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甘蔗产业链分析:上游机械化低,下游需转型升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甘蔗市场分析报告-市场发展格局与投资潜力研究》显示,甘蔗及甘蔗产业文化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中国于东周时代最早种植甘蔗,到公元前4世纪的楚国开始对甘蔗进行初加工用于治病和食品。《本草纲目》言:甘蔗性平,有清热下气、助脾健胃、利大小肠、止渴消痰、除烦解酒之功效,可改善心烦口渴、便秘、酒醉、口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症。

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甘蔗是制糖的重要原料之一,我国制糖的原材料80%为甘蔗。甘蔗产业主要涉及化肥施用、机械化设备、白糖、饲料等领域。

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甘蔗是制糖的重要原料之一,我国制糖的原材料80%为甘蔗。甘蔗产业主要涉及化肥施用、机械化设备、白糖、饲料等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甘蔗上游行业分析

2013-2015年,我国化肥施用量逐渐增加至2015年达到高峰;2015-2020年,化肥施用量逐年递减。2020年化肥施用量5250.7万吨,同比减少2.83%。

2013-2015年,我国化肥施用量逐渐增加至2015年达到高峰;2015-2020年,化肥施用量逐年递减。2020年化肥施用量5250.7万吨,同比减少2.8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每生产100千克原料甘蔗具有平均吸收氮1.7-2.1千克、磷0.4-0.6千克、钾2.0-2.7千克的需肥规律。在甘蔗萌芽期,吸收的氮、磷、钾分别占吸收总量的3%、1%、3%;分裂期氮、磷、钾吸收量分别占吸收总量的12%、14%、17%,生长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別达到吸收总量的55%、65%、65%;成熟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吸收总量的30%、25%、15%。

其中钾肥对甘蔗增长增糖有着重要作用,在甘蔗较长的生长生育期内,对钾肥需求量大但利用率低。并且我国钾资源面临产量与储量较低,供应相对紧缺,导致常年50%-60%以上钾资源依赖进口的现状,所以在甘蔗生产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科学管理技术提高甘蔗对钾肥的利用率。

甘蔗各生育阶段化肥吸收量

生育阶段

化肥元素

占吸收总量比例

萌芽期

3%

1%

3%

分裂期

12%

14%

17%

生长期

55%

65%

65%

成熟期

30%

25%

1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甘蔗种植过程中除了使用化肥外,更离不开机械化。就拿我国最大的甘蔗及蔗糖基地广西来说,其产量连续10多年占全国的60%以上。2021年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共1175万亩,与此同时广西大力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主推切段式联合机收模式。至年底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6.6%,比2020年提高1.1个百分点。2020/2021年度甘蔗榨季,全区联合机收甘蔗面积68.45万亩,机收重量235.5万吨,较上榨季增长34.9%。采用机械化设备后,广西甘蔗机收成果喜人。

不过与世界蔗糖生产大国巴西相比,广西甘蔗生产的机械化率显得相形见绌。巴西在生产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反观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仍处于整体较低水平。加快机械化生产与改革是目前甘蔗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甘蔗中游行业分析

从种植面积来看,2013-2020年我国甘蔗播种面积大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甘蔗播种面积1704千公顷,为近几年最大播种面积;2020年播种面积135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8千公顷,同比减少2.73%。2014-2020年期间,在整个糖料作物种植面积中,甘蔗播种面积所占比重虽持续下滑,但仍大于85%;尤其是2013-2016年占比均超过90%,可以看出,我国制糖的原材料80%为甘蔗。

从种植面积来看,2013-2020年我国甘蔗播种面积大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甘蔗播种面积1704千公顷,为近几年最大播种面积;2020年播种面积135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8千公顷,同比减少2.73%。2014-2020年期间,在整个糖料作物种植面积中,甘蔗播种面积所占比重虽持续下滑,但仍大于85%;尤其是2013-2016年占比均超过90%,可以看出,我国制糖的原材料80%为甘蔗。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同时,我国甘蔗产量随种植规模的波动而变化。2013-2019年我国甘蔗产量趋势呈先降后升,至2016年产量下降至最低点10321.54万吨,到2019年逐渐攀升为10938.8万吨,同比增加1.19%,但与2013年的甘蔗产量相比减产约1000万吨。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甘蔗产量稍有下降,较上年同比减少1.16%。

