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呈明显复苏态势 机构逐步转向连锁化、规模化发展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中医医疗服务是医疗健康服务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中医院、中医诊所、中医中心及其他提供中医医疗服务的主要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服务市场中,中医医疗服务与其他医疗服务互为补充。

一、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以及人民健康意识增强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中医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也逐年增长。虽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发展有所受阻,但2021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呈明显复苏态势,市场规模达6063亿元,同比增长16.62%。2023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66741亿元,同比增长6.64%,具体如下图。

近年来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以及人民健康意识增强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中医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也逐年增长。虽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发展有所受阻,但2021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呈明显复苏态势,市场规模达6063亿元,同比增长16.62%。2023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66741亿元,同比增长6.64%,具体如下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截至2023年底,我国将14个中医医院纳入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布局建设27个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进62个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138个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同时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支持440个县级中医医院开展中医特色优势专科等方面建设,培养2万余名中医馆骨干人才。

相比西医,中医在慢病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在国内人口老龄化和不良生活习惯增多的背景下,中医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巨大。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保健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中医医疗机构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我国中医诊断治疗服务门诊人次持续上升,中医治疗服务在全部医疗健康服务诊次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居民中医治疗接受度逐步提高,行业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预计2031年国内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9935亿元。

2供应规模

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推动中医药发展,助力中医类机构设立以及中医服务的覆盖。我国中医药医疗机构数目从2019年6.58万个增加至2022年8.03万个。随着中医医院、门诊部和诊所的不断设立,我国中医医疗服务机构覆盖范围将持续扩大。初步估算,2023年国内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将进一步增加至8.56万个左右,具体如下:

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推动中医药发展,助力中医类机构设立以及中医服务的覆盖。我国中医药医疗机构数目从2019年6.58万个增加至2022年8.03万个。随着中医医院、门诊部和诊所的不断设立,我国中医医疗服务机构覆盖范围将持续扩大。初步估算,2023年国内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将进一步增加至8.56万个左右,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其中中医类诊所占比最大,根据最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在我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中,中医类诊所占比为92.65%;其次为中医类医院、中医类门诊部,占比分别为7.30%、0.05%。

其中中医类诊所占比最大,根据最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在我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中,中医类诊所占比为92.65%;其次为中医类医院、中医类门诊部,占比分别为7.30%、0.05%。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2 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158.7 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 125.8 万张(占 79.3%)。与上年比较,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增加 8.2 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床位增加 6.1 万张。初步估算,2023年国内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将达到169.92百万张,具体如下:

2022 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158.7 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 125.8 万张(占 79.3%)。与上年比较,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增加 8.2 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床位增加 6.1 万张。初步估算,2023年国内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将达到169.92百万张,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规模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不断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健康意识的提高,人民对基础护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除2020年疫情影响外,中医类诊疗量增长迅速,中医类诊疗量占比稳步提升。2022 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 12.3 亿,比上年增加 0.2 亿人次(增长 1.9%)。其中:中医类医院 6.9 亿人次(占 56.5%),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 2.1亿人次(占 17.3%),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 3.2 亿人次(占 26.2%)。

2023年我国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全年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达12.8亿人次,具体如下:

2023年我国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全年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达12.8亿人次,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2 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次 3861.3 万,比上年增加 60.7 万人次(增长 1.6%)。其中:中医类医院 3178.9万人次(占 82.3%),中医类门诊部 0.4 万人次,非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 681.9 万人次(占 17.7%)。初步估算,2023年国内中医类医疗出院人数为4022.9万人次,具体如下:

2022 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次 3861.3 万,比上年增加 60.7 万人次(增长 1.6%)。其中:中医类医院 3178.9万人次(占 82.3%),中医类门诊部 0.4 万人次,非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 681.9 万人次(占 17.7%)。初步估算,2023年国内中医类医疗出院人数为4022.9万人次,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行业竞争格局

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存在明显的地区间差异,主要发达地区为东部沿海及广东、四川。我国2022年中医总诊疗人次12.3亿,诊疗人次最多的省份为广东、浙江、四川,均有接近或超过1亿人次。中医诊疗的前五大省份合计占中医总诊疗人次的40%, 前十大省及直辖市合计占总诊疗人次的62%。

从医师资源来看,我国2022年执业(助理)中医师约76.4万人。中医师资源最丰富的五大省份合计占中医师总数的37%, 前十大省及直辖市合计占中医师总数的58%。中医诊疗人次最多的省份与中医师数最多的省份基本重合。

从企业来看,随着资本的推动和发展模式的转变,目前我国中医医疗服务机构已经逐步转向连锁化、规模化发展,其中代表性企业有固生堂、圣爱中医馆、榕树家、慈脉中、承启堂、济世堂等。

在头部的民营中医连锁中,仅固生堂在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等多地进行了较为均衡的布局,其余中医馆则具有较强的地区性,如圣爱中医馆主要布局云南省及昆明市,和顺堂主要布局广东省及深圳市。根据草根调研,圣爱中医馆在剔除以理疗为主,配备中医师较少的养生堂后,有30家中医馆与约650名中医师,平均一个医馆配置中医师22名。而固生堂同期有42家中医馆与约1400名中医师,平均一个医馆配置中医师33名,在数量上约为圣爱中医馆的1.5倍。

