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维生素行业竞争现状:市场相对集中 多数产品被龙头企业所垄断

维生素 (Vitamin) 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维生素市场规模及其细分市场情况

维生素是维持人身体健康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大多数都是通过食物中获得。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愈发重视和技术的进步让维生素产品多样化,我国维生素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2年我国维生素市场规模从33.2亿美元增长到了39.2亿美元,连续五年稳定增长。

维生素是维持人身体健康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大多数都是通过食物中获得。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愈发重视和技术的进步让维生素产品多样化,我国维生素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2年我国维生素市场规模从33.2亿美元增长到了39.2亿美元,连续五年稳定增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维生素种类繁多,目前所知的维生素大概有几十种,其中最主要就是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E,市场占比为分别为13%、33%、21%和30%,而其他维生素市场相对较少,只有3%。

维生素种类繁多,目前所知的维生素大概有几十种,其中最主要就是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E,市场占比为分别为13%、33%、21%和30%,而其他维生素市场相对较少,只有3%。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我国维生素市场竞争现状

整体来看,由于维生素加工工序多,并且生产过程产的污染处理难度大,技术壁垒相对较高,因此市场比较集中,大多数产品都被龙头企业所垄断。从各企业市场占比来看,在2022年我国维生素市场占最高的是石药集团,市场占比为23.6%;其次是山东鲁维,占比为22.18%;第三的是新和成,占比为14.89%;而江山制药、山东天力、东北制药占比分别为8.66%、8.71和8.93%。

整体来看,由于维生素加工工序多,并且生产过程产的污染处理难度大,技术壁垒相对较高,因此市场比较集中,大多数产品都被龙头企业所垄断。从各企业市场占比来看,在2022年我国维生素市场占最高的是石药集团,市场占比为23.6%;其次是山东鲁维,占比为22.18%;第三的是新和成,占比为14.89%;而江山制药、山东天力、东北制药占比分别为8.66%、8.71和8.93%。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维生素行业相关企业情况

公司简称

成立时间

竞争优势

石药集团 (01093)

1992

研发优势:公司在全球拥有五大研发中心、2000余人的高端研发队伍。

产品优势:截止目前,集团已有7个产品专利授权国外企业,合同金额约40亿美元。

质量优势:石药依托国际化的质量体系,取得了13CEP证书和25DMF登记号,25个产品顺利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

山东鲁维

2007

研发优势:拥有院士工作站、淄博市国家重点人才专家工作站、淄博市工程实验室、淄博市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研发平台。

技术优势:公司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江南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进行深层合作,已获得69项国家授权专利。

新和成 (002001)

1999

设备优势:公司研究院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核心,设有生物医药实验室、超临界反应实验室、工程装备研究中心等实验室,配备600M带超低温探头核磁共振仪等世界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掌握了超临界反应,高真空精馏,高压加氢连续化,过氧化和连续结晶等国内外领先技术,被评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模范院士专家工作站。

客户优势:公司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在营养健康、日化护理、交通、环保、能源等领域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东北制药 (000597)

1993-06-10

业务优势:公司积累了多个全产业链产品(原料药+制剂+中间体),涉及10多个产品,20多个品规。

产品优势:多个产品先后通过了EDQMFDA、日本厚生省、BRCHALALKOSHER等国际高端认证。主导产品通过了美国、欧洲、日本、巴西、俄罗斯、波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注册和质量审计。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企业业绩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石药集团营业收入为238.65亿元,同比增长1.57%,归母净利润为44.95亿元,同比增长0.60%;新和成营业收入为110.12亿元,同比下降7.54%,归母净利润为21.01亿元,同比下降30.22%;东北制药营业收入为64.04亿元,同比下降2.52%,归母净利润为2.20亿元,同比增长71.52%。

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维生素行业相关上市企业营业收入

公司简称 营业收入 同比增长 归母净利润 同比增长
石药集团 (01093) 238.65亿元 1.57% 44.95亿元 0.60%
新和成 (002001) 110.12亿元 -7.54% 21.01亿元 -30.22%
东北制药 (000597) 64.04亿元 -2.52% 2.20亿元 71.52%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维生素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4-2031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医用直线加速器行业集中度较高 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我国医用直线加速器行业集中度较高 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在2023年我国医用直线加速器行业CR3、CR5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89.91%、96.63%。整体来看,我国医用直线加速器市场集中度高。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核医药行业企业集中度较高 中国同辐、东诚药业为市场两大巨头

我国核医药行业企业集中度较高 中国同辐、东诚药业为市场两大巨头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核医药头部企业为中国同辐、东诚药业、远大医药,这些在整个市场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位于行业第一梯队企业为恒瑞医药、东曜药业、昭衍新药等;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纽瑞特医疗、先通医药、智博高科等;位于行业第三梯队企业为法伯新天、晶核生物年等。

2025年04月07日
我国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攀升 天智航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

我国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攀升 天智航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

企业注册来看,2020-2024年我国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2024年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最高,达到4.40万家;2025年1-3月,我国已注册0.92万家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

2025年04月07日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产业园中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产业园中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

从省市企业注册量来看,截至2025年4月1日我国生物医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上海市;企业注册量为199788家、141483家、97227家、96259家、82280家;占比分别为13.27%、9.40%、6.46%、6.39%、5.47%。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AI医疗器械行业:区域差异化特征明显 企业主营产品主要集中于诊断

我国AI医疗器械行业:区域差异化特征明显 企业主营产品主要集中于诊断

产品结构来看,我国AI医疗器械企业主营产品类别覆盖诊断、治疗、监护、康复、中医等领域,主要集中于诊断与治疗两大方向,占比约66%。

2025年03月29日
眼镜镜片行业:按出厂售额蔡司、依视路占比较高 按零售量明月镜片和万新镜片占比较高

眼镜镜片行业:按出厂售额蔡司、依视路占比较高 按零售量明月镜片和万新镜片占比较高

从市场份额占比来看,按出厂销售额计算,2023年我国眼镜镜片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蔡司,占比为18%;其次为依视路,占比为明月镜片,占比为9%。

2025年03月14日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 国产三类体外诊断产品为主要产品 企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 国产三类体外诊断产品为主要产品 企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体外诊断可细分为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分子诊断、POCT、血液检测、微生物检测等,其中市场占比最高为免疫诊断,占比为38%;其次为生化诊断,占比为19%;第三是分子诊断,占比为15%。

2025年03月06日
我国基因编辑行业:邦耀生物及百奥赛图专利申请数量较多 诺唯赞营收领先

我国基因编辑行业:邦耀生物及百奥赛图专利申请数量较多 诺唯赞营收领先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行业竞争第一梯队的企业为诺唯赞,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南模生物、百奥赛图、药康生物等,营业收入在1亿元到1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其它企业,营业收入在1亿元以下。

2025年03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