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自动驾驶竞争升级带动激光雷达需求爆发

机械式激光雷达占据主流,固态激光雷达将快速渗透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竞争策略与发展动向研究》显示,激光雷达是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的简称,它是用激光器作为发射光源,采用光电探测器技术手段的主动遥感设备,是激光技术与现代光电探测技术结合的先进探测方式,由发射系统、接收系统、信息处理等部分组成。

激光雷达工作原理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位置、速度等特征量,探测信号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获取目标的有关信息,从而完成对特定目标的探测,跟踪和识别。

激光雷达产品分类

分类 技术特点 优缺点
机械旋转式 机械旋转式Lidar的发射和接收模块存在宏观意上的转动,在竖直方向上排布多组激光线束,发射模块以一定频率发射激光线,通过不断旋转发射头实现动态扫描 优点:技术成熟,扫描速度快,360度扫描缺点:可量产性差,光路调试、装配复杂,生产效率低
半固态式(MEMS) 收发单元不再进行机械运动,采用高速震动的二维振镜实现对空间一定范围的扫描测量 优点:减少激光雷达的尺寸,提高了稳定性,降低了成本缺点:抗冲击可靠性存疑
固态式(Flash) 不再包含任何机械运动部件,非扫描式,发射面阵光,以二维或三维图像为重点输出内容 优点:快速记录整个场景,避免了扫描过程中目标或Liar自身运动带来的误差缺点:探测距离近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未来固态激光雷达会代替现有的机械式激光雷达,因为固态激光雷达可以很好的解决机械式激光雷达面临的物料成本高+量产成本高的问题。固态激光雷达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例如电机、轴承等可动机械结构带来磨损,同时也消除了光电器件因为机械旋转可能造成故障,其与生俱来的特性使得雷达内部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使整体散热及稳定性相比于机械式激光雷达有质的飞跃。

2021年,我国激光雷达企业共发生66起融资事件,数量与金额均刷新了历年纪录。2021年我国激光雷达领域融资总额超过56亿元。

2021年,我国激光雷达企业共发生66起融资事件,数量与金额均刷新了历年纪录。2021年我国激光雷达领域融资总额超过56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激光雷达主要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工业、无人机、机器人和3D绘图领域

激光雷达行业上游主要有发射器、接收器、扫描器和信息处理四个模块。发射器模块包括分束器,扩散片,准直镜和激光器;接收器模块包括分束器,滤光片,透镜和光电探测器;扫描器模块包括微振镜,扫描镜和电机;信息处理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器,FPGA和放大器。行业下游主要有测绘和导航两个模块,测绘包括高精度地图,地形勘测和自然勘测,导航模块包括ADAS,无人机和机器人。

激光雷达行业上游主要有发射器、接收器、扫描器和信息处理四个模块。发射器模块包括分束器,扩散片,准直镜和激光器;接收器模块包括分束器,滤光片,透镜和光电探测器;扫描器模块包括微振镜,扫描镜和电机;信息处理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器,FPGA和放大器。行业下游主要有测绘和导航两个模块,测绘包括高精度地图,地形勘测和自然勘测,导航模块包括ADAS,无人机和机器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激光雷达市场规模较大且处于快速发展期,激光雷达主要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工业、无人机、机器人和3D绘图等终端市场中。

激光雷达在智能汽车上的应用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目前大多数自动驾驶车企已能够基本实现 L2 级自动驾驶,并开始推出初步具备 L3 功能的车型。由 L2 到 L3 级是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自动驾驶汽车可以进行无人驾驶操作,相应对环境感知提出了更高要求,激光雷达将发挥关键作用。在汽车的L3级中,激光雷达的搭载数量要求为1个;在L4/L5级中,激光雷达的搭载数量要求分别为2-3个和不少于4个。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细分占比最大,占比60%;工业激光雷达占比24%。