同时,我国甘蔗产量随种植规模的波动而变化。2013-2019年我国甘蔗产量趋势呈先降后升,至2016年产量下降至最低点10321.54万吨,到2019年逐渐攀升为10938.8万吨,同比增加1.19%,但与2013年的甘蔗产量相比减产约1000万吨。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甘蔗产量稍有下降,较上年同比减少1.1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3-2020年我国甘蔗单位面积产量逐年上涨。7年时间,甘蔗单产由2013年的69986公斤/公顷增加至2020年的79890公斤/公顷,涨幅约10000公斤/公顷。多家糖厂预计2021到2022年榨季的压榨量将同比增长。

2013-2020年我国甘蔗单位面积产量逐年上涨。7年时间,甘蔗单产由2013年的69986公斤/公顷增加至2020年的79890公斤/公顷,涨幅约10000公斤/公顷。多家糖厂预计2021到2022年榨季的压榨量将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内甘蔗消费量巨大,伴随着国内甘蔗需求量的不断扩大,仅靠国内甘蔗产量并不能满足国内需要。据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甘蔗进口量108.79万吨,2020年甘蔗进口量增加到170.55万吨。我国市场庞大,甘蔗种植规模有限,预测未来我国甘蔗仍需大量进口。

国内甘蔗消费量巨大,伴随着国内甘蔗需求量的不断扩大,仅靠国内甘蔗产量并不能满足国内需要。据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甘蔗进口量108.79万吨,2020年甘蔗进口量增加到170.55万吨。我国市场庞大,甘蔗种植规模有限,预测未来我国甘蔗仍需大量进口。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甘蔗下游行业分析

(1)食糖

在传统甘蔗产业中,甘蔗制糖是首要的。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甘蔗糖产量占食糖产量比例极大,相当于说食糖产量由甘蔗糖产量决定。2018/2019年度,我国食糖产量和甘蔗糖产量达到了近几年的最高值,分别为1076万吨、944万吨。2019/20年度受疫情影响糖产量稍有跌落为902万吨,随后回升。

在传统甘蔗产业中,甘蔗制糖是首要的。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甘蔗糖产量占食糖产量比例极大,相当于说食糖产量由甘蔗糖产量决定。2018/2019年度,我国食糖产量和甘蔗糖产量达到了近几年的最高值,分别为1076万吨、944万吨。2019/20年度受疫情影响糖产量稍有跌落为902万吨,随后回升。

数据来源:中国糖业协会

数据来源:中国糖业协会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1960年,食糖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物资,糖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尽管我国食糖总产位居世界第三,仅次巴西、印度,但目前国内产量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需依赖进口。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食糖的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2020年食糖进口量为近几年最高527吨,重量达到同期国内食糖产量的一半;我国食糖出口量微乎其微。受食糖进口政策调整和国内外价差等因素综合影响,2020/21年度食糖进口积极性超过预期。

1960年,食糖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物资,糖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尽管我国食糖总产位居世界第三,仅次巴西、印度,但目前国内产量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需依赖进口。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食糖的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2020年食糖进口量为近几年最高527吨,重量达到同期国内食糖产量的一半;我国食糖出口量微乎其微。受食糖进口政策调整和国内外价差等因素综合影响,2020/21年度食糖进口积极性超过预期。

数据来源:中国糖业协会

2016年国内糖价6570元/吨为近几年最高价格,其余年度价格有涨有降但均低于6000元/吨。受原辅料甘蔗和能源石油、煤炭等要素价格上涨,预测2022年度国内糖价5650-6150元/吨。近几年糖厂制糖的综合成本已有所下降,但仍处在每吨5500元左右的高位,接近糖价水平,总体来说制糖业在国内不具价格优势。

(2、果蔗

甘蔗作为一种水果,口味甘美,是冬令佳果。甘蔗的糖分由蔗糖、果糖、葡萄糖三种成分构成,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且甘蔗还含有多量的铁、钙、磷、锰、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我国除主要蔗区外,安徽、江苏、西藏雅鲁藏布江河谷等地区也有零星种植,华南地区适宜播种期多在2、3月。果蔗施肥量一般比糖蔗多20-30%,需水量也比糖蔗多。各地区甘蔗研究所着力选育优良果蔗品种,果蔗亩产量和含糖量不断增加。