中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主要品牌

企业名称 品牌 简介
固生堂 截至2023年6月30日,固生堂在全国16个城市开设53家线下中医诊疗机构,线上线下医疗平台服务网络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佛山、苏州等300余座城市。固生堂执业中医师超过3万名,其中,执业出诊的国医大师达到9位,名医数量领跑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500万人次。作为中医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固生堂积极推进落实“名医堂工程”。目前,固生堂已与广东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佛山市中医院、苏州市中医院、温州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多家三甲医院及中医药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创新型医联体,推动优质医师资源下沉基层。
圣爱中医馆 昆明圣爱中医有限公司简称圣爱中医馆,隶属于华龙圣爱中医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19日,是一个集中医文化、中医医疗、中医养生、中医教育、中医研究为一体的全国中医连锁品牌。目前,已经在云南昆明、曲靖、大理、文山;湖北武汉、四川成都、江苏南京、重庆成立有37家分馆,年服务人数超过200万人次。
榕树家 榕树家为患者提供一套定制化、综合疗养、持续跟踪的解决方案,结合现代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和工作节奏、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智能AI技术、整合出新型中医诊所模式和治愈系统。
济世堂 李氏济世堂,拳头产品有“济世堂李瑞成”黑膏等,其前身为清末“济世堂药局”,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2012年公司决定面向全国公开加盟,经营手工膏贴等产品店店红火。2013年公司加大投入,联合国内知名商业专刊《商界》《现代营销》《商道》《大众投资》等杂志,大力推广品牌知名度。2015年公司花重金,重新对项目定位,订制全新连锁加盟VI系统,根据近十年自营市场运作经验,重新制定运营模式,经过近五年的市场磨砺,现在已经形成一套非常完善的项目独特运营模式,投放市场现有加盟店后,反映良好。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长期需求向好 市场竞争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长期需求向好 市场竞争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由于安宫牛黄丸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需要安宫牛黄丸这样的药物来对身体进行调理,因此中长期而言安宫牛黄丸的需求将得到长期有效的支撑。2017年我国安宫牛黄丸销量达到587万丸,2023年销量达到了817.1万丸,保持快速增长

2024年06月20日
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呈明显复苏态势 机构逐步转向连锁化、规模化发展

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呈明显复苏态势 机构逐步转向连锁化、规模化发展

截至2023年底,我国将14个中医医院纳入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布局建设27个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进62个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138个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同时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支持440个县级中医医院开展中医特色优势专科等方面建设,培养2万余名中医馆骨干人才。

2024年06月14日
我国中草药种植行业:下游产业不断壮大成为主要驱动力 产需规模持续扩大

我国中草药种植行业:下游产业不断壮大成为主要驱动力 产需规模持续扩大

而2023年是国家实施《“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十四五以后中国中药市场整体规模将稳定在1万亿以上,其中包括中药材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中成药市场规模将稳定在5000亿元以上,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将稳定在3000亿元以上。

2024年06月13日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市场总体需求难以满足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市场总体需求难以满足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医学水平的不断上涨和医疗保障覆盖的提升,各类医疗服务需求也必然会持续上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方面的需求也将随之上涨,2023年,国内特医食品需求量大约为10.21万吨,保持持续上涨的态势。

2024年05月31日
我国保健品行业市场产销规模持续扩大 胶囊和片剂是为主要细分市场

我国保健品行业市场产销规模持续扩大 胶囊和片剂是为主要细分市场

受“大健康”理念兴起、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近年来作为医疗保健消费一部分的保健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我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为2225亿元,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285亿元。

2024年05月10日
我国电子胃肠镜行业中下游市场分析:需求稳步增长推动市场持续扩容

我国电子胃肠镜行业中下游市场分析:需求稳步增长推动市场持续扩容

过去,传统的光学胃肠镜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存在一些缺陷,如画质不清晰、操作繁琐等,越来越多的医院选择使用电子胃肠镜。电子胃肠镜市场将占据更大的份额,传统的光学胃肠镜将逐渐被淘汰。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检查胃肠道疾病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这将进一步推动电子胃肠镜市场的发展。

2024年03月20日
我国电动轮椅行业:老龄化加剧带来巨大需求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电动轮椅行业:老龄化加剧带来巨大需求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91亿,占总人口的13.5%,2025年,我国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庞大的中老年人群体为形成一个巨大的中老年消费市场奠定了基础。拥有数以亿计的中老年人消费市场是未来中国必然的商机与趋势

2024年03月19日
我国单一型医疗意外险行业:渗透率低但潜在需求量大 未来增量空间广阔

我国单一型医疗意外险行业:渗透率低但潜在需求量大 未来增量空间广阔

医疗意外保险各细分险种在降低投保人风险,减少医患纠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目前国内推广程度较低。未来随着各细分险种逐渐加大推广力度,医疗意外保险行业将持续向好发展,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截止2022年我国医疗意外保险行业保费收入约为70.41亿元。

2024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