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吸附剂行业市场供需趋紧 本土企业国产替代加速迎来新机遇

吸附剂也称吸收剂。这种物质可使活性成分附着在其颗粒表面,使液态微量化合物添加剂变为固态化合物,有利于实施均匀混合。是一种能够有效地从气体或液体中吸附其中某些成分的固体物质。具有大的比表面、适宜的孔结构及表面结构;对吸附质有强烈的吸附能力;一般不与吸附质和介质发生化学反应;制造方便、容易再生;有极好的吸附性和机械性特性。

一、行业发展现状

伴随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传统行业工艺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下游客户和消费者对产品精度和纯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吸附技术在食品、化工等传统领域市场需求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中国吸附剂行业市场规模为91.58亿元,具体如下:

伴随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传统行业工艺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下游客户和消费者对产品精度和纯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吸附技术在食品、化工等传统领域市场需求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中国吸附剂行业市场规模为91.58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行业供需规模情况

1、供给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吸附剂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随着中国石油、化工、制氧、环境治理等行业的迅猛发展,新兴领域对吸附剂的需求不断攀升,下游市场需求的旺盛也对吸附剂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土吸附剂品牌发展迅速,在国内市场上已渐渐获得与外资品牌相抗衡的实力,国内吸附剂产量不断上升,2023年中国吸附剂行业产量为43.12万吨,具体如下:

随着中国石油、化工、制氧、环境治理等行业的迅猛发展,新兴领域对吸附剂的需求不断攀升,下游市场需求的旺盛也对吸附剂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土吸附剂品牌发展迅速,在国内市场上已渐渐获得与外资品牌相抗衡的实力,国内吸附剂产量不断上升,2023年中国吸附剂行业产量为43.12万吨,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需求规模

随着国家高质量发展及下游产业精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各种工业产品精度要求的提高,吸附剂因其产品本身具有可持续技术创新的特点,已经从火电、热电、石化等传统行业的应用拓展到高端工业水、食品及饮用水、核工业、电子、生物医药、环境保护、新能源、湿法冶金等诸多领域,应用领域宽广,并且需求量持续增加。2023年国内吸附剂行业销量为35.70万吨,具体如下:

随着国家高质量发展及下游产业精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各种工业产品精度要求的提高,吸附剂因其产品本身具有可持续技术创新的特点,已经从火电、热电、石化等传统行业的应用拓展到高端工业水、食品及饮用水、核工业、电子、生物医药、环境保护、新能源、湿法冶金等诸多领域,应用领域宽广,并且需求量持续增加。2023年国内吸附剂行业销量为35.70万吨,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吸附剂行业市场空间广阔,特别是国家对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和新兴国家及地区产业升级带来的市场需求增速较好,同时伴随消费升级和卫生健康需求而不断进步,从地矿石稀有金属提取到航空航天,从民生健康到高科技发展,作为核心分离和提纯材料,都离不开吸附剂产品。

随着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吸附剂行业现已成为我国高分子功能材料及精细化工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要分支。吸附剂行业具有多产品、多应用领域、多系列、更新快的特点。不同品种的使用条件、性能各不相同,产品开发的关键在于下游用户吸附环境的特殊品种的需求,对技术持续开发能力具有较高要求。

3、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需求方面,全球范围生命科学、饮用水、新能源、碳排放等新兴市场为吸附分离材料带来需求增量。国内下游制造业快速发展以及对上游关键耗材的国产化需要拉动对吸附分离材料的强劲需求。

供给方面,大型国际公司业务频繁调整,业务模式缺乏创新,国际和地区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等带来良好的市场窗口期。国内小产能趋于向先进产能集中的趋势已形成,供需趋紧带来新的机遇。本土吸附剂企业通过在生命科学、半导体、稀贵金属分离提取、核电核级等领域实现突破进而完成国产替代,解决目前国内市场面临的高端吸附剂产品受制于进口的“卡脖子”问题。

供给方面,大型国际公司业务频繁调整,业务模式缺乏创新,国际和地区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等带来良好的市场窗口期。国内小产能趋于向先进产能集中的趋势已形成,供需趋紧带来新的机遇。本土吸附剂企业通过在生命科学、半导体、稀贵金属分离提取、核电核级等领域实现突破进而完成国产替代,解决目前国内市场面临的高端吸附剂产品受制于进口的“卡脖子”问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细分市场

