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2年上半年我国数字化营销行业领先企业天地在线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根据北京全时天地在线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16.623亿元,按产品分类,数字化营销服务收入占比为98.61%,约为16.4亿元;按地区分类,华东地区收入占比为33.59%,约为5.586亿元。

 

2022年上半年北京全时天地在线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业绩情况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

16.61亿

99.92%

16.10亿

99.91%

5099万

100.04%

3.07%

其他

136.4万

0.08%

138.4万

0.09%

-2.074万

-0.04%

-1.52%

按产品分类

数字化营销服务

16.40亿

98.61%

15.96亿

100.00%

4420万

100.00%

2.70%

数智化综合服务

2172万

1.31%

--

--

--

--

--

其他

136.4万

0.08%

--

--

--

--

--

按地区分类

华东地区

5.586亿

33.59%

5.536亿

34.35%

493.1万

9.68%

0.88%

华北地区

5.194亿

31.24%

4.745亿

29.44%

4493万

88.14%

8.65%

华南地区

3.663亿

22.03%

3.654亿

22.67%

95.34万

1.87%

0.26%

其他地区

2.185亿

13.14%

2.184亿

13.55%

15.76万

0.31%

0.07%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北京全时天地在线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约40.61亿元,按产品分类,互联网综合营销服务收入占比为99.02%,约为40.21亿元;按地区分类,华北地区收入占比为41.31%,约为16.78亿元。

 

2021年北京全时天地在线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业绩情况

2021-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

40.56亿

99.88%

38.69亿

99.89%

1.867亿

99.61%

4.60%

其他

496.8万

0.12%

422.9万

0.11%

73.99万

0.39%

14.89%

按产品分类

互联网综合营销服务

40.21亿

99.02%

38.13亿

99.21%

2.084亿

95.66%

5.18%

企业级SaaS营销服务

2659万

0.65%

1628万

0.42%

1032万

4.74%

38.79%

其他

1318万

0.32%

1404万

0.37%

-86.12万

-0.40%

-6.53%

按地区分类

华北地区

16.78亿

41.31%

15.39亿

43.93%

1.390亿

79.20%

8.28%

华东地区

13.17亿

32.44%

12.96亿

36.99%

2186万

12.46%

1.66%

华南地区

6.831亿

16.82%

6.684亿

19.08%

1464万

8.34%

2.14%

其他地区

3.826亿

9.42%

--

--

--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SS)

 

、市场竞争优势

综合化服务优势

公司是国内最早专注于互联网领域的营销服务提供商之一,公司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契合自身的一站式、多元化的互联网营销解决方案,经过多年发展与积累,公司已由单一的互联网产品代理商发展成为互联网综合营销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互联网综合营销服务及企业级SaaS营销服务。此外,公司通过构建营销服务网络来全面提升公司客户服务能力和会员客户的消费体验,从而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品牌效应,推动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天津、广东、安徽、河北、山东、四川、陕西、山西等地成立分、子公司,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服务网。

 

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凭借专业的互联网营销行业经验,赢得了广大企业客户的信赖和认可,并与之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积累数万家活跃客户资源,不仅为公司带来持续稳定的营收,也为公司提供了第一手的行业营销数据,进一步提升公司向客户提供数据分析、精准投放等增值营销服务的能力。此外,公司与客户在长期、深入地合作中,充分理解客户的营销需求、发展战略、品牌战略、管理策略等信息为客户制定既符合客户自身定位又符合互联网特性的营销方案,双方之间能够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与公司合作的知名品牌或客户主要包括百度在线、51Talk、小咖秀、漫灵游戏、火星时代等,提高了公司品牌知名度,奠定公司的行业地位。

 

互联网媒体资源优势

公司凭借十余年互联网行业的营销经验、专业优势与优质的客户资源和品牌地位,赢得了国内主流互联网媒体的信任,公司与腾讯、360、爱奇艺、今日头条、搜狐、网易有道等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互联网媒体渠道资源。近年来,天地在线荣获了360搜索2017年度最具实力伙伴奖和2018年度金牌搜索团队及2018年业绩长虹奖;荣获了腾讯社交广告项目2017年度、2018年度最佳服务商,2019年度最佳合作伙伴;荣获了爱奇艺广告项目2017年最佳客服团队及2018年度最佳产品贡献奖,在业内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认可。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数字营销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2-2029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需求的增多,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5864亿元,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区域为北美洲,占比为53.8%;其次为欧洲,占比为20.5%;第三是亚洲,占比为19.0%。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光模块、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等;中游为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流通、生态保障等环节;下游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

2025年03月13日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教育行业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