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相关定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鹅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4-2031年)》显示,鹅养殖一般指种鹅规模化养殖技术,养鹅业要实现产业化,需要有养鹅龙头企业按市场需求带动、指导、扶持农民从事养鹅生产,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而鹅养殖的生产场地规划集约化饲养可采用放牧结合补饲、圈养或舍饲的饲养方式。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提高,鹅肉的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再加上政策的支持,在此环境背景下,我国鹅养殖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与此同时,我国作为全球轻工业制造大国,无论是纺织还是其它轻工业,对于鹅毛的需求一直都是较为旺盛的,无形中也给了鹅养殖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需求来源,这些都促使鹅养殖业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我国鹅养殖市场规模约为313.47亿元,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规模
企业注册量来看,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0我国鹅养殖业内企业注册量为增长趋势,但在2020之后,就开始迅速下降,到2023年企业注册量只有2209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规模
截止2023年,我国鹅养殖出栏量5.15亿只,存栏量1.83亿只,保持稳健的态势。
资料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细分市场
1、食品市场
鹅作为食品,有着特定的优势和美味,但受制于鸡鸭养殖需求的替代,其并非全国性的禽类食品,吃鹅的风行带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其作为食品主要来自于餐饮行业和食品加工业的需求。2023年,食品市场的鹅养殖需求规模约为88.9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工业市场
目前来自于工业领域的鹅养殖需求是行业最主要的需求来源,无论是羽绒服、羽毛球,还是其它羽毛类需求的轻工业,鹅毛一直都是首选来源,2023年,工业市场的鹅养殖需求规模约为215.35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四、行业竞争格局
鹅养殖行业内存在不同规模的企业,包括大型养殖集团、中型养殖场和小型家庭式养殖。这些企业在市场中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地域性差异不同地区的鹅养殖行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一些地区的养殖企业数量较多,市场竞争激烈,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较少。品牌影响力一些知名的鹅养殖品牌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也相对较高。目前,鹅养殖模式大部分为“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分散饲养鹅的个体养殖户比较少。大部分生产经营模式为:公司和农户签订合作养殖协议,公司统一为农户提供鹅苗、饲料、防疫和技术辅导服务,统一收购成品鹅并销售。为防止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对农户造成影响,保障农户能正常持续发展,公司设立风险基金。这种企业带动农户的鹅业经营模式,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紧密结合,相互制约和互惠互利,有效推动了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五、行业发展趋势
1、鹅养殖产业组织化发展
鹅养殖产业经过疫情期间的剧烈震荡和调整,在淘汰了大量产能落后的游击式生产之后,留下了基础良好、实力雄厚企业,是产业新一轮发展和腾飞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然而在后疫情时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饲料价格上涨、土地资源稀缺、环保压力剧增等客观因素制约,加上鹅养殖产业规模小,对过量生产极为敏感,极易出现大起大落,因此需要探索“公司+农户”的模式,提高组织化程度。
“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主要依托大型企业解决产前投入品供给、技术支持以及产品销售等问题,由千家万户进行养殖。解决了小农户难以购买优惠生产资料和直接对接市场销售产品的难题,帮助和统一安排农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组织科技人才队伍帮助农户应用先进科技进行标准化生产,从而形成大规模高效生产能力,提供优质产品供应市场,并且帮助农户很好地避免了生产发展后的市场风险,将所产生的经济回报在龙头企业和个体农民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在畜禽养殖领域,“公司+农户”模式,促进了我国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推进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公司+农户”组织养鹅生产,不仅能通过经济分配理顺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健康生产关系,还可以将大产业分散至千家万户,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从而突破目前土地资源与环保制约,实现养鹅养殖产业的绿色发展。
2、政产学研一体化
政府部门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一是本着促进鹅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指导和监督“公司+农户”组织养鹅生产的公平合理性与生产过程的科学性,确保现代化鹅业生产在保护农户经济利益、促进乡村振兴中多作贡献,防止造成恶劣公共卫生和环保问题等。二是以公正无私的态度维护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特别是在招商引资前后维护好投资商的利益及付出,严厉打击销售劣质鹅苗、饲料、药品等恶性坑农行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三是在规划产业布局方面协调土地开发,安排好养殖棚舍建造、企业运行、饲料生产、技术研发和屠宰加工、粪污资源化利用等设施用地的审批。四是帮助龙头企业申报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专项建设和科技帮扶资金,促进鹅生产新技术推广和产业的多快好省发展。
其次,加强科研院校的科技支撑。近年来,主要由科研单位专家组成的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帮助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如现代鹅种培育、种鹅季节性繁殖、鹅舍内离水养殖、鹅饲料配制和饲喂、育雏和痛风病防控、高性能孵化技术等。今后不仅仍然需要围绕妨碍产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开展针对性研发,还要加强培养重实践接地气的养鹅专业人才队伍。坚持用现代科技养鹅,开展“即研即推、边创边用”,促进生产一线帮助应用技术研发与新技术、新模式的快速推广应用。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拉动生产
鹅是非常独特的家禽,其生产成本要大大高于鸡鸭等家禽,其肉品质也要显著优于后者,这些决定了其生产和消费方式不能与后者看齐。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目前业内大部分商品肉鹅均在70日龄上市,但此种普通肉鹅的销售价格较低,往往因激烈竞争而无利可图,此也是产业时而发生“三年鹅周期”的重要原因。在过去两年的行业低迷期,某些地区的特种鹅肉消费和生产,仍然表现出相当强劲的发展动力。
在广东特别是潮汕地区,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均是通过生产高档鹅产品,建立或实现了由消费拉动生产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对于其他地区发展养鹅业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即鹅业发展需要细分市场,利用区域资源禀赋组织生产优质鹅产品,并努力开拓高档次、高价值、高回报的消费群体市场,如利用北方草原生产跑地型优质肉鹅、利用优质鹅种生产高档羽绒被服、利用鹅胆生产医药原料鹅脱氧胆酸等。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