激光雷达在智能汽车上的应用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目前大多数自动驾驶车企已能够基本实现 L2 级自动驾驶,并开始推出初步具备 L3 功能的车型。由 L2 到 L3 级是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自动驾驶汽车可以进行无人驾驶操作,相应对环境感知提出了更高要求,激光雷达将发挥关键作用。在汽车的L3级中,激光雷达的搭载数量要求为1个;在L4/L5级中,激光雷达的搭载数量要求分别为2-3个和不少于4个。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细分占比最大,占比60%;工业激光雷达占比24%。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海外厂商占据优势,国内企业快速崛起

目前激光雷达市场有超过70家企业。激光雷达也从自动驾驶市场向ADAS市场渗透。国内具备生产激光雷达的企业主要是速腾聚创、一径科技、禾赛科技、镭神智能、Livox等企业。其中速腾聚创推出OPA路线产品,Livox推出采用棱镜技术的产品,其余均采用MEMS路线。

国内激光雷达行业整体的市场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激光雷达行业整体份额的提高。从企业竞争力来看,目前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在激光雷达行业的竞争力较大;华为、大疆等老牌制造业厂商也开始拓展激光雷达业务,竞争力紧随其后。北醒光子、探维科技、北科天绘、万集科技激光雷达主营业务占比较小,竞争力较弱。

国内激光雷达行业整体的市场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激光雷达行业整体份额的提高。从企业竞争力来看,目前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在激光雷达行业的竞争力较大;华为、大疆等老牌制造业厂商也开始拓展激光雷达业务,竞争力紧随其后。北醒光子、探维科技、北科天绘、万集科技激光雷达主营业务占比较小,竞争力较弱。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cyy)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二手车行业市场高度分散 细分市场来看新能源二手汽车占比约5%

我国二手车行业市场高度分散 细分市场来看新能源二手汽车占比约5%

从区域分布来看,截至2025年1月,山东、河南、广东的二手车经营企业最多,数量存续/在业的分别有6.5万家、5.1万家和4.9万家;其次是湖南、江苏、山西、浙江、安徽、河北,企业分别有3.5万家、3.4万家、2.9万家、2.6万家、2.5万家以及2.2万家。

2025年03月18日
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对比:部分企业拓展境外市场 长城汽车净利润大幅增长

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对比:部分企业拓展境外市场 长城汽车净利润大幅增长

区域分布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布广泛,其中安徽省拥有4家上市公司,北京市和广东省均为3家,重庆市2家,吉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湖北省、福建省、海南省、江西省、河南省均为1家。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国产企业多布局于中低端市场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国产企业多布局于中低端市场

汽车芯片是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汽车行业市场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到2023年我国汽车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从739.2亿元增长到了850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为905.4亿元,同比增长6.5%。

2025年02月08日
【产业链】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汽车消费市场,包括汽车生产和汽车销售,汽车生产通常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汽车销售包括经销商、整车厂、分销中心、区域代理等;中游为汽车后市场,包括汽车租赁、汽车用品、汽车养护与维修、汽车金融、报废汽车回收和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下游主要为消费者,即车主。

2025年02月08日
我国汽车智能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数量遥遥领先 中高端车型渗透率更高

我国汽车智能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数量遥遥领先 中高端车型渗透率更高

从细分市场占比来看,2023年中国汽车智能视觉市场由车前大灯、车尾灯、内饰灯组成。三者市场规模分别为534亿元、249亿元和105亿元,市场占比分别为60.1%、28.1%、11.8%。

2025年01月10日
我国重卡行业集中度较高 市场形成多寡头垄断格局 其中中国重汽销量最高

我国重卡行业集中度较高 市场形成多寡头垄断格局 其中中国重汽销量最高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重卡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中国重汽,销量在20万辆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中国一汽、陕汽集团、东风公司,销量在10万辆到20万辆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福田汽车、大运汽车、江淮汽车、徐工汽车、北奔重汽、上汽红岩等,销量在10万辆以下。

2024年11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