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保健食品是一种特定的食品种类,又称为功能性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是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
保健食品与一般食品都具有食品第一功能和第二功能,但保健食品含一定量功效成分(生理活性物质),能调节人体机能,具有特定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而一般食品不强调特定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
|
保健食品 |
一般食品 |
|
定义 |
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
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烟草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 |
|
共性 |
都能提供人体生存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食品第一功能),都具特定色、香、味、形(食品第二功能)。 |
||
区别 |
食品的第三功能) |
含一定量功效成分(生理活性物质),能调节人体机能,具有特定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 |
一般食品不强调特定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 |
食用范围 |
一般有特定食用范围(特定人群) |
没有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保健食品与药品来说,都添加或含有一定量的生理活性物质,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保健食品不需要通过动物或人群实验证实;而后者须通过动物或人群实验证实,有明显、稳定的功效作用。
|
保健食品 |
药品 |
定义 |
本质仍是食品,虽有调节人体某种机能的作用,但它不是人类赖以治疗疾病的物质 |
是治疗疾病的物质 |
共性 |
都添加或含有一定量的生理活性物质,适于特定人群食用。 |
|
区别 |
不需要通过动物或人群实验证实 |
须通过动物或人群实验证实,有明显、稳定的功效作用。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标准规定,保健食品应有与功能作用相对应的功效成分及其最低含量。功效成分是指能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主要包括一下几点: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保健食品按食用对象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健康人群为对象,主要为了补充营养素,满足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需求;另一类主要供给某些生理功能有问题的人食用,强调其在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方面的调节功能。
保健食品行业产业链的上游是原奶、水果、蔬菜、五谷和水产等原材料,中游是保健食品加工厂,下游则是销售渠道,主要包括药店商超、连锁店铺和电商平台及最终消费者。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保健品原料行业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产业之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发布的《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积极开展食品健康功效评价,加快发展婴幼儿配方食品、老年食品和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功能食品,支持发展养生保健品,研究开发功能性蛋白、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性糖原、功能性油脂、益生菌类、生物活性肽等保健和健康食品”。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追求高质量健康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对保健食品的青睐也越来越明显,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稳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482亿元增长至18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75%。并预计2021年我国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在1961亿元,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2113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自2016年7月1日《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我国保健食品行业正式步入“注册制”与“备案制”双轨并行时代。截至2020年2月底,我国保健食品批文总数达到16535个,其中国产保健食品滋补品为15752个,进口保健食品滋补品为783个。
目前免疫类、维生素及抗疲劳产品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种类。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免疫类保健食品占比28.81%;其次为维生素、抗疲劳、补钙,占比分别为14.9%、12.9%、10.2%。
数据来源:CFDA,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年轻人正成为保健品消费主力军。根据相关机构调查显示,90后在内服的食品中,保健品成为众多选项之一,且同比增幅达40%。另有数据显示,90后成保健品购买主力,而且占比超过25%。
从渗透率来看,我国保健品渗透率整体较低,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各年龄段来看,渗透率较高的年龄段是在45岁及以上,但渗透率最高的也只有29%;35-44岁年龄段的保健品渗透率较低,只有11%。
数据来源:IQVIA,观研天下整理(WW)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