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产业一般指为预防、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产品和服务而形成的活动的集合。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应急产业的发展。《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应急产业规模显者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自主研发的重大应急装备投入使用。
《应急产业培育与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19年,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规模明显壮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加强和完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与能力。科学调整应急物资储备品类、规模和结构,提高快速调配和紧急运输能力。构建应急指挥信息和综合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加强极端条件应急救援通信保障能力建设。
我国应急产业相关政策
时间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14.11 | 《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 | 到2020年,应急产业规模显者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自主研发的重大应急装备投入使用。 |
2016.03 |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 |
2016.0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 | 改进政府治理方式,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改进社会治理手段,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加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和标本兼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全面提高抵御气象、水旱、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完善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应急体系。制定应急救援社会化有偿服务、物资装备征用补偿、救援人员人身安全保险和伤亡抚恤等政策。改革安全评审制度,健全多方参与、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化解和预警应急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监管执法,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 |
2017.07 | 《应急产业培育与发展行动计划》 | 力争到2019年,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规模明显壮大。 |
2017.07 | 《应急产业培育与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9年)》 | 力争到2019年,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规模明显壮大,培育10家左右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建设20个左右特色突出的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应急服务更加丰富,完成2o个以上典型领域应急产品和服务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建设30个左右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基地,基本建立与应对突发事件需要相匹配、与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相适应的应急产业体系。 |
2017.07 | 《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 | 到2020年,建成与有效应对公共安全风险挑战相匹配、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覆盖应急管理全过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应急管理基础能力持续提升,核心应急救援能力显著增强,综合应急保障能力全面加强,社会协同应对能力明显改善,涉外应急能力得到加强,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
2018.10 | 《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指南(试行)》 | 申报示范园区(含创建)应当具备一定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有特色鲜明的发展区域,示范园区(含创建〉内企业年销售收入须达到一定规模。其中,示范园区不低于100亿元(特殊类型地区不低于80亿元),创建单位不低于40亿元(特殊类型地区不低于30亿元)。 |
2019.11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本次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直接涉及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的条目共计81条,消防类落后产品与落后工艺应归于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产业。其中,鼓励类条目68条﹔淘汰类中落后工艺1条,落后产品17条 |
2021.0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加强和完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与能力。科学调整应急物资储备品类、规模和结构,提高快速调配和紧急运输能力。构建应急指挥信息和综合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加强极端条件应急救援通信保障能力建设。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政策支持下我国应急产业快速发展。从区域发展情况来看,国内应急产业园数量超过30个,其中长三角区域是我国安全和应急产业最为聚集的地区,珠三角区域发展势头强劲。
我国不同区域应急产业园发展情况
区域 | 简介 | 省/市/区 | 发展情况 |
环渤海地区 | 在技术开发转化、人力资源方面优势明显。 | 吉林省 | 在专用安全产品与部件、先进安全材料、应急救援装备制造等领域有着较强优势,在国内率先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14]3号)。 |