1、树脂吸附剂

在离子交换树脂广泛应用于工业水处理后,在新兴领域需求带动下,领先的吸附分离树脂提供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合成出大量具有交换、吸附、螯合、催化等特殊功能的新型树脂,在不同领域的生产工艺中实现了脱盐、分离、纯化、脱色、催化等多种应用效果,并成功应用于制药、食品加工、化工、环保、湿法冶金等领域,使吸附分离树脂在普通工业水处理以外的应用由 80 年代以前占总用量的不足 10%增加到目前的 30%左右。2023年国内树脂吸附剂市场规模约为19.46亿元,具体如下:

在离子交换树脂广泛应用于工业水处理后,在新兴领域需求带动下,领先的吸附分离树脂提供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合成出大量具有交换、吸附、螯合、催化等特殊功能的新型树脂,在不同领域的生产工艺中实现了脱盐、分离、纯化、脱色、催化等多种应用效果,并成功应用于制药、食品加工、化工、环保、湿法冶金等领域,使吸附分离树脂在普通工业水处理以外的应用由 80 年代以前占总用量的不足 10%增加到目前的 30%左右。2023年国内树脂吸附剂市场规模约为19.46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衡力

2、分子筛吸附剂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分子筛作为关键的吸附与催化材料,在石油炼制和石化工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内分子筛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涉足冶金、化工、医药、环境和家庭保健等多个领域。此外,国家对节能环保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推动了分子筛吸附分离技术的发展,以满足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工与精细化工等行业对工业氧气的旺盛需求。2023年国内分子筛吸附剂市场规模约为41.41亿元。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分子筛作为关键的吸附与催化材料,在石油炼制和石化工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内分子筛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涉足冶金、化工、医药、环境和家庭保健等多个领域。此外,国家对节能环保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推动了分子筛吸附分离技术的发展,以满足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工与精细化工等行业对工业氧气的旺盛需求。2023年国内分子筛吸附剂市场规模约为41.41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行业竞争格局

吸附剂行业的竞争格局由多家专业的化学品制造商和材料科技公司构成。 这些企业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品牌影响力以及客户服务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 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包括一些国际知名的化工企业和专业的电池材料生产商,它们通过研发创新的产品和提供定制化服务来争夺市场份额。

在国内分子筛吸附剂领域,市场国际化程度高,市场竞争激烈。大部分企业系民营企业且规模较小,年产万吨级以上的成型分子筛企业较少。随着环保政策的严厉执行,部分分子筛原粉企业因为环保压力加大、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逐渐退出市场。国内低端成型分子筛市场充分竞争;中高端成型分子筛市场,国际大型分子筛企业凭借品牌和技术优势仍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面对国际大型分子筛企业的竞争,国内成型分子筛企业需要拥有良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大的生产规模来应对。

从企业来看,国内主流企业包括LANXESS、Thermax Limited、Sunresin New Materials CoLtd、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The DOW Chemical Company、Purolite、CHEMRA COMPANY等。国外企业如美国亚什兰、德国巴斯夫等也在中国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

国内吸附剂企业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例如,一些企业正在研发新型吸附剂材料,如活性炭、分子筛等,以提高吸附效果和降低成本。还有一些企业在探索吸附剂的再生技术,以延长吸附剂的使用寿命并降低成本。中国从事吸附剂的企业主要有建龙微纳、蓝晓科技、争光股份、江苏苏青、诚志股份、齐鲁华信和雪山实业等,其中建龙微纳、蓝晓科技是国内吸附剂领域代表性企业。

中国吸附剂行业主要品牌

序号 企业名称 简介
1 建龙微纳 洛阳建龙微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洛阳市建龙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公司致力于医疗保健、清洁能源、工业气体、环境治理及能源化工等领域,相关分子筛吸附剂和催化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是一家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及持续创新能力的新材料供应商和方案解决服务商。
2 蓝晓科技 蓝晓科技专业从事吸附分离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以特种吸附分离材料为核心的配套系统装蓄和整体解决方案。蓝晓科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公司总部位于西安高新区蓝晓科技园,在西安、渭南、鹤壁、比利时等地分别建有吸附分离材料生产基地、系统设备及集成装置生产区、危废资源化回收园区等。年产吸附分离材料5万方,提供系统装置100余套。公司承建陕西省功能高分子吸附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齐鲁华信 山东齐鲁华信高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8000万元。2008年投资1.5亿元新建一期分子筛项目顺利投产,使公司成为国内主要的择型和Y型分子筛生产研发基地。2014年投资1.4亿元新建环保催化新材料项目投产,使公司具备在炼化脱硫治理、煤基化工、汽车尾气治理、催化加氢和提高汽油辛烷值新材料的生产能力。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高素质的员工团队,拥有国际一流的工装设备、和成熟先进的工艺。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制造精度高、数字化、智能化是公司的强势所在,为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4 争光股份 浙江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2月,公司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产品的应用主要涉及工业水处理、食品饮料、饮用水、湿法冶金、石油化工、核工业、电子半导体、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公司现有控股子公司6个,其中主要生产基地3个,是国内离子交换树脂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中国膜工业协会离子交换树脂分会高级副会长单位,也是国内离子交换树脂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国际水质协会(WQA)成员单位。
5 雪山实业 雪山实业成立于 1995 年,是国内较早从事分子筛吸附剂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的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空分设备、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净化、油漆涂料、制冷设备等行业。2016 年,雪山实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挂牌,证券简称:雪山实业。目前,雪山实业主要产品以分子筛原粉和分子筛活化粉为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吸附剂行业市场供需趋紧 本土企业国产替代加速迎来新机遇

