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2年我国勘测设计、工程项目运管行业领先企业深水规院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根据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9.317亿元,按产品分类,勘测设计收入占比47.05%,约为4.384亿元;按地区分类广东省内收入占比为77.22%,约为7.194亿元。

 

2022年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业绩情况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专业技术服务业

9.317亿

100.00%

6.673亿

100.00%

2.644亿

100.00%

28.38%

按产品分类

勘测设计

4.384亿

47.05%

2.930亿

43.91%

1.453亿

54.96%

33.15%

项目运管

2.975亿

31.93%

2.259亿

33.85%

7164万

27.09%

24.08%

规划咨询

1.250亿

13.42%

7578万

11.36%

4927万

18.63%

39.40%

其他(补充)

7081万

7.60%

7262万

10.88%

-181.2万

-0.69%

-2.56%

按地区分类

广东省内

7.194亿

77.22%

5.112亿

76.61%

2.082亿

78.73%

28.94%

广东省外

2.123亿

22.78%

1.560亿

23.39%

5624万

21.27%

26.49%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约9.348亿元,按产品分类,勘测设计收入占比为47.38%,约为4.429亿元,按地区分类广东省内收入占比为77.08,约为7.206亿元。

 

2021年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业绩情况

2021-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专业技术服务业

9.348亿

100.00%

6.079亿

100.00%

3.270亿

100.00%

34.98%

按产品分类

勘测设计

4.429亿

47.38%

2.704亿

44.48%

1.725亿

52.77%

38.95%

项目运管

2.509亿

26.84%

1.726亿

28.40%

7829万

23.95%

31.20%

规划咨询

1.663亿

17.79%

9292万

15.29%

7337万

22.44%

44.12%

其他(补充)

7466万

7.99%

7190万

11.83%

275.6万

0.84%

3.69%

按地区分类

广东省内

7.206亿

77.08%

4.764亿

78.37%

2.442亿

74.68%

33.89%

广东省外

2.143亿

22.92%

1.315亿

21.63%

8280万

25.32%

38.64%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SS)

 

、市场竞争优势

全过程服务优势

公司是国内较早开展水利水务一体化设计综合服务的企业,是广东省首批全过程咨询试点企业。公司拥有工程设计水利行业甲级、市政行业(给水排水)专业甲级、工程咨询(水利水电、市政公用工程)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甲级、工程测量测绘甲级等多项甲级资质,资质序列覆盖水利水电、市政给排水和风景园林、建筑等行业的多个领域,能够承担领域内的咨询、规划、勘察、测绘、设计、监测、项目管理、设施运营等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综合服务能力,能够为不同业主提供工程从论证到拆除的全过程工程技术和咨询服务。

 

技术优势

公司及下属水务科技子公司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长期注重研发投入,着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公司目前有1个广东省级工程中心、1个深圳市(副省)级重点公共创新技术平台,及1个博士后工作站。近8年来,公司承担水利部公益基金项目2项、国家水专项项目1项、深圳市(副省)技术攻关2项、科研项目80余项。公司在水利水务工程勘察测量设计、水污染防治和长距离引调水关键技术等方面具有成套技术和丰富经验,负责或参与勘测设计的东深供水改造、深圳东部水源工程等引调水工程是除南水北调工程外全国线路距离最长、技术难度最高、创新最多的引水工程之一,完成的沙井排涝泵站为当时亚洲最大的同类泵站,完成的福田河综合整治工程是国内城市河流治理的典范。

 

人力资源优势

以勘察设计为主的工程咨询行业属于技术、智力密集型行业,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公司高度注重人才培养,拥有一大批兼具水利、市政、生态、景观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目前人才年龄和专业结构合理,离退休包袱轻,截至2020年12月末,公司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367人、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2人、深圳市孔雀人才2人、罗湖区菁英人才4人,依托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研发团队的科研支撑,公司的优秀设计作品与高效技术服务得以保证。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勘测设计行业运营现状研究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2022-2029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一体式智能马桶行业市场仍较分散 其中九牧占线上销额销量最大份额

我国一体式智能马桶行业市场仍较分散 其中九牧占线上销额销量最大份额

从市场份额来看,2023年我国一体式智能马桶行业线上销售额市占率最高的依次是九牧(18.6%)、恒洁(10.1%)、箭牌(8.7%)、瑞尔特(5.6%)、陶尔品(4.3%)。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马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相关企业中欧派家居品牌及销售体系优势较突出

我国马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相关企业中欧派家居品牌及销售体系优势较突出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马桶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欧派家居,营业收入在80亿元;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箭牌家居、东鹏控股,营业收入在50亿元到80亿元;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瑞尔特、惠达卫浴、帝欧家居、海鸥住工等,营业收入在50亿元以下。

2025年03月01日
【产业链】我国家庭装饰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家庭装饰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家庭装饰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家庭装饰上游建材厂商主要有立邦、佳诺威、诺贝尔瓷砖、三棵树、万华生态等;家具厂商主要有欧派家居、曲美家居、居然之家、顾家家居等。中游家庭装修的企业有东易日盛、金螳螂、上海沪佳、名雕股份、亚厦股份和红蚂蚁等。下游参与者主要为房屋业主。

2025年02月24日
【产业链】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下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下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上游环节主要包括原材料、预制构件产品研发公司以及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公司等参与主体;中游环节的参与主体包括预制构件生产厂家、建筑施工公司等;下游主要是各类住宅、商业地产,以及公用事业建筑,如医院、学校等。

2025年01月24日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装配式混凝土为主要结构类型 下游商品住房领域需求最大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装配式混凝土为主要结构类型 下游商品住房领域需求最大

从装配式建筑项目类型结构看,2023年新开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比约30%,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占比约65%。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地质勘察行业区域集中度低 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为研究资金主要来源

我国地质勘察行业区域集中度低 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为研究资金主要来源

区域集中度来看,截至2024年9月,全国共有存续、在业地质勘察产业相关企业超30万家,其中陕西省地质勘察企业数量最多,超3万家。地质勘察区域集中度CR3为27%;CR5为39%。

2024年11月09日
我国防火门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产业链上、中游布局企业中小型企业较多

我国防火门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产业链上、中游布局企业中小型企业较多

市场排名来看,2023年防火门市场规模为864.1亿元,防火门行业市场分散,小型企业较多,排名第一的亚萨合莱市场规模为46.1亿元,市场份额仅占整体市场的5.3%,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场规模远超其他企业,第二是步阳,市场规模为19.4亿元,第三的是赛银将军,市场规模为13.5亿元。

2024年10月26日
我国洁净室行业:企业区域集中度较高 新纶新材、深桑达等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洁净室行业:企业区域集中度较高 新纶新材、深桑达等处于第一梯队

洁净室主要作用是控制产品质量和安全、过程控制、研发,应用在电子、航天、航空、机械等领域,而随着这些领域,对洁净室需求也不断增长,而这也带动我国洁净室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到2022年我国洁净室行业市场规模达到超2400亿元。

2024年09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