辽宁省 | 在危化品监测预警装备、安全防护防控设备和应急处置救援产品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体系。 | ||
北京市 | 以先进的安全应急科研能力,打造各类“北京创造”安全应急产品,在智慧城市监测预警产品、安全防护防控产品、应急救援成套化装备等领域优势较强,并出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5〕59号)。 | ||
河北省 | 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工程抢险装备和应急防护装备等领域特色显著。 | ||
山东省 | 通过培育装备制造企业,在特种应急救援装备、安全防护防控产品等领域强化了保障能力。 | ||
长三角地区 | 产业基础最为良好,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较高,是我国安全和应急产业最为聚集的地区。 | 江苏省 | 在高端个体防护装备、建筑安全装备、交通安全设备、危化品安全应急装备及安全服务等领域有着较为完善的产业链。2018年1月,工信部与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推进安全产业加快发展的共建合作协议》,还出台了《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苏政办发〔2018]99号),并且连续九年举办了安全产业协同创新推进会,为我国安全和应急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
浙江省 | 产业发展环境较好,在新型安全材料、高危场所监测预警产品、电气安全防护防控产品、高端应急救援装备、智慧安全云服务等方面有着较强优势。 | ||
上海市 | 公共应急安全生产管理任务繁重,以大数据、物联网等高科技技术为支撑的安全和应急产业体系正在形成,在应急智能机器人、北斗导航救援系统、城市公共安全应急预警物联网、应急救援装备等领域优势较大。 | ||
珠三角区域 | 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安全和应急产业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势头强劲。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珠三角区域在发挥有利区位和改革开放先行优势的同时,多措并举为创新型企业发展铺平道路,助力安全和应急产业转型升级,往高端化、技术化方向迈进。 | 粤港澳大湾区 | 是珠三角区域安全和应急产业的核心。该区域以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的智能安全应急为主导,以智能制造、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及现代服务业为抓手,重点发展智慧安防、智能工业制造及防控设备、安全服务、新型安全材料、信息安全、车辆专用安全设备等细分领域。2016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6〕65号)。2018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共同推进安全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为安全产业营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广东省佛山市连续两年举办了全国安全产业大会,打造了安全和应急产业合作的新路径。 |
中部地区 | 随着中部经济崛起和工业化进程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安全和应急产业有较大发展空间。 | 安徽省 | 近几年,安徽出台了《安徽省公共安全产业技术发展指南(2010-2015年)》和《安徽省安全产业三年发展规划(2018-2020年)》。目前,安徽省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智慧消防安全装备、交通主被动安全产品、电力安全设备、职业健康防护产品、应急救援装备、安全服务等七大智能化安全和应急产业。 |
湖北省 | 湖北省的安全和应急产业重点围绕应急救援与消防处置装备、安全专用车及交通工程装备、监测预警产品、安全与应急预防防护产品等领域发展迅速,并于2016年出台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6〕54号)。湖南省在安全和应急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具备一定条件和产业竞争优势,如工程机械抢险救援装备、建筑施工安全装备、安全传感产品、道路交通专用安全产品等。 | ||
江西省 | 以省会南昌市为龙头,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应急救援装备、危化品安全防护设备、智慧城市安全产品、智能工业安全防控装备等智能化安全和应急产品。 | ||
西部地区 |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西部地区的安全和应急产业发展迎来了良好机遇,重庆、陕西、新疆等地政府对国家政策进行充分解读,在多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加紧产业布局。 | 重庆市 | 重庆市安全和应急产业基础雄厚,形成了围绕危化品安全产品、矿山安全与应急救援装备、道路交通安全产品、消防装备等产业布局。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国际救援以及保障新疆稳定发展为目标,在城市安全预警监控、个体防护装备、特种安全设施及应急救援装备等方面较有优势。 | ||
贵州省 | 贵州省利用大数据全面布局安全和应急产业,在救援专用车、应急救援装备及配套产品、智慧安全云服务等领域发展迅速。 | ||
陕西省 | 陕西省因地制宜,已形成以矿山安全装备、消防装备、交通安全产品、电力安全设备为特色的安全和应急产业发展态势。此外,陕西省发布了《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6]91号),并于2019年9月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安全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截至2021年6月,我国应急企业存续和在业企业数量累计超9万家。其中广东省应急企业数量较多,占比约为14.34%,其次是江苏和山东,占比分别约为9.27%、8.54%。
截至2021年6月我国应急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产品类型上看,受传统应急思想影响,我国应急产业以处置救援类产品为主,监测预警类、预防防护类、应急服务类发展较为滞后,与发达国家“重预防防护”的管理理念还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应急产品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此外我国应急产业还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产品轻服务的问题,需要重构产业产品体系、建立应急产业服务体系和新的应急产业技术体系,从而实现应急产业的有序、快速、良性发展。
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应急产业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动向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