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上市企业主要有中国宝安、璞泰来、杉杉股份、胜华新材、国轩高科、贝特瑞等。其中,中国宝安企业作为广东省和深圳市重点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产业布局思路清晰,资本运作能力强,旗下拥有马应龙、贝特瑞等上市企业。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上市企业
公司名称 |
成立时间 |
上市时间 |
竞争优势 |
中国宝安 |
1990-10-08
|
1991-06-25
|
产业布局优势:在产业布局上,相关子行业属于国家产业战略的核心范围或扶持范围,特别是以新材料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有着一定的规模和产业基础,具备较大的行业发展潜力,已初步形成锂电池材料、新能源汽车部件、精密制造、军工行业产业链协同优势。 |
资本运营优势:在资本运营上,本集团高度重视资产证券化工作,已基本完成主导产业(子集团)运营平台的构建,形成专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的专业能力,具备产业链延伸及产业扩张的基础。目前除了本集团已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外,下属子公司马应龙为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下属子公司国际精密为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下属子公司贝特瑞也在 2021 年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另外还有友诚科技、大地和和绿金高新在新三板挂牌;通过资产证券化进一步拓宽了直接融资渠道,有效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快速发展。 |
|||
杉杉股份 |
1992-12-14
|
1996-01-30 |
锂电池材料—持续创新研发优势:全面构建产品技术壁垒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从事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研发、生产企业,拥有包括材料造粒、表面改性、球化、热处理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经过多年高质量研发投入和自主研发能力培育,公司形成了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在高精尖品研发、石墨化技术、原料开发及评价技术、工艺设备的开发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
优质客户优势:公司凭借在锂电池材料领域的长期积累,以及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服务,与全球主流锂电池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CATL、LGES、ATL、比亚迪、孚能、冠宇、亿纬锂能、欣旺达、SDI、力神、蜂巢等国内外主流的电芯企业。 |
|||
国轩高科 |
1995-01-23 |
2006-10-18 |
技术研发优势:专注技术驱动。公司始终以研发为导向,创新驱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核心技术研发提高产品品质并占领市场。2015年合肥国轩积极通过技术研发产业化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重点完成了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复合三元电池产业化、高电压高容量的富锂锰材料等科研项目研究,加大研发硬件平台建设,投资引入国外高科技设备建设电池及相关配套产品的系统测试实验室,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产业链整合优势:公司致力于打造新能源动力电池一体化的全产业链,通过投资入股、联合建厂等方式,与星源材质、北汽新能源等上下游客户密切合作,从材料到配套产品,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整合,积极联合国内外上下游企业一起有效控制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在生产管理、成本控制、质量一致性、市场推广等方面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 |
|||
供货能力优势:保质保量的供货能力是公司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之一。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动力锂电池业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经专注该领域近10年,产品质量优良、供货稳定一直获得市场广泛认可。截至2015年末公司已形成7.5亿AH产能,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大规模稳定供货能力的锂电池生产企业。 |
|||
胜华新材 |
2002-12-31
|
2015-05-29
|
多基地布局优势:公司目前东营基地30万吨电解液已经投产,武汉基地预计2023年将建设完成,同时规划了乐山电解液生产基地,三大基地协同布局,可高效辐射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华中等下游锂电池聚集区域,保证服务高效、便利,同时大幅降低物流费用。 |
多基地布局产业协同优势:公司不断向碳酸二甲酯系列产品产业链纵向延伸,形成了以碳酸二甲酯系列产品为主导的一体化生产体系,实现了上下游生产环节互为原料,减少了对外部原料依赖的同时,生产过程、成本控制、质量优化等拥有更强的自主性,实现产业链配套后,公司相关产品竞争力一直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
|||
贝特瑞 |
2000-08-07
|
2020-07-27 |
产业链布局优势:公司以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为核心,进行了完善的产业战略布局。在产品体系方面,公司已经形成了以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产品体系,覆盖了石墨负极材料、硅基等新型负极材料、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能够同时满足下游客户对正负极材料的匹配性需求。在产能布局方面,公司采用控股为主导、参股为辅的方式,建立覆盖了华南、华东等境内主要新能源产业集群区域的生产基地。 |
研发优势:公司于2010年设立的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配置了一流的研发设备和专业的研发团队,通过健全的研发管理与激励体系,形成了良好的研发机制,在以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领域取得了大量研发成果,赢得了国家与行业的认可。截止2021年底,公司拥有327项国内、国际专利权,主导及参与制定新能源、新材料相关的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15项和行业标准4项。 |
|||
璞泰来 |
2012-11-06
|
2017-11-03 |
技术与研发优势:公司多年来持续引进具备碳素材料专业理论知识的技术团队,软硬件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已具备迅速响应客户对不同应用场景、不同特性要求的产品研发能力;多年来,公司主要产品以高容量、高压实密度、低膨胀、长循环、快充等特性占据全球中高端数码和动力电池领域的主流地位。 |
一体化产业布局和业务协同优势:公司以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和设备为中心,在关键材料产业化上实现垂直整合,关键材料技术和工艺设备技术上有机地横向拓展。从成本和业务规模、材料技术领先性多方面布局,均衡有序发展,在负极材料、隔膜、设备等关键领域发挥业务协同优势。 |
根据公司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H1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营业收入最高的是中国宝安,营业收入为162.9亿元,从同比增速来看,杉杉股份和胜华新材均呈现下降趋势。
2022年-2023年H1我国硅基负极材料上市企业营业收入情况
公司名称 | 2022年营业收入(亿元) | 同比增长(%) | 2023年H1营业收入(亿元) | 同比增长(%) |
中国宝安 | 320.33 | 81.94 | 162.9 | 20.39 |
杉杉股份 | 217.02 | 4.84 | 94.68 | -12.11 |
胜华新材 | 83.16 | 17.86 | 28.58 | -16.59 |
国轩高科 | 230.52 | 122.59 | 152.39 | 76.42 |
贝特瑞 | 256.79 | 144.76 | 134.23 | 31.59 |
璞泰来 | 154.64 | 71.9 | 78.06 | 13.21 |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观研天下整理(WSS)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3-2030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