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循环经济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为: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生。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实现废物综合利用,达到产业之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使区域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永续利用,从而实现产品清洁生产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环境和谐型经济模式。
它不同于传统经济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是通过系统内部相互关联、彼此叠加的物质流转换和能量流循环,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循环经济以“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生”的循环生产模式代替了传统的单向线性经济模式,建立价值回收系统,最大化提升资源化的效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由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可以归纳出三点基本的评价原则,简称“3R”原则。制造商通过减少产品原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消费者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提高资源物质循环的高效利用率和环境同化能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循环经济通过以下原理支持碳减排。材料替代:通过利用粉煤灰等大宗固废替代石灰石等碳酸盐类高载碳原料,减少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流程优化:通过回收利用废钢铁、废铝、废塑料等再生资源,缩短工艺流程,有效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燃料替代:利用生物质废弃物等碳中性燃料替代化石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碳排放;能效提升:通过回收利用余热余能、产业园区能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措施,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碳排放;产品循环:通过再制造、翻新、延寿等技术手段,大幅削减制造原型新品带来的碳排放。循环经济可以应用于资源再生,废物利用等多个重要领域。
循环经济应用的重要领域
应用领域 | 主要内容 |
资源再生循环利用 | 利用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等再生资源,替代原生资源。 |
大宗固废综合利用 | 利用粉煤灰、冶炼渣等大宗固废替代石灰石水泥熟料;生产固废基胶凝材料替代水泥;生产轻质节能免煅烧绿色建材替代传统烧结类建材等。 |
生物质废弃物利用 | 多种形式实现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市政污泥、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工业有机废水、轻工业生物质固体废物等生物质废弃物的清洁能源利用,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 |
余热余能回收利用 | 回收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工业部门的余热余能,提高系统能效。 |
园区循环化改造 | 通过能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污水等污染物集中治理、主导产业与静脉产业循环链接、强化园区物质流管理等措施,大幅提高园区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 |
废旧产品再制造 | 通过再制造替代原型新品使用,最大限度保留产品部分零部件价值,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减少原型新品的重复制造,从而大幅降低碳排放。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近十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累计颁布省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40部以上。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减少资源消耗和降碳的协同作用;并明确了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四项重点举措。
固、危、废资源化利用相关政策
政策名称 | 发布时间 | 相关内容 |
《关于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的指导意见》 | 2019.10.15 | 推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结构优化,鼓励危险废物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强,推行危险废物专业化、规模化利用,支持大型企业集团跨区域统筹布局,集团内部共享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2020.9.1 | 相邻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可以开展区域合作,统筹建设区域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 |
《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 | 2021.5.11 | 到2022年底,危险废物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安全监管与环境监管联动机制: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案件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基本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9%以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基本满足本行政区域内的处置需求。到2025年底,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监管体系。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充分保障,技术和运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
《“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 2021.12.15 | 支持金属冶炼、造纸、汽车制造等龙头企业与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企业合作,建设一体化废铜铁、废有色金属、废纸等绿色分拣加工配送中心和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中心。 |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 2021.12.29 | 大幅提高铁金属国内自给率,废钢比达到30%以上。再生铜、铝产量比例分别达到35%、20%。开发“城市矿山”资源,支持优势企业建立大型废铜及再生铝、铜、锂、镍、钴、钨、铂等回收基地和产业集聚区,推进再生金属回收、拆解、加工、分类、配送一体化发展。 |
《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 | 2022.2.11 | 实施废铜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旧轮胎、废纸、废旧动力电池、废旧手机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鼓励大型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塑料聚合加工企业与再生资源加工企业含作,建设一体化大型废铜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等绿色加工配送中心。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高度相关。2022年受外部环境影响,我国主要再生资源回收量及回收额暂同比下滑。根据商务部《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我国主要再生资源包括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废电池十大品种。2022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前十大品种回收总量约3.71亿吨,同比下降2.62%,其中废玻璃、废旧纺织品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量降幅最为明显,分别同比下降15.4%、12.6%和10.4%。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1-2022年十个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情况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2021年 |
2022年 |
同比(%) |
|
1 |
废钢铁 |
万吨 |
25021 |
24081 |
-3.8 |
|
其中:大中型钢铁企业 |
万吨 |
22621 |
21731 |
-3.9 |
||
其中:其他企业 |
万吨 |
2400 |
2350 |
-2.1 |
||
2 |
废有色金属 |
万吨 |
1348 |
1375 |
2.0 |
|
3 |
废塑料 |
万吨 |
1900 |
1800 |
-5.3 |
|
4 |
废纸 |
万吨 |
6491 |
6585 |
1.4 |
|
5 |
废轮胎 |
万吨 |
640 |
675 |
5.5 |
|
6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
数量 |
万台 |
20200 |
18800 |
-6.9 |
重量 |
万吨 |
463 |
415 |
-10.4 |
||
7 |
报废机动车 |
数量 |
万辆 |
300.2 |
399.1 |
32.9 |
重量 |
万吨 |
678.5 |
820.7 |
21.0 |
||
8 |
废旧纺织品 |
万吨 |
475 |
415 |
-12.6 |
|
9 |
废玻璃 |
万吨 |
1005 |
850 |
-15.4 |
|
10 |
废电池(铅酸电池除外) |
万吨 |
42 |
51 |
21.4 |
|
|
合计(重量) |
万吨 |
38063.5 |
37067.7 |
-2.6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叠加回收价格下跌,2022年再生资源回收总额同比下降4.05%。2011-2022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回收量从1.65亿吨上升至3.71亿吨,2012-2022年CAGR为7.78%;我国主要再生资源回收额从5763.90亿元上升至13140.5亿元,2012-2022年CAGR为7.66%。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废钢铁占据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半壁江山。2022年,我国前十大再生资源回收品类中,废钢铁回收量24081万吨,占我国主要再生资源回收量的65%;废钢铁回收额6911亿元,占我国主要再生资源回收额的53%。2022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回收了90.24%的废钢铁,主要系废钢铁最主要的途径就是作为炼钢的原料重新入炉使用,炼钢过程加大废钢的入炉量有助于钢铁行业早日实现碳达峰目标。2022年2月7日发布的《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废钢资源高质高效利用,有序引导电炉炼钢发展。鼓励有条件的高炉—转炉长流程企业就地改造转型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推进废钢回收、拆解、加工、分类、配送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废钢加工配送体系建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ppeng)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