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可降解塑料行业产业链代表企业优势分析

可降解塑料是指一类其制品的各项性能可满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内性能不变,而使用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因此,也被称为可环境降解塑料。

现有多种新型塑料:光降解型塑料、生物降解型塑料、光/氧化/生物全面降解性塑料、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热塑性淀粉树脂降解塑料。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可降解塑料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在产业链方面,可降解塑料行业上游主要为PLA(聚乳酸)、PHA(聚羟基烷酸酯)、PGA、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CL(聚己内酯)等基础材料,下游主要为包装、农业、3D打印、现代医药等,其产业发展与下游的汽车产业紧密相关。

在产业链方面,可降解塑料行业上游主要为PLA(聚乳酸)、PHA(聚羟基烷酸酯)、PGA、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CL(聚己内酯)等基础材料,下游主要为包装、农业、3D打印、现代医药等,其产业发展与下游的汽车产业紧密相关。

产业链上游龙头企业

在可降解塑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有PLA(聚乳酸)、PHA(聚羟基烷酸酯)、PGA、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CL(聚己内酯)等,其中PLA(聚乳酸)行业代表企业有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行业代表企业有彤程新材等。

我国产业链上游龙头企业介绍

公司名称 经营范围 企业优势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生物技术,天然植物提取及制剂开发 海正药业是中国领先的原料药生产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之一,多次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
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药物研究及产品开发,包装材料、饲料添加剂生产、销售,食用农产品收购 属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现有53条通过GMP认证的生产线,产品涉及五大领域,涵盖7大类、10余个剂型、300多个品种,拥有多个一、二类新药品种和多项产品自主知识产权,连锁药房全省近500家。
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乳酸及乳酸盐类的生产与销售 公司设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乳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已经投资建设了年产1万吨丙交酯联产聚乳酸工程项目。
彤程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材料、电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 全球领先的新材料综合服务商,是目前唯一获得巴斯夫PBAT专利技术授权的中国公司,目前已申请降解塑料专利6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中游龙头企业

在可降解塑料行业产业链中游产品主要包括餐具、薄膜、膜纸、快递袋、服装、塑料胶带、3D打印材料等。其中可降解塑料行业代表企业有金发科技、国立科技、华信新材等,3D打印材料行业代表企业有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联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产业链中游龙头企业介绍

品牌名称 公司名称 简介
金发科技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发科技是亚洲唯一完整掌握聚合、改性及终端应用核心技术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生物降解薄膜类原料销量全球前三、亚洲第一
国立科技 广东国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家集高分子新材料及其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华信新材 江苏华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品体系,能够生产PVC、PETG、ABS、PHA等四大系列20多种智能卡基材产品及生物环保新材料。国家“金卡工程”配套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全套材料生产企业,我国智能卡基材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铂力特 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自主研发十余个型号的增材制造装备。BLT-S500在全球实现单向1500mm级大尺寸SLM 3D打印,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BLT-S600型号设备突破了四光束联动扫描与拼接等关键技术 ,成形尺寸、成形精度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联泰 上海联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是国内较早参与3D打印技术应实践的企业,拥有国内光固化3D打印技术较大的市场份额和用户群体,在I业端3D打印的应用领域具有较大的品牌知名度及行业影响力。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下游龙头企业

可降解材料行业与下游产业包装行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包装行业代表企业有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粮包装控股有限公司等。

产业链下游龙头企业介绍

公司名称 经营范围 简介
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产品/电子功能材料模切产品及创意健康纸家具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公司是包装行业中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之一。公司包装一体化整体服务能力已位居全国第一位,成为中国绿色环保行业的领导者。
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包装印刷新材料及其它新型材料 紫江企业构建了以包装业务为核心,快速消费品商贸业务、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和创投业务为辅的产业布局,管控企业100余家。
中粮包装控股有限公司 食品、饮料及日化产品等消费品所使用包装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提供包括高科技包装设计、印刷、物流及全方位客户服务等在内的综合包装解决方案。作为中国金属包装龙头企业,本集团致力于成为中国综合消费品包装领导者。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ZX)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企业集群聚集发展空间较大 多数企业主要深耕国内市场

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企业集群聚集发展空间较大 多数企业主要深耕国内市场

区域集中度来看,目前行业区域集中度较低,企业集群聚集发展空间较大。截至2024年10月,全国共有存续、在业生物肥料产业相关企业超7万家,其中山东省生物肥料企业数量最多,超1万家。生物肥料区域集中度CR3为23%;CR5为33%。

2024年11月15日
我国生物发酵行业集中度较低 企业格局分散 且多数企业国内外市场均布局

我国生物发酵行业集中度较低 企业格局分散 且多数企业国内外市场均布局

市场份额来看,2023年,在中国生物发酵市场中,梅花生物凭借10%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其次,安琪酵母和新和成市场份额分别为6%和5%,位列第二、第三,三者远高于其他公司。

2024年11月08日
我国钛白粉行业:金红石型为主要产品 龙佰集团处于市场第一梯队

我国钛白粉行业:金红石型为主要产品 龙佰集团处于市场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来看,位于我国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龙佰集团,营业收入在200亿元以上;其次为中核钛白、钒钛股份等,营业收入在30亿元到200亿元;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金浦钛业、安纳达、惠云钛业,营业收入在30亿元以下。

2024年11月04日
我国聚氨酯行业竞争现状:市场集中度较低 万华化学营收规模领先

我国聚氨酯行业竞争现状:市场集中度较低 万华化学营收规模领先

从行业竞争来看,我国聚氨酯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万华化学,营业收入在10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度的企业为华峰化学,营业收入在100亿元到100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新乡化纤、回天新材、泰和新材、汇得科技、康达新材、高盟新材等,营业收入均在100亿元以下。

2024年10月28日
我国橡胶助剂行业集中度较高 上市企业中阳谷华泰业务占比高且产销优势明显

我国橡胶助剂行业集中度较高 上市企业中阳谷华泰业务占比高且产销优势明显

橡胶助剂是指在橡胶生产中添加的一种化学物质,它能够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机械性能、耐热性、耐寒性等特性,提高橡胶制品的品质。营收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橡胶助剂行业营收规模呈先降后升趋势。2023年中国橡胶助剂行业营收规模为313亿元,同比小幅下降0.35%;到2024年上半年,橡胶助剂行业销售收入为143.

2024年10月25日
我国合成橡胶行业: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为产量占比最高种类 参与企业主要有三大类

我国合成橡胶行业: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为产量占比最高种类 参与企业主要有三大类

合成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在汽车、建筑等多个领域均有应用。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合成橡胶产量为持续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合成橡胶产量为909.7万吨,同比增长10.49%;2024年1-8月我国合成橡胶为667.9万吨,同比增长0.5%。

2024年10月24日
我国顺丁橡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整体呈现两强格局

我国顺丁橡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整体呈现两强格局

从下游应用占比来看,我国顺丁橡胶下游应用占比最高的为轮胎行业,占比达到了69%;其次为胶管胶带,应用占比为12%;第三为胶鞋,应用占比为9%。

2024年10月18日
我国苯乙烯行业:产能及产量逐年增长 华东地区产能占比最高

我国苯乙烯行业:产能及产量逐年增长 华东地区产能占比最高

具体从企业产能来看,我国苯乙烯行业产能占比最高的企业为荣盛石化,占比为11%;其次为中海壳牌,产能占比为9%;第三为上海赛科,产能占比为5%。整体来看,我国苯乙烯行业集中度较低,CR7产能占比只有39%。

2024年10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