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天然气制氢行业成本优势凸显 中央支持政策密集发布 产业需求可期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天然气制氢市场分析报告-市场发展格局与投资潜力研究》显示,氢是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氢气的能量密度超120MJ/Kg,是汽油的3倍,加大氢能利用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对策。氢能产业链所涉及的环节和应用场景众多,包括上游氢能制造、中游氢能储存运输、下游交通领域、储能领域、工业领域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氢是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氢气的能量密度超120MJ/Kg,是汽油的3倍,加大氢能利用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对策。氢能产业链所涉及的环节和应用场景众多,包括上游氢能制造、中游氢能储存运输、下游交通领域、储能领域、工业领域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制氢路线主要有三种:一是以煤炭、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制氢,是主流制氢方式,其中煤制氢占总制氢量的64%,天然气占比达到15%;二是以焦炉煤气、氯碱尾气、丙烷脱氢为代表的工业副产气制氢,占比20%;三是电解水制氢,占比为2%。

目前,我国制氢路线主要有三种:一是以煤炭、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制氢,是主流制氢方式,其中煤制氢占总制氢量的64%,天然气占比达到15%;二是以焦炉煤气、氯碱尾气、丙烷脱氢为代表的工业副产气制氢,占比20%;三是电解水制氢,占比为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近年来,随着全球减排任务日益严峻以及国内环保压力的加大,征收碳税将不可避免,天然气制氢成本优于煤制氢,所以未来发展空间较大。根据《煤制氢与天然气成本分析及发展建议》测算,碳税每变化25元/t,天然气制氢成本变化0.01元/m³,而煤制氢变化0.05元/m³,碳税对煤制氢的影响大于天然气制氢,在碳税征收的背景下,煤制氢成本优势下降。此外,按天然气到厂价2.5元/m³,煤炭450元/t测算,天然气制氢成本为12831元/t,折合1.14元/m³,煤制氢成本为9903元/t,折合为0.869元/m³。

天然气制氢和煤制氢成本测算结果

项目

单价

成本/(元·m-3)天然气制氢

煤制氢

原料(天然气/煤炭)

/

0.838

0.340

氧气

0.5元/m³

/

0.210

辅助材料

/

0.014

0.043

燃料动力能耗

/

0.184

0.069

0.56元/(kw·h)

0.020

0.024

循环水

/

0.002

0.008

新鲜水

4元/m³

0.001

0.001

脱盐水

/

0.022

0.036

3.5MP蒸汽

100元/t

—0.018

/

1.0MP蒸汽

70元/t

0

/

燃料气

/

0.157

/

直接工资

/

0.012

0.012

制造费用

/

0.065

0.135

财务及管理费

/

0.029

0.060

体积成本(标准状态)

/

1.141

0.869

折吨成本/(元·t-1)

/

12831

990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碳税对制氢路线成本的影响

项目

天然气价格/(元·m-3

煤炭价格/(元·t-1)

碳税平衡点/(元·t-1)

华北和沿海

2.5

450

175

华北

2.0

400

100

西北

1.5

300

5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氢能作为未来中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并且已在多项产业政策中明确提出要支持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这为天然气制氢行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2021年,国务院在《“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在包括氢能与储能在内的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

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总体目标

产业目标

2019

2020-2025

2026-2035

2036-2050

氢能源比例(%)

2.7%

4.0%

5.9%

10.0%

产业产值(亿元)

3000

10000

50000

120000

装备制造规模

加氢站(座)

23

200

1500

10000

燃料电池车(万辆)

0.2

5

130

500

固定式电源/电站(座)

200

1000

5000

20000

燃料电池系统(万套)

1

6

150

55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9-2021年我国氢能相关政策

时间

文件

主要内容

2019年3月

《政府工作报告》

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

2019年12月

《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首度将氢气纳入2020年能源统计。

2020年5月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制定国家氢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支持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发展,推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实施。

2020年6月

《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制定实施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稳妥有序推进能源关键技术装备攻关,推动储能、氢能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

2020年9月

《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

规划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政策。

2021年3月

《“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在包括氢能与储能在内的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

2021年4月

《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加强氢能、风电、储能等能源技术创新合作的同时,结合氢能、储能和数字化与能源融合发展等新兴领域增设若干创新平台,并开展氢能产业试点示范,大力推动氢能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综上所述,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氢能产业快速发展,将推动未来十年天然气领域需求增长。根据相关资料,到2030年、2050年化石燃料制氢占比分别下降到60%和20%,根据2019年中国氢气生产结构按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在化石能源制氢构成比例为82%、18%计算,2030年天然气制氢量可达378万吨,2050年天然气制氢量可达216万吨。

综上所述,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氢能产业快速发展,将推动未来十年天然气领域需求增长。根据相关资料,到2030年、2050年化石燃料制氢占比分别下降到60%和20%,根据2019年中国氢气生产结构按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在化石能源制氢构成比例为82%、18%计算,2030年天然气制氢量可达378万吨,2050年天然气制氢量可达216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根据《天然气制氢技术及经济性分析》资料,制造一吨氢气需要3.9吨天然气,则2030年制氢领域对天然气的需求为1474万吨,2050年为842万吨,2021-2030年CAGR为3.6%,天然气制氢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天然气制氢需求量测算

年份

氢气需求量(万吨)

化石燃料制氢占比

天然气制氢量(万吨)

天然气需求量(万吨)

CAGR

2020

2200

67%

265

1035

2030E

3500

60%

378

1474

3.6%

2050E

6000

20%

216

842

-2.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