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彩电行业取决于显示技术迭代,中韩厂商技术路线各有侧重
彩电行业的发展已经有大半个世纪的历程,显示技术迭代带来产品显示效果和形态的变化,也验证了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1960~2000 年 RCT 电视主导全球市场,全球彩电市场进入快速普及期:1954 年美国RCA 公司生产出的第一台彩电诞生,在 20 世纪 60 年代彩电开始在全球大范围普及。美国RCA 公司将专利转让给日本后,日本 1960 年推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高度重视国内消费电子和电器产业发展。1967 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栅条彩色显像管”,在为 CRT 电视大幅降本的同时解决了图像扭曲和光发散的问题,1967 年以后日本 RCT 电视单体产值相比美国 RCA 公司显著拉开差距,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日本 RCT 电视降本的成果。
2000 年以后 LCD 电视取代 RCT 电视成为主流电视方案,全球彩电进入平板时代:1990 年开始韩系从组装开始学习日本技术,三星贴牌日本“三洋”销售产品。1995 年后,三星技术突破、索尼仍然坚持 RCT 技术使得三星在显示领域的后发优势开始显现,1995~2005 年三星突破了显像管、中大尺寸 LCD 电视。三星全球化研发生产、产品迭代快于日企,2005 年 LCD 电视成本大幅下降(起因是三星、LG5-6 代线投产、面板价格竞争激烈)。2010 年后日系 CRT 淘汰、LCD 全面主导。平板电视(液晶+等离子)在 2004 年在日本、北美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则是在 2008 年(有家电下乡的影响)开始 LCD 电视大范围普及,CRT 电视在中国市场 2014 年被彻底淘汰。
彩电显示技术技术原理及优缺点
技术路径 | 原理 | 优点 | 缺点 |
CRT | 电子枪射出阴极射线束,电子束射到真空管前屏幕表面的内侧时,屏幕内侧的发光涂料受到电子束的击打而发光产生图像。 | 最早的显示技术 | 体型大、尺寸受限、耗能高、工艺复杂 |
LCD (CCFL) | 高电压将汞蒸气电离得到紫外线、激发荧光材料才能实现发光,再由一层液晶结构调控光源出光量,再经其它结构才能转换为图像。 | 具有色彩还原性好、寿命长、成本较低,能够实现动态分区 | 能耗较高、屏幕较厚、容易产生汞污染 |
LCD (LED) | 成像原理与 LCD 相似,但背光光源是LED 灯。 | 液晶显示的主流方案,尺寸小、耐震耐压、可靠性高、反应速度快、应用灵活 | 侧入式背光无法实现动态分区致使其对比度相对较低 |
LCD(Mini LED) | 尺寸在 50~200μm 的 LED 芯片,是传统LED(>>300μm)的五分之一左右。更小的 Mini LED,可以被更多地集成在同样面积的屏幕上,结合 Local Dimming 动态调光技术,实现精细的分区背光。 | 相比 LCD 显示屏更高的亮度、对比度、色彩还原度。 | 成本相比其他 LCD 背光方案更高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正在发生的显示技术升级是 Mini LED 和 OLED,目前 Mini LED 在降本普及的道路上领先 OLED 电视。Mini LED 和 OLED 都是彩电升级的显示方案,Mini LED 显示技术更加成熟,OLED 电视目前仍要解决烧屏等问题。2024 年全年 MiniLED 中国销量 556 万台,占整体中国彩电市场的 18.0%。
数据来源:OFWEEK,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在2025年的CES展会上,国产厂商将高端化战略重点放到了 Mini LED 上。海信推出了全球最大的 116 寸 RGB 三色 MiniLED 电视、TCL 推出 QM6K、QM7K、X11K 等一系列的 QD-Mini LED 产品。QD-Mini LED 涉及 Mini LED 和量子点两种技术的应用,生产工艺复杂,产品价格也较高,相较普通 LCD 电视以及 QLED 电视更为高端。凭借 MiniLED 的优势,中国黑电品牌商在高端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根据海信视像公众号,2024 年海信系电视在 100 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市场出货量在全球市场份额为 47%,蝉联全球第一。
2025CES国产品牌聚焦大屏 MiniLED,韩系品牌押注 OLED
品牌 |
新品及参数特点 |
海信 |
116UX,全球首款搭载 RGB 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的 116 英寸 RGB-Mini LED 电视。 |
136MX,海信旗下首款消费级 136 英寸 Micro LED 电视,峰值亮度高达 10000 尼特,帧率达到 120Hz,拥有超高动态对比度。 |
|
TCL |
QM6K 系列, 50 - 98 英寸,拥有 500+调光区,配备无眩光涂层,刷新率为 144Hz 的 Mini LED 电视。 |
QM7K,最大尺寸为 115 寸 的 Mini LED 电视。 |
|
X11K,QD-Mini LED 电视,既具备 Mini LED 高对比度、高亮度的特点,同时搭载 QLED 量子点技术,相比普通Mini LED 电视的色彩更加丰富。 |
|
三星 |
