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高压气态储氢行业技术逐渐成熟 车用储氢瓶成本有望逐步下降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高压气态储氢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全景评估与投资规划分析》显示,高压气态储氢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储氢方式。根据材质的不同,高压储氢瓶分为纯钢制金属瓶(I型)、钢制内胆纤维缠绕瓶(II型)、金属内胆纤维缠绕瓶(III型)和塑料内胆纤维缠绕瓶(IV型)4种;根据高压氢容器的不同使用要求,可以将高压储氢分为固定式高压储氢、车载轻质高压储氢和运输用高压储氢。

高压储氢设备分类及性能

性能

固定式高压氢气储存设备

车用高压储氢容器

高压氢气输运设备

特点

容量大、固定式使用

轻质、高压

大规模点对点;主要用于将氢气从产地运输到使用地或加氢站

使用领域

主要用于在固定场所储存高压氢气,如加氢站和制氢站内的储氢罐,电厂内储存高压氢气的储罐等

是燃料电池汽车或氢内燃机汽车上用于储存高压氢气的容器

1.用大型高压无缝气瓶、“K”bottle气瓶盛装氢气,并用汽车运输;2.直接用高压氢气管道输送,在氢气的生产地或者配给地等设置输气站,将氢气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同类型储氢瓶/罐性能对比

类别

I型:纯钢制

II型:钢制内胆纤维缠绕

III型:金属内胆纤维缠绕

IV型:塑料内胆纤维缠绕

材料

全金属(钢质)

内胆为金属(钢质),纤维环向缠绕

内胆为金属(钢/铝质),纤维全缠绕

内胆为塑料,纤维全缠绕

压强(MPa)

17.5-20

26-30

30-70

30-70

重量体积比(kg/L)

0.9-1.3

0.6-1.0

0.35-1.0

0.3-0.8

储氢密度(g/L)

14-17

14-17

40

49

成本

中等

使用寿命

15年

15年

15-20年

15-20年

应用场景

加氢站等固定储氢

加氢站等固定储氢

氢燃料电池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

国内现状

压力在45MPa、容量在600-1500L的储氢容器较为成熟,更大的高压容器需要攻关

已开发35MPa、70MPa,技术和产品成熟,其中35MPa已被广泛用于氢燃料电池车,70MPa刚开始推广

处于研发阶段,面临工艺落后、碳纤维、数值性能差、标准缺失等问题

主要企业

兰石重装、巨化集团工程公司、科泰克、天海、中材、斯林达、富瑞特装等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以车用高压储氢容器为例,国内外车载储氢气瓶(III/IV型)由内至外包括内衬材料、过渡层、纤维缠绕层、外壳保护层。其中,国内内衬材料多选用铝合金,外层为玻璃纤维保护层,一般是由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构成。因此,车用高压储氢容器主要材料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如对于储氢质量均为5.6kg的35MPa、70MPa高压储氢IV型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成本分别占系统总成本的75%和78%。

以车用高压储氢容器为例,国内外车载储氢气瓶(III/IV型)由内至外包括内衬材料、过渡层、纤维缠绕层、外壳保护层。其中,国内内衬材料多选用铝合金,外层为玻璃纤维保护层,一般是由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构成。因此,车用高压储氢容器主要材料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如对于储氢质量均为5.6kg的35MPa、70MPa高压储氢IV型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成本分别占系统总成本的75%和7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我国70MPa碳纤维缠绕IV型瓶的制备技术不成熟、规模化生产难度大,成本较高,所以导致IV型储氢瓶需求不高。据相关资料,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储氢瓶成本也随之降低,如当气瓶生产规模由1万套提高到50万套时,氢气瓶成本会下降20%。因此,未来随着氢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高压储氢行业成本有望下降。

储氢瓶成本与规模化对应关系

项目(单套成本)

生产规模

1万套

3万套

8万套

10万套

50万套

吹制加工

51.38

27.6

20.16

19.27

17.84

退火处理

31.4

11.39

5.78

7.74

5.65

湿法缠绕

2192.19

2187.45

2030.42

1934.75

1877.09

B固化

16.59

5.16

4.23

4.79

4.34

瓶肩泡沫

16

12.28

11.12

10.98

10.76

加压

63.95

12.09

6.94

8.79

7.32

阀座

35.68

28.9

25.91

25.21

24.9

液压实验

14.92

8.76

7.99

7.52

7.52

填充压注测试

52.68

21.17

17.23

14.86

14.86

储氢瓶成本合计

2474.79

2314.8

2129.78

2033.91

1970.28

与1万套成本比较

-6.5%

-13.9%

-17.8%

-20.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eVTOL电池市场迎新机遇。不过,我国eVTOL电池行业面临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基础设施等挑战,但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其必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新基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2日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这一需求井喷的背后,主要是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双轮驱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累计装车量为409.0GWh,占总装车量的74.6%,同比增长56.7%。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