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2年我国建筑工业彩涂铝、食品包装铝材行业领先企业丽岛新材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根据江苏丽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16.025亿元,建筑工业彩涂铝收入占比44.38%,约为7.112亿元;按地区分类,境内收入占比为82.76%,约为13.26亿元。

 

2022年江苏丽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业绩情况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铝材加工行业

15.27亿

95.29%

13.36亿

94.79%

1.914亿

98.93%

12.53%

其他(补充)

7552万

4.71%

7344万

5.21%

207.9万

1.07%

2.75%

按产品分类

建筑工业彩涂铝

7.112亿

44.38%

6.097亿

43.26%

1.016亿

52.50%

14.28%

食品包装铝材

5.239亿

32.69%

4.672亿

33.15%

5676万

29.34%

10.83%

精整切割铝材

2.330亿

14.54%

2.194亿

15.56%

1366万

7.06%

5.86%

其他(补充)

7552万

4.71%

7344万

5.21%

207.9万

1.07%

2.75%

来料加工

5907万

3.69%

3968万

2.82%

1939万

10.02%

32.83%

按地区分类

境内

13.26亿

82.76%

11.75亿

83.39%

1.512亿

78.18%

11.40%

境外

2.009亿

12.53%

1.607亿

11.40%

4014万

20.75%

19.98%

其他(补充)

7552万

4.71%

7344万

5.21%

207.9万

1.07%

2.7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江苏丽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约17.447亿元,按产品分类,建筑工业彩铝收入占比为50.63%,约为8.833亿元;按地区分类,境内收入占比为78.49%,约为13.69亿元。

 

2021年江苏丽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业绩情况

2021-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铝材加工行业

15.91亿

91.19%

13.54亿

90.23%

2.372亿

97.08%

14.91%

其他(补充)

1.537亿

8.81%

1.466亿

9.77%

712.4万

2.92%

4.63%

按产品分类

建筑工业彩铝

8.833亿

50.63%

7.386亿

49.23%

1.447亿

59.21%

16.38%

精整

3.372亿

19.33%

3.037亿

20.24%

3351万

13.71%

9.94%

食品包装铝材

3.334亿

19.11%

2.869亿

19.12%

4652万

19.04%

13.95%

其他(补充)

1.537亿

8.81%

1.466亿

9.77%

712.4万

2.92%

4.63%

来料加工

3697万

2.12%

2444万

1.63%

1252万

5.13%

33.88%

按地区分类

境内

13.69亿

78.49%

11.76亿

78.38%

1.935亿

79.19%

14.13%

境外

2.215亿

12.69%

1.777亿

11.85%

4374万

17.90%

19.75%

其他(补充)

1.537亿

8.81%

1.466亿

9.77%

712.4万

2.92%

4.63%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SS)

 

、市场竞争优势

规模优势

彩色涂层铝材行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从行业产业链来看,一方面,在上游采购环节,为了能够及时满足下游客户订单需求,企业需要预先囤积一部分铝材原材料以备库存,而铝材采购单价较高,从而造成在采购环节的资金需求较大;另一方面,在下游销售环节,由于彩色涂层铝材行业客户中建筑装饰材料公司占比较高,货款付款时间受建筑工程工期影响较大,因此账期大多超过一个月,货款资金回收周期较长。综上,彩涂铝行业对行业参与者的资金要求较高,而本公司在采购环节常备1-2个月左右的库存,从而以最短时间来响应客户的订单需求。此外,公司在保证安全及时收回货款的前提下,综合客户与公司的交易记录和资信情况设定了相适应的账期,从而与客户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

 

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一直秉承“弹性生产、高效沟通、快速反应、交货及时”的经营理念,坚持以优质产品服务优质客户,与主要客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彼此相互依托、共同成长,客户资源优势明显。目前,公司的主要客户均为各领域知名企业,其中在建筑领域,公司的客户包括世界知名建筑材料公司霍高文建筑、亨特道格拉斯建筑等;在食品领域,公司产品已被多家著名食品包装企业采用;在工业领域,公司的产品应用于多家车辆装饰企业及冷链企业。

 

技术优势

公司视技术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一直致力于功能型彩色涂层铝材领域内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作为国内较早从事彩色涂层铝材生产的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彩色涂层铝材生产技术,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生产线适应性改造技术、自动化彩色辊涂铝材生产线的工艺提高技术、涂料性能改进技术。生产线适应性改造技术是公司维持其核心竞争力和技术优势的关键技术,即公司根据其自身发展及客户需求,不断提升其生产线技术水平,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在彩涂铝整个生产工艺中,烘烤环节是最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了彩涂铝产品的表面颜色处理和品质。目前,公司“废气高温焚烧炉完全循环系统”系较为成熟的热风炉烘干系统,该设备系统是公司自创立以来通过不断对生产线及其热风炉烘干系统进行适应性升级改进而成,能有效控制生产线中的热量,实现热能的高效利用。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铝材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调研报告(2022-2029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铝加工行业: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其他省市 按产量看企业竞争呈三梯队

我国铝加工行业: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其他省市 按产量看企业竞争呈三梯队

我国铝加工行业参与企业众多,截至2025年3月28日我国铝加工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了751111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山东省、江苏省、广东省、江西省、湖南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86718家、54251家、50542家、40998家、38698家,占比分别为11.55%、7.22%、6.73%、5.46%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钢铁行业:市场可分为四个竞争梯队 其中宝钢股份处第一梯队

我国钢铁行业:市场可分为四个竞争梯队 其中宝钢股份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钢铁行业可分为四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度的企业为宝钢股份,营业收入在30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华菱钢铁、河钢股份、中信特钢、首钢股份、鞍钢股份、太钢不锈等,营业收入在1000亿元到2000亿元之间;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铝箔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 包装及容器铝箔为主要产品 其次为空调铝箔

我国铝箔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 包装及容器铝箔为主要产品 其次为空调铝箔

铝箔具有优良的特性,广泛用于食品、饮料、香烟、药品、照相底板、家庭日用品等领域,通常用作其包装材料。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铝箔产量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铝箔产量达到了510万吨,同比增长1.6%。

2025年03月05日
我国钣金加工行业:华亚智能相关业务占比超 97% 通润装备及东山精密主要布局国外市场

我国钣金加工行业:华亚智能相关业务占比超 97% 通润装备及东山精密主要布局国外市场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钣金加工行业产业链上游是金属材料和加工设备制造,中游是钣金加工;下游是家用电器、汽车、通信电子等钣金加工产品应用领域。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废钢行业集中度较低 且多数企业重点布局国内区域市场

我国废钢行业集中度较低 且多数企业重点布局国内区域市场

集中度来看,我国废钢行业市场CR3集中度仅8.75%,CR5为11.08%,CR10不足15%,我国废钢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2025年01月13日
我国钛材行业:化工和航空航天为主要消费领域 宝钛股份市场份额居首位

我国钛材行业:化工和航空航天为主要消费领域 宝钛股份市场份额居首位

消费结构占比来看,2023年我国钛材行业中化工和航空航天为主要消费领域,占比分别为49.8%和19.8%。其次为电力、医药、船舶、冶金、海洋工程等领域,用量占比较小,均未超过10%。

2024年1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