我国吸附剂行业市场供需趋紧 本土企业国产替代加速迎来新机遇

伴随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传统行业工艺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下游客户和消费者对产品精度和纯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吸附技术在食品、化工等传统领域市场需求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中国吸附剂行业市场规模为91.58亿元。

2024年06月28日
我国聚乙烯行业产能高速扩张 市场进入油制、煤制、轻烃多元化发展新阶段

我国聚乙烯行业产能高速扩张 市场进入油制、煤制、轻烃多元化发展新阶段

近年来,聚乙烯行业市场规模主要受到价格波动影响,2017-2021年中国PE市场价格波动相对密集,其中2017-2020年下行趋势相对明显,尤其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不断破底,PE市场价格在当年4月初跌至近10年来最低点。2021年后公共卫生事件时代背景下,伴随下游需求逐渐恢复,上游原料原油

2024年06月28日
我国环保功能涂料行业:需求低迷 规模持续下行 供给端扩张放缓明显

我国环保功能涂料行业:需求低迷 规模持续下行 供给端扩张放缓明显

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持续萎靡,给环保功能涂料行业发展带了较大的压力,先进制造业的替代效应尚未完全实现,行业市场规模持续下行,预计未来这种趋势会逐渐改变。截止2023年,我国环保功能涂料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171亿元。

2024年06月27日
我国造纸行业:产需基本稳定 箱纸板、瓦楞原纸产量占比较大

我国造纸行业:产需基本稳定 箱纸板、瓦楞原纸产量占比较大

从细分产品来看,目前我国生产最大纸产品主要有白纸板、箱纸板、瓦楞原纸、生活用纸、未涂布印刷书写纸和包装用纸等。从占比来看,根据制造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纸及纸板产品中,白纸板占比为12.80%,箱纸板占比为22.62%,瓦楞原纸占比为22.29%,未涂布印刷书写纸占比为13.96%。

2024年06月13日
我国有机硅单体行业:市场回归理性 高附加值产品具备较好发展空间

我国有机硅单体行业:市场回归理性 高附加值产品具备较好发展空间

由于具有防电效果,电力设备所需要的绝缘材料也是有机硅重要用途。总的来说,国内有机硅下游需求还是以硅橡胶为主,除了硅橡胶,有机硅还主要用于纺织品、日化的硅油、硅树脂以及硅烷偶联剂等下游需求领域。

2024年06月11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国产化取得长足发展 本土企业产能产量不断提升

我国乙二醇行业:国产化取得长足发展 本土企业产能产量不断提升

截至 2023 年 12 月,国内乙二醇产能已达 2817.5 万吨,2023 年乙二醇国产量增量同样明显,国产量达到 1641 万吨,其中,增量主要集中在下半年。

2024年06月07日
我国玄武岩纤维行业:需求量日渐增大 未来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及发展潜力

我国玄武岩纤维行业:需求量日渐增大 未来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及发展潜力

由于玄武岩纤维对环境污染小,且产品废弃后可直接在环境中降解,无任何危害,是一种绿色、环保材料,所以在国家绿色环保、“碳中和”战略目标实施推动下,我国玄武岩纤维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玄武岩纤维行业市场规模为4.32亿元。

2024年06月06日
我国硝酸行业:正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市场产销量逐步下滑

我国硝酸行业:正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市场产销量逐步下滑

我国是硝酸生产大国,长期以来国产硝酸是国内市场供应的主要组成部分。伴随我国经济发展,硝酸行业先后经历了产能迅速扩大后竞争加剧的不同阶段。2019-2023年我国硝酸产量由约239.21万吨下降至145.36万吨。

2024年06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