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高压气态储氢行业技术逐渐成熟 车用储氢瓶成本有望逐步下降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高压气态储氢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全景评估与投资规划分析》显示,高压气态储氢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储氢方式。根据材质的不同,高压储氢瓶分为纯钢制金属瓶(I型)、钢制内胆纤维缠绕瓶(II型)、金属内胆纤维缠绕瓶(III型)和塑料内胆纤维缠绕瓶(IV型)4种;根据高压氢容器的不同使用要求,可以将高压储氢分为固定式高压储氢、车载轻质高压储氢和运输用高压储氢。

高压储氢设备分类及性能

性能

固定式高压氢气储存设备

车用高压储氢容器

高压氢气输运设备

特点

容量大、固定式使用

轻质、高压

大规模点对点;主要用于将氢气从产地运输到使用地或加氢站

使用领域

主要用于在固定场所储存高压氢气,如加氢站和制氢站内的储氢罐,电厂内储存高压氢气的储罐等

是燃料电池汽车或氢内燃机汽车上用于储存高压氢气的容器

1.用大型高压无缝气瓶、“K”bottle气瓶盛装氢气,并用汽车运输;2.直接用高压氢气管道输送,在氢气的生产地或者配给地等设置输气站,将氢气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同类型储氢瓶/罐性能对比

类别

I型:纯钢制

II型:钢制内胆纤维缠绕

III型:金属内胆纤维缠绕

IV型:塑料内胆纤维缠绕

材料

全金属(钢质)

内胆为金属(钢质),纤维环向缠绕

内胆为金属(钢/铝质),纤维全缠绕

内胆为塑料,纤维全缠绕

压强(MPa)

17.5-20

26-30

30-70

30-70

重量体积比(kg/L)

0.9-1.3

0.6-1.0

0.35-1.0

0.3-0.8

储氢密度(g/L)

14-17

14-17

40

49

成本

中等

使用寿命

15年

15年

15-20年

15-20年

应用场景

加氢站等固定储氢

加氢站等固定储氢

氢燃料电池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

国内现状

压力在45MPa、容量在600-1500L的储氢容器较为成熟,更大的高压容器需要攻关

已开发35MPa、70MPa,技术和产品成熟,其中35MPa已被广泛用于氢燃料电池车,70MPa刚开始推广

处于研发阶段,面临工艺落后、碳纤维、数值性能差、标准缺失等问题

主要企业

兰石重装、巨化集团工程公司、科泰克、天海、中材、斯林达、富瑞特装等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以车用高压储氢容器为例,国内外车载储氢气瓶(III/IV型)由内至外包括内衬材料、过渡层、纤维缠绕层、外壳保护层。其中,国内内衬材料多选用铝合金,外层为玻璃纤维保护层,一般是由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构成。因此,车用高压储氢容器主要材料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如对于储氢质量均为5.6kg的35MPa、70MPa高压储氢IV型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成本分别占系统总成本的75%和78%。

以车用高压储氢容器为例,国内外车载储氢气瓶(III/IV型)由内至外包括内衬材料、过渡层、纤维缠绕层、外壳保护层。其中,国内内衬材料多选用铝合金,外层为玻璃纤维保护层,一般是由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构成。因此,车用高压储氢容器主要材料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如对于储氢质量均为5.6kg的35MPa、70MPa高压储氢IV型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成本分别占系统总成本的75%和7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我国70MPa碳纤维缠绕IV型瓶的制备技术不成熟、规模化生产难度大,成本较高,所以导致IV型储氢瓶需求不高。据相关资料,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储氢瓶成本也随之降低,如当气瓶生产规模由1万套提高到50万套时,氢气瓶成本会下降20%。因此,未来随着氢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高压储氢行业成本有望下降。

储氢瓶成本与规模化对应关系

项目(单套成本)

生产规模

1万套

3万套

8万套

10万套

50万套

吹制加工

51.38

27.6

20.16

19.27

17.84

退火处理

31.4

11.39

5.78

7.74

5.65

湿法缠绕

2192.19

2187.45

2030.42

1934.75

1877.09

B固化

16.59

5.16

4.23

4.79

4.34

瓶肩泡沫

16

12.28

11.12

10.98

10.76

加压

63.95

12.09

6.94

8.79

7.32

阀座

35.68

28.9

25.91

25.21

24.9

液压实验

14.92

8.76

7.99

7.52

7.52

填充压注测试

52.68

21.17

17.23

14.86

14.86

储氢瓶成本合计

2474.79

2314.8

2129.78

2033.91

1970.28

与1万套成本比较

-6.5%

-13.9%

-17.8%

-20.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内大飞机扩产将推动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国产化进程 eVTOL市场增长带来新增量

国内大飞机扩产将推动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国产化进程 eVTOL市场增长带来新增量

从国内市场看,C919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中的应用比例达到 12%左右,C929宽体客机主体结构的复合材料应用占比将超过 50%。随着C919、C929扩产,叠加国际贸易形势日趋复杂,航空复合材料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

2025年04月25日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对中国储能行业影响分析 国产企业该如何应对?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对中国储能行业影响分析 国产企业该如何应对?

截至目前,美国用了仅仅两个半月的时间,储能电池关税税率就从10.9%飙升至173%,翻了近16倍,对美国本土储能生产造成极大影响,短期内对中国储能出口影响较大。然而这次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对中国储能产业敲响警钟,国产企业必须尽早重新谋划全球化策略,以应对美国市场变化,并重构新的秩序。

2025年04月25日
水务行业:水资源形势严峻拉动水处理需求 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数智化转型如火如荼

水务行业:水资源形势严峻拉动水处理需求 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数智化转型如火如荼

水务是涵盖水处理技术、水资源管理、供水管网和排水系统建设、污水处理、生活供水等方面的综合性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趋于成熟,我国供水总量有所下降,增速有所放缓。随着政府积极倡导节能减排,采取节水措施,预计我国用水总量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从市场结构看,我国供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水源,用水则以农业用水为主。我国

2025年04月22日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多家企业积极布局 产业化进程有望迈入高速增长通道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多家企业积极布局 产业化进程有望迈入高速增长通道

与主流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全钒液流电池不仅安全性更高,而且循环使用寿命更长,对环境也更加友好,在长时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推动,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已步入进入商业化运营初期,实现小批量出货。同时在广阔前景吸引下,近两年来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全钒液流电池赛道,并加速相关产能布局。但全钒液流电池行业仍面临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远高于石墨,具备较大发展前景,逐渐成为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硅负极不同掺硅量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目前硅基负极材料已在手机等多个场景逐步开启规模级应用。从技术趋势看,硅氧和硅碳为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应用主要技术路线,其中新型 CVD 硅碳凭借在能量密度和膨胀控制方面的突出表现,正逐步成为行业主流选择。

2025年04月17日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全球现有设施的锂电池回收产能约为160万吨/年,就地区来看,亚洲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中国受益于政策支持推动,回收产能遥遥领先。国内锂电池退役量保持快速增长,将推动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进一步发展。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受市场需求上升驱动,近年来我国电池铝箔产量快速增长。同时随着技术进步,电池铝箔应用领域已拓展至钠离子电池领域。但受技术及成本等因素限制,目前钠离子电池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量产规模较小,对电池铝箔需求也未形成有效支撑。未来,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业链完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并逐步实现大规模量产,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同时受益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原料、运输端等成本优势,以及日韩逐渐退出普通BOPET薄膜市场,近年来我国 BOPET 薄膜出口量增长显著。但由于BOPET薄膜行业还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的挑战,BOPET薄膜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2025年04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