品类茶叶的价格也基本稳定。一方面,疫情促使更多消费者回归理性,在消费市场呈现“向下趋省、向上趋好”的趋势,影响到了茶叶市场,该消费观念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内销均价上,另一方面,受到市场趋于规范,价格机制愈发透明成熟等因素影响,国内茶叶内销均价也趋于稳定。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期间,我国茶叶内销均价一直呈上涨趋势,从111.3元/公斤涨至139.9元/公斤;而2019年至2022年茶叶的内销均价价格 则是呈现现降后升走势,整体在131-141元/公斤左右变动,变化幅度较小,相对稳定。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2、推陈出新,迎来年轻消费群体,茶叶市场注入新动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茶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近年,在年轻人中一种新的喝茶形式广为流行——围炉煮茶。三五好友围炉而坐,架起碳炉,摆上茶壶,煮上自己爱喝的茶品,配上一些小食,烟火气十足。古往今来,茶便一直活跃与市场。唐朝开始市井便开始出现大量茶馆,宋明清茶馆文化发展进入巅峰,成为主流的文化、娱乐、交流场所,茶馆不仅为人们的交流沟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形成了巨大的茶叶消费市场。

现如今,这一种娱乐和生活方式的再次流行,引发茶叶消费需求也的变化。喝茶不再只是出于传统的解渴、提神、送礼等需求,还增加了解压、社交、娱乐等需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茶文化,从一开始的好奇到逐渐成为一种解压、社交的生活休闲方式。围炉煮茶等方式不仅仅是卖茶,同时卖的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氛围感,以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新的需求直接为我国茶叶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年轻人饮茶意识不断提升,茶叶的受众群体也在不断年轻化。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18-30岁茶叶消费者占比约为26%;2023年,据抖音数据,茶行业18岁至30岁兴趣用户占比已经提升至38.4%。

现如今,这一种娱乐和生活方式的再次流行,引发茶叶消费需求也的变化。喝茶不再只是出于传统的解渴、提神、送礼等需求,还增加了解压、社交、娱乐等需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茶文化,从一开始的好奇到逐渐成为一种解压、社交的生活休闲方式。围炉煮茶等方式不仅仅是卖茶,同时卖的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氛围感,以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新的需求直接为我国茶叶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年轻人饮茶意识不断提升,茶叶的受众群体也在不断年轻化。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18-30岁茶叶消费者占比约为26%;2023年,据抖音数据,茶行业18岁至30岁兴趣用户占比已经提升至38.4%。

数据来源:2022抖音电商茶行业洞察报告

3、茶叶消费渠道线上线下结合,线上销售额不断增长

茶叶消费渠道来看,随着电子商务模式的快速发展,加上疫情影响以及年轻消费群体队伍的壮大,茶叶行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下消费渠道,而是形成了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销售模式,并向新零售方向趋势发展。连锁专卖店、专业交易市场、茶馆、商超是茶叶的传统消费渠道,但在疫情三年中,线上交易成为了中国茶叶流通的最强有力补充。

茶叶企业的线下布局,为其积累了品牌口碑与客户资源,有利于为其线上模式的推广进行引流。茶叶市场线下销售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线上销售规模亦快速增长。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估算,2022年中国茶叶线上交易总额已突破330亿元,近三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

而现如今,各大电商平台也越发注重线上主题的甄选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各大茶叶品牌也纷纷发力线上消费渠道。如京东主打“品质好茶”理念,通过严格把控品牌入驻与产品上线标准,推出茗茶无忧险等方式,让消费者在线上也能放心购茶,线下高端品牌如小罐茶、八马等在线上也是受消费者欢迎的头部品牌。

而现如今,各大电商平台也越发注重线上主题的甄选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各大茶叶品牌也纷纷发力线上消费渠道。如京东主打“品质好茶”理念,通过严格把控品牌入驻与产品上线标准,推出茗茶无忧险等方式,让消费者在线上也能放心购茶,线下高端品牌如小罐茶、八马等在线上也是受消费者欢迎的头部品牌。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新茶品层出不穷,新茶饮、袋泡茶等带动茶叶消费增长

随着饮茶消费的年轻化,茶叶行业下游也衍生出更加多元化的产品,比如各种新中式茶饮、现泡奶茶、现泡茶、茶制冰激凌、碳酸饮茶、果汁茶饮……现如今以茶叶为原材料的茶饮产品层出不穷。近年来,我国新式茶饮门店数量和新式茶饮消费者数量大幅上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而且,新茶饮在走出疫情的影响后,通过加强外卖占比来适应变化,同时向速溶茶、袋泡茶等领域延伸,延续了之前的热度。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我国新茶饮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422亿增长至2021年的10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在20%以上。

随着饮茶消费的年轻化,茶叶行业下游也衍生出更加多元化的产品,比如各种新中式茶饮、现泡奶茶、现泡茶、茶制冰激凌、碳酸饮茶、果汁茶饮……现如今以茶叶为原材料的茶饮产品层出不穷。近年来,我国新式茶饮门店数量和新式茶饮消费者数量大幅上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而且,新茶饮在走出疫情的影响后,通过加强外卖占比来适应变化,同时向速溶茶、袋泡茶等领域延伸,延续了之前的热度。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我国新茶饮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422亿增长至2021年的10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在20%以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另外,目前袋泡茶也成为我国茶叶消费市场的一个高速赛道,并涌现出多个代表性的茶企,如CHALI茶里、喜茶、奈雪的茶……2020年11月,成立6年的茶包品牌CHALI茶里完成了亿元级融资,且具测算在2020年中国袋泡茶线上市场规模增长已超过150%。