我国部分果品种

品种名称

选育单位

亩产量(公斤)

桂果蔗1号

广西农业科学院果蔗研究所

7800-8000

龙黑果蔗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10500

闽引黄皮果蔗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8900

粤糖07-913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8100

云蔗06-407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7700

中糖1号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9000

川蔗28

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

8800

黔蔗7号

贵州省热带作物研究所

10000

甜城18号

四川内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740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副产品

甘蔗制糖外,会产生蔗渣、废糖蜜、滤泥等副产品。这些副产品也有自己的用途,蔗渣可当做燃料外,还可造纸、制餐具;废糖蜜能生产高活性干酵母生产酒精;滤泥能制成有机肥料,但这些远远不够。精深加工才是甘蔗产业的真正价值点。相比国外,我国甘蔗产业还刚迈入转型升级的道路。国外已经能对这些副产品进行深入加工制作成医药制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衍生物品,扩大了甘蔗产业链领域。

我国甘蔗产业道路任重道远,应大力研发高新技术,运用科学管理推进糖业低碳循环发展;综合高效利用副产品,充分提高其利用率,使得物尽其用,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PY)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量价齐升黄金发展期 质价比时代供应链将成重要竞争力

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量价齐升黄金发展期 质价比时代供应链将成重要竞争力

目前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于“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市场持续扩容。根据2024年天猫零食节消费报告显示,截止到2024年,我国零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大关。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中式糕点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健康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我国中式糕点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健康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的特色食品,中式糕点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食品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在特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消费需求更是高涨,传统中式糕点行业逐渐崛起。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中式糕点行业市场规模达436.6亿元。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饮用纯净水行业新一轮营销战开启 短期内市场价格或将承压 一超多强格局稳固

我国饮用纯净水行业新一轮营销战开启 短期内市场价格或将承压 一超多强格局稳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水的重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约为1206亿元,同比增长4.7%。预计2028年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将达到1798亿元。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菊花茶市场小而美 行业正处快速成长阶段 华润饮料优势明显

我国菊花茶市场小而美 行业正处快速成长阶段 华润饮料优势明显

进入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消退叠加库存消化,产量有所下滑。但由于2024年9月以来,部分产地新货已经应市。因此近期产区正常来货,市场库存较为稳定,为菊花茶提供了稳定供应。根据中康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菊花产量为17872吨,较2022年同比下降了6.76%;而用量则为16306吨。可见目前,我国菊花生产供给基本能满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瓶装水行业:千亿市场下大战持续升温 布局优质水源地已成水饮企业共识

我国瓶装水行业:千亿市场下大战持续升温 布局优质水源地已成水饮企业共识

瓶装水是我国软饮行业第一大子赛道。按零售额计,2023年我国软饮料市场规模达到9092亿元。其中,瓶装水是最大的品类,市场规模 2266 亿,占比23.6%,对应 19-23 年 CAGR 为 3.6%(高于软饮料行业整体的 2.9%)。根据预测分析,我国未来瓶装水市场将继续增长,但增速会放缓,预计到2027年,我国瓶

2025年03月31日
中国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 相关企业主要聚集于四川、河南等生猪养殖大省

中国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 相关企业主要聚集于四川、河南等生猪养殖大省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猪油重新被重视,不再一味追求植物油饮食习惯,人们重新审视动物油的价值,使得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2024年食用猪油市场规模约为194.24亿元,维持平稳的规模。

2025年03月27日
从《“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中分析我国代餐行业市场机遇

从《“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中分析我国代餐行业市场机遇

肥胖隐藏着大量的健康和经济问题,每年导致的直接医疗支出规模超千亿,是社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国家也开始关注肥胖问题的核心原因。在此背景下,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而预防肥胖问题增加,是节省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体重管理上每投入1元

2025年03月27日
先“苦”后“香”? 我国咖啡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 市场教育加速

先“苦”后“香”? 我国咖啡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 市场教育加速

近年来,虽然我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但是价格战却逐渐常态化,尤其是原材料咖啡豆价格上涨所导致的成本增加,推动着行业竞争升维。不过,咖啡市场的价格战虽然导致行业利润降低,但是也加速市场教育。随着越来越多跨界品牌入局咖啡赛道,我国咖啡行业虽然会有点“苦”,但从行业内外的实际行动来看,未来市场或将变“香”。

2025年03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