S95F、S90F 和 S85F 系列,最大尺寸均为 83 英寸,S95F 系列电视使用最新的 QD-OLED 面板,峰值亮度超过4000 尼特,165Hz 刷新率,其 83 英寸版本则采用 WOLED 面板。S90F 和 S85F 系列均采用 WOLED 面板。QN900F 和 QN990F,两款 8K 的 Neo QLED 电视,QN990F 的最大尺寸为 98 英寸,采用超薄设计以及三星无眩光技术。 |
Q90F,最大为 115 英寸,4K 分辨率的 Micro LED 电视。 |
|
The Frame 系列,采用 QLED 面板,The Frame Pro 搭载 Mini LED 背光 QLED 面板,该系列电视均配备 4K 分辨率面板。 |
|
LG |
M5,配备 144Hz OLED 面板和多种尺寸选择的智能电视,创新点是无线串流盒设计。 |
G5,支持 165Hz,峰值亮度改进,全屏亮度比 G4 高 40%,采用升级版 OLED 面板。 |
|
C5,亮度和色彩表现将比 C4 略有提升,采用 OLED 面板。 |
|
B5,48 - 83 寸,配备 120Hz 的 OLED 面板。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大屏化趋势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面板价格波动让彩电企业经营波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彩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国内彩电品牌一般可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海信、小米、创维、TCL,在国内市场具有市场份额优势,国际化亦处于领先地位;第二梯队主要是长虹、康佳、海尔;第三梯队是外资品牌:包括日韩的三星、LG、索尼、夏普、飞利浦等;第四梯队有乐视、华为等领衔的互联网品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竞争格局的改善来自大屏化的趋势带动品牌集中度的提升。大尺寸电视容易看出视角效果的差异、大尺寸电视概念更多,也更能体现出品牌力,比如海信主打 ULED、TCL 主打量子点 QLED。价值量较大的市场品牌集中化的逻辑比较清晰,没有很强技术升级和品牌营销能力的公司很难说服消费者从大品牌向小品牌切换。
随着中国品牌的快速崛起,三星和 LG 在 DSCC 口径下高端电视市场的双头垄断局面已被打破,三星是原本的市场领导者,但年初以来其高端电视出货量增长并不明显,随着产品力与品牌力的改善,国产彩电品牌全球提升份额确定性进一步提升,延续优于行业增长水平可期。从海内外市场表现看,互联网企业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并未充分吸引消费者,龙头更具品牌优势,内销更为受益;海外彩电的产品结构升级也主要由国产品牌依托 MiniLED、大屏 LCD 等高端产品带动,韩系龙头反而价位承压。
彩电行业最大的成本来自于面板,据估计约30%以上的成本来自于此环节。
面板价格的波动来源于供需关系的不平衡,而这种供需关系不平衡预计随着日韩产能清退而收窄。大额资本开支的特性使得生产线一旦投产后,面板的稼动率很难调低到生产成本之下。面板生产是稳定的,但是提货需求是波动的(提货会受到终端需求、海运费、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干扰),当面板产能处于爬坡期时,如果下游对面板提货的需求降低,那么将导致供需关系不平衡,面板厂就需要被迫降价被动去库存;反之,面板厂就会大幅提价。
当前黑电行业格局的变数在于,当上游面板成本波动减小,下游黑电品牌商以往无法“捉摸”的业绩波动风险得以减少,黑电品牌商可以通过产品迭代、结构升级,温和传导价格到下游,业绩可预见性提升。
在 Mini LED 领域,早在 2016 年,很多主流电视品牌还踌躇于下一代显示技术发展方向之时,TCL 就已准确洞察并坚定选择了 Mini LED 作为确定性的新技术演进方向。在技术方面,TCL 拥有全球最领先的 Mini LED 显示核心技术体系。拥有 12 大领域 48项核心技术控制点的 470 项专利,全面涵盖了包括发光芯片、模组架构、画质算法在内的各个关键领域。2024 年 12 月,TCL 以万象分区、量子点 Pro 2025、伏羲 AI 大模型等一系列突破性技术,完成 QD-Mini LED 技术升级,再次刷新 Mini LED 的技术天花板。
2024 年 TCL 共发布 7大系列新产品,包括 QD LED、MiniLED、巨幕 Micro LED,以及年末的重磅万象新品。TCL 3 月发布 X11H(QD-Mini LED)、Q9K、X11H Max(Micro LED 巨幕);4 月发布会发布三款 MiniLED 电视新品 Q10K、T7K、Q10K Pro;12 月发布了新款机型 T6L,是最新的万象全域光晕技术。
在产品自我迭代方面,根据对 2024 年天猫旗舰店各个主流黑电品牌上新梳理,TCL 含雷鸟渠道 2024 年渠道上新 62 款,三星仅上新 37 款,创新速度相较传统高端品牌三星明显更快。从价格带分布来看,TCL 38%的产品价格带分布在 3000-7000,而小米 56%的产品价格都在 0-2999 区间,品牌力也显著领先于互联网品牌。
代表性品牌产品价格带分布
品牌 | 最大价格带 | 该价格带比例 |
TCL | 0-2999 | 31% |
雷鸟 | 3000-4999 | 39% |
三星 | 10000以上 | 60% |
小米 | 0-2999 | 56% |
资料来源:淘宝
彩电行业发展风险:
面板价格反弹:面板价格占公司大尺寸显示业务营业成本比重较大,若面板价格大幅度回弹,将影响行业内公司的盈利水平。
全球经济下行:家电属于可选消费,若宏观经济周期下行,全球居民消费水平下降,则导致家电行业整体的需求低迷。
市场竞争加剧:彩电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若消费需求不及预期或新进入者参与市场竞争,都会导致行业竞争格局恶化。(YM)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