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建筑幕墙行业整体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提高 市场规模扩大且呈强者恒强趋势

一、行业相关定义

建筑幕墙指的是建筑物不承重的外墙围护,通常由面板(玻璃、金属板、石板、陶瓷板等)和后面的支承结构(铝横梁立柱、钢结构、玻璃肋等等)组成。

建筑幕墙是由支承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护围,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悬挂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结构框架与镶嵌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围护结构。

二、行业发展规模

1、市场规模

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遭受了一定的冲击。然而,房屋竣工面积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为91218.23万平方米。虽然比上年有所下降,但整体上仍然保持了稳定。建筑幕墙市场规模在近年来持续扩大,我国建筑幕墙行业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4312.1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135.7亿元左右,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给规模

我国建筑幕墙行业整体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不断提高,虽然行业集中度偏低,但在高端市场,尤其全国标志性、区域重点的幕墙工程大部分被国内幕墙头部企业承建。因此,尽管中国建筑幕墙市场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整个市场的企业数量却表现出稳定的减少趋势,2020年开始我国建筑幕墙行业装饰装修企业新增数量逐年降低,2024年为5867家。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企查查,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规模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建筑幕墙作为城市建筑外立面不可或缺的部分,其需求自然也水涨船高。2013 年以来,随着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2022 年达到 311979.84 亿元,比上年增长 6.45%。但增速较上年相比有所放缓,降低4.59 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2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90499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39696万平方米,下降7.3%。房屋新开工面积120587万平方米,下降39.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88135万平方米,下降39.8%。房屋竣工面积86222万平方米,下降15.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行业细分市场情况

1、商业建筑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建筑幕墙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消费升级,商业建筑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商业建筑不仅需要满足人们对于购物、娱乐等需求,还需要具备高品质的建筑幕墙来提升其品牌形象和用户体验。因此,商业建筑幕墙行业的市场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在“十四五”期间,建筑装饰行业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核心,不断优化行业产业结构,着力推动企业经营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大力推动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的创新研发和应用。在这个背景下,商业建筑的建筑幕墙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2024年,商业建筑的建筑幕墙市场规模约为3261.17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包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室等),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酒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以及交通运输类建筑(如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等)。在新基建的背景下,公共建筑幕墙的发展也受到了广泛关注。2024年公共建筑的建筑幕墙市场规模约为1109.31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住宅

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住宅品质的追求,住宅建筑幕墙市场也在不断扩大。近年,国内房地产市场下行波动可能会对建筑幕墙市场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受到新冠疫情、国内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影响,房地产市场波动较大,房屋竣工面积出现了下降,与一些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资金压力和政策调整有关。2024年,住宅建筑幕墙市场规模约为765.22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竞争情况

近年来,建筑幕墙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全国标志性、区域重点的幕墙工程大部分被幕墙头部企业承包,头部企业面临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根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幕墙工程分会关于我国建筑幕墙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我国建筑幕墙行业企业主要分为三大阵营: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第一阵营包括数家收入规模数十亿,在全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有着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这一阵营以江河集团、浙江中南、深圳方大为代表,这类企业有着较大的规模、完备的技术、规范的管理以及深厚的人才储备;

第二阵营以大型建筑或装饰企业的幕墙子公司为主;

第三阵营以区域市场、细分领域的中小企业以及经营小型工程的企业为主,该等企业市场敏感度强、市场反应快,灵活变通,具备一定竞争能力。

目前,国内建筑幕墙企业的发展出现分化,行业加快融合与集中,呈现出强者恒强的趋势,头部公司包括江河、方大、亚厦、金螳螂、柯利达等。幕墙行业的集中度提升,带来了行业创新力与竞争力的双重提高,但国内建筑幕墙行业的企业数量较多,导致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市场集中度偏低,上述五个企业行业CR55%左右,且连续多年保持这样的状态,部分企业甚至存在ST和退市风险这就使得企业市占率只会进一步降低,这些表明行业处于明显的竞争型格局。(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废旧家具产生量、处理量持续增长 智能化与产业链整合为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废旧家具产生量、处理量持续增长 智能化与产业链整合为行业发展趋势

二手出售是废旧家具行业相对高价的环节,通过对一些外观良好,更有价值的废旧家具的出售,从而赚取回收差价,是废旧家具的传统主流模式,这样也能更大化的发挥废旧家具的附加值。2024年,废旧家具行业二手出售市场规模约为54.64亿元。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建筑幕墙行业整体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提高 市场规模扩大且呈强者恒强趋势

我国建筑幕墙行业整体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提高 市场规模扩大且呈强者恒强趋势

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遭受了一定的冲击。然而,房屋竣工面积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为91218.23万平方米。虽然比上年有所下降,但整体上仍然保持了稳定。建筑幕墙市场规模在近年来持续扩大,我国建筑幕墙行业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4312.1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135.7亿元左右

2025年04月17日
物联网、5G、云计算和AI成我国楼宇智能化热点  预计2026年市场将达万亿级

物联网、5G、云计算和AI成我国楼宇智能化热点 预计2026年市场将达万亿级

2019-2023年我国楼宇智能化市场规模由5870亿元左右增长至8615.31亿元。楼宇智能化在低碳、节能方面优势突出,随着“双碳”的推进,预计我国楼宇智能化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到2026年有望达万亿级。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智慧园区市场建设需求增长 国内外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且合作趋势明显

我国智慧园区市场建设需求增长 国内外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且合作趋势明显

国家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和战略部署,为智慧园区的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优化了发展环境,推动了园区智慧化升级改造。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应用,智慧园区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了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

2025年01月22日
我国木片行业供需及竞争分析:市场供不应求 中小企业占据绝大部分份额

我国木片行业供需及竞争分析:市场供不应求 中小企业占据绝大部分份额

中国的木片厂主要分布在湖南、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2022年国内规模以上木片加工企业597家,2024年上半年国内规模以上木片加工企业估算约为731家,全国木片加工厂数量预计已超1000家,且国内木片加工工厂数量将持续上升。

2024年11月15日
我国楼宇智能化行业:到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元级

我国楼宇智能化行业:到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元级

2019-2023年我国楼宇智能化市场规模由5870亿元左右增长至8615.31亿元。楼宇智能化在低碳、节能方面优势突出,随着“双碳”的推进,预计我国楼宇智能化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到2026年有望达万亿级。

2024年11月01日
我国智慧建筑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化特点

我国智慧建筑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化特点

近年来,中国智慧建筑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19年我国智慧建筑行业市场规模为4256.92亿元,2023年增长至5962.6亿元。

2024年10月16日
我国智慧城市行业现状分析: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形成 市场规模稳增

我国智慧城市行业现状分析: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形成 市场规模稳增

中国已经将智慧城市写入国家战略,并投入大量资金。早在2012年12月我国便开始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工作;在2013年1月我国住建部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同年8月国内试点智慧城市数量已达193个;2015年4月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300个;到2016年国家更是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并在此后开展对新型智慧城市自评估的

2024年09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