这些新茶饮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国内茶叶消费市场增长,也为茶叶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

这些新茶饮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国内茶叶消费市场增长,也为茶叶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

数据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三、我国茶叶行业发展趋势

1、消费场景多元化、产品细分化、线上销售常态化

当前我国茶叶消费群体年轻化趋势已显,年轻消费群体对茶叶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且需求属性愈发丰富,而经营者为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差异化需求将不断创新产品,不仅是对茶叶本身的创新,还将从对茶叶产品的形态、原料、功能、消费场景等方向不断探索,产品品类的丰富程度也会增加,呈现出细分化发展的趋势,“围炉煮茶”也只是一个开端,未来国内茶叶消费场景也将会更加多元化。

消费渠道方面来看,疫情期间,直播带货成为各行业进行营销的新模式,茶企也在“直播热”的助力下不断加码线上营销,2021年中国茶叶的线上市场规模达到298亿元。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为主旋律,电商平台领先的数字化运营水平让更多消费者行为和轨迹得以沉淀,短视频、直播等线上营销也将会成为茶企常态化的营销方式,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完备的成熟品牌将占据更大优势。

2、从生产到消费低碳化、环保化为新趋势

根据中国碳中和茶叶生产报告显示,我国茶叶生产正在尝试碳中和的路径。茶叶从摇篮到出售,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种植、生产加工和运输。但是研究茶叶的碳中和路径,并不是核算从摇篮到出售就可以,还需要包含消费环节,如冲泡、茶渣处理等。在“双碳”目标和绿色环保大背景下,我国茶叶行业也正在从积极地生产到消费环节实施低碳化、环保化措施,未来茶叶行业低碳化、环保化发展也将是一大趋势。

具体来看,对低碳茶叶生产采取强化适应和减排措施,包括引入和抵消措施。如使用有机肥料、生物碳,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改良茶叶品种等提升固碳能力,增加碳汇;减少氮肥使用,采用新型肥料等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陡坡修建梯田,增加植被覆盖率和生物量,建立复合生态系统,构建生态养殖体系,既满足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能提升茶园的附加经济价值;对生产加工、运输、包装和消费阶段,可以利用设备升级改造,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提升功效,减少排放,使用可降解材料包装,不过渡包装,包装盒回收利用等。绿色低碳转型是未来发展的需求,碳中和茶的产生实际上是茶园、茶叶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不管是对茶农、茶商,还是消费者,都是有益的。(YJA)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我国甘蔗多酚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步完善

在中国市场,甘蔗多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了9400.06万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蔗多酚作为一种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脏等功能的天然代糖,其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我国芝麻酱行业正处成长期 企业规模效应和全球化竞争力发展空间大

目前,国内芝麻的生产主要集中与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个省份,占全国芝麻的种植面积80%以上,稳定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河南省年产芝麻在18-19万吨左右,湖北省年产芝麻在11-13万吨。

2025年03月19日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中国奶油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整体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附企业运营及优势分析)

在市场规模方面,伴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烘焙食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越来越受欢迎,占比也日渐增加。这一趋势促使我国奶油行业迅速扩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奶油行业市场规模为114.85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63.79亿元。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品线深度与宽度仍未得到充分开发 且设备及冷链建设仍需加强

近年来,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835亿元,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方便、快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餐饮端对半成品食材的需求日益增强,半成品食材的兴起为速冻食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糯米粉市场规模已破1800亿元大关 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糯米粉市场规模已破1800亿元大关 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改良种植技术、优化肥料使用、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糯米的产量和品质,糯米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2023年我国糯米产量达到了295万吨,较2022年增长了2万吨。

2025年02月26日
新式茶饮、咖啡等快速发展推动稀奶油需求增加 国际品牌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式茶饮、咖啡等快速发展推动稀奶油需求增加 国际品牌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国内尽管对稀奶油有着较高需求,但是市场上所需稀奶油等深加工乳制品基本依赖进口,雀巢、安佳、总统、欧德堡等国际品牌在国内稀奶油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虽然本土份额相对偏小,但国内品牌在供应链和性价比方面具有优势,未来本土品牌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扩大。

2025年02月13日
我国有机生鲜乳市场供应量及需求量正不断扩大 有机生鲜牛乳占据市场较大份额

我国有机生鲜乳市场供应量及需求量正不断扩大 有机生鲜牛乳占据市场较大份额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有机生鲜乳因其无污染、无添加的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我国的乳制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高,产品品种日益丰富。2023年我国有机生鲜乳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6.9亿元,较2022年增长8.31亿元。

2025年01月20日
我国西点行业人均消费量逐年增长 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 蛋糕是最大细分品类

我国西点行业人均消费量逐年增长 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 蛋糕是最大细分品类

随着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餐饮消费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西点食品的接受度不断上升,需求也愈发的多元化,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西点食品逐渐成为了消费者主流的饮食选择,进而推动了我国西点行业的发展。2024年上半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704亿元。

2024年12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