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电子是指飞机上所有电子系统的总和,一个最基本的航空电子系统由通信、导航和显示管理等多个系统构成。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航空电子行业市场规模为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航空电子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15.4亿元,同比增长12.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市场结构来看,我国航空电子市场占比最高为光电系统,为15.77%;其次为飞行控制系统,占比为13.77%;第三为通信系统,占比为13.0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由于我国航空电子发展较晚,但在政策支持下我国航空电子企业不断发展,其中航空工业、中电科两家企业总市占率达3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企业来看,我国航空电子行业主要企业有航空工业、航空工业、航天科工、海特高新、中航沈飞、中航光电等。
我国航空电子行业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公司简称 |
成立时间 |
竞争优势 |
航空工业 |
2008年 |
规模优势:公司于2008年11 月6 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下辖100 余家成员单位,员工约40 万人。 |
业务优势:设有航空武器装备、军用运输类飞机、直升机、机载系统、通用航空、航空研究等专业。 |
||
中国电科 |
2002年 |
规模优势:中国电科拥有包括47家国家级研究院所、17家上市公司在内的700余家企事业单位;拥有员工20余万名,其中55%为研发人员;拥有4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 |
技术优势:拥有电子信息领域相对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在电子装备、网信体系、产业基础、网络安全等领域占据技术主导地位。 |
||
航天科工 |
1999年 |
人才优势:公司拥有包括10名两院院士、200余名国家级科技英才在内的一大批知名专家。 |
规模优势:总部位于北京,辖属24家二级单位,控股8家上市公司,全级次单位约500户,在职职工近15万人。 |
||
海特高新 |
1992年 |
设备优势:公司引进有ATEC5000、ATEC6000、AVTRON、TESTEK等系列国际先进自动检测设备,具有波音和空客等系列的大型客货机、通用飞机、公务机等各类机型的整机、航空部附件检测维修能力。 |
研发优势:公司自主研发的多型号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和直升机电动救援绞车,填补了国内空白,是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 |
||
中航沈飞 |
1996年 |
资质优势:公司是我国航空防务装备的整机供应商之一,自建国以来始终承担着我国重点航空防务装备的研制任务,与我国航空防务装备产业、国防事业共同成长,是我国国防主力航空防务装备的研制基地。 |
技术优势:拥有多项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多次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 |
||
中航光电 |
2002年 |
技术优势:自主研发各类连接产品500多个系列、35万多个品种,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国家和国防认可实验室。 |
质量优势:公司已通过GB/T19001和GJB9001C标准的军民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29490和GJB9158标准的军民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GJB546B国军标生产线认证、AS9100D国际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JB5000B军用软件研制能力二级评价等 |
||
中航机电 |
2000年 |
技术优势:公司一直在民用航空业务进行技术储备,参与国内民用飞机C919、蛟龙600、长江系列发动机、MA700等21种机型机载产品的研制工作,特别在民机预研及转包生产方面,公司与GE-AS、Parker、UTAS、Honeywell、GOODRICH、EATON、MOOG等多家世界航空机载设备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
资质优势:在行业标准制定方面,公司在军用航空电源、燃油、环控、液压、悬挂发射、飞行控制等专业领域通过军民机相关产品的研制,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专业技术体系,主编相关行业国家标准17项、国家军用标准39项及行业标准若干,作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也充分体现了企业的行业领导地位。 |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航空电子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