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光学基膜行业需求尚未满足 本土企业反攻国际垄断

光学基膜是以聚酯切片为主要原材料,经过双向拉伸工艺制备而成的一类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光学级聚酯薄膜。单独的光学基膜并不具备特殊的用途,通常需要预先对薄膜表面进行底涂改性(在线涂布)来改善表面附着性,后续再涂覆各类功能性涂层以制备扩散膜、增亮膜等功能膜。作为多种光学膜的基膜,光学基膜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扩散膜、增亮膜等光学膜的性能。

由于光学基膜要求具备低雾度、高透光率、高表面光洁度、厚度公差小等出色的光学性能,所以对原材料、加工设备、车间洁净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光学基膜是光学膜行业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之一。

光学基膜技术要求

制程环节

技术要求

原材料制程

1.高透明、低残留的新型催化剂体系切片合成技术

2.新型无机纳米光学添加剂分散技术

3.新型有机耐高温光学添加剂合成、分散技术

薄膜制程

1.原料配方、配比技术

2.薄膜制程工艺、设备Know-How

3.现场的净化管理和产品的表观质量控制技术

在线涂布制程

1.涂布配方、涂布液的配置技术

2.涂布制程工艺、设备Know-How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光学基膜领域捅开天花板

OLED/QLED/Mini LED/Micro LED等新型平板显示经历四次技术迭代,从传统CRT到LCD到OLED再到超薄、柔性显示,不断催生新的应用场景,拉动光学基膜需求量提升。

LCD面板主要包括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光学基膜的使用量比OLED面板要高。而且,LCD面板的成本要远远低于OLED,所以其依靠低成本优势占据着国内大尺寸面板的主要市场。以60%良率来进行测算,55英寸UHD OLED的制造成本是LCD面板的2.5倍;以90%以上的良率计算,55英寸UHD OLED的生产成本是LCD面板的1.8倍。由此可见,对于中小尺寸的产品(如智能手机等)而言,OLED是主要选择之一,而对于电视等大尺寸的产品而言,LCD是最优的选择,并且预计2025年LCD TV将占据88%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汽车搭配显示屏包括机械仪表、仪表显示屏、中控屏、空调控制显示屏和副驾屏,常用面板基本上是LCD液晶屏。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智能汽车产业的背景下,车载显示屏凭借显示器配置数量增长+显示大屏化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显示屏主流尺寸逐渐向大尺寸-10英寸以上发展。根据IHS Markit数据,预计2026年,9英寸及以上中控显示屏占比将提升至41%,15英寸显示屏数量将达到150万套,是目前3倍,这将拉动光学基膜的需求增长。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例举

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文件名称

核心内容

20157

国务院

《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推动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设立跨界交叉的创新平台,加快智能辅助驾驶、复杂环境感知、车载智能设备等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

20174

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以新能原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引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201712

工信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

确立了跨行业、跨领域、适应我国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车联网技术标准体系

20199

国务院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加强虽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协同、智能驾驶、智能汽车)研发,形成自主可控的完整产业链

20202

发改委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通知

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展望2035205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

202010

国务院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以新能源汽车为智能网联技术率先应用的载体,支持企业跨界协同,并加强各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转化

20217

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

《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

明确智能网联汽车路测主体、驾驶员及车辆要求,并建立路测管理及事故处理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光学基膜国内供需缺口,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光学基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一片LCD面板中包含反射膜*2+增亮膜*2+扩散膜+偏光片(保护膜+离型膜)*2+彩色滤光片,所以可以计算一片LCD所需PET基膜数量为10片。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LCD行业总产能为3.1亿平方米,我国总产能2.5亿平方米。假设LCD产能达到满载,则对应PET膜的需求量约为25.2/31.4亿平方米,但是现阶段我国PET膜年产能仅有40万吨,估测约2.67亿平方米,所以对应的PET光学基膜供需缺口为22.53亿平方米。

此外,根据相关机构保守测算,2021年,我国大陆PET基膜需求量为79万吨,其中显示面板用PET基膜需求量为44万吨,非显示行业中MLCC需求量为25.6万吨,汽车和建筑窗膜需求量为9.5万吨,而供给端产能仅为52万吨。

因此,根据行业乐观/中性/悲观情况进行预测,假设光学基膜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0%/70%/60%,缺口达到37.3/42.5/47.7万吨。(OCA光学胶、减反射膜、量子点膜等功能性光学薄膜用PET基膜需求量未计入在内)。

不考虑进口情形下的国内供需缺口变化

/

2021

2022

2023

产能(万吨)

52.0

58.1

67.8

需求量(万吨)

78.9

83.0

86.7

乐观假设:产能利用率

80%

80%

80%

产量(万吨)

41.6

46.4

54.2

供需缺口(万吨)

37.3

36.6

32.4

中性假设:产能利用率

70%

70%

70%

产量(万吨)

36.4

40.6

47.5

供需缺口(万吨)

42.5

42.4

39.2

保守假设:产能利用率

60%

60%

60%

产量(万吨)

31.2

34.8

40.7

供需缺口(万吨)

47.7

48.2

46.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打破国外企业垄断,本土企业反攻

光学基膜是BOPET中技术壁垒最高的产品之一,透光率、低雾度和高亮度要求较高,所以技术突破仍然是国内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多数光学膜企业所使用的基材仍然依赖于进口,自有产能仅约为3.2万吨。

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光学基膜专利申请数量占比较低,仅为3%,而日本专利的市场份额高达85%,并且日本对于光学膜基材的把控成为我国企业国产化进程的重要制约因素,垄断性显而易见。

不过,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对光学膜及相关材料的研发支持力度,并且鼓励本土企业国产化导入,我国BOPET膜的进口金额及均价在进口量没有巨幅减量的情况下却大幅下降,出口量、出口金额和均价显著抬升,2005-2019年出口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8%,出口均价也由2005年的2130美元/吨增加至2019年的3236美元/吨,这意味着价格占比更大的高端系列产品进口比例相对减少,国产中高端系列产品逐渐被国际所认可,我国光学基膜正式进入国产替代阶段,国际竞争力提升。

此外,随着江苏裕兴、东材科技和双星彩塑等本土企业的加入,我国光学基膜生产企业在技术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其生产的产品可也基本满足行业技术标准要求,未来将逐步扩大在光学基膜领域的市场份额,本土企业开始反攻。

我国光学基膜行业主要生产企业重大事件

企业名称

事件

新纶新材

新纶新材TAC光学膜产能为1000万平方米,处于国内头部位置,近3年已完成在各屏厂的验证,终端陆续验证准备进资源池

东材科技

2020年初,东材科技收购胜通光科,胜通光科有2条产线,子公司江苏东材目前有条产线,2021年扩产的2万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扩产完毕后,公司光学聚酯基膜产线约5条,合计产能约10万吨;此外,公司拟建设年产1亿平方米功能膜材料产业化项目,向下游逐步延伸。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光学膜材料销售61366.95吨,销量同比增长104.5%,实现营收7.7亿元,同比增长106.9%,光学膜材料营收迎来爆发增长

长阳科技

长阳科技是全球反射膜龙头,2010 年,国内光学膜领域尚处于空白期,市场完全被国际企业垄断, 长阳以反射膜为切入点,寻求技术突破。2012年,公司第一代光学反射膜问世,成功打破国外巨头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公司通过不断地技术迭代,深挖护城河,反射膜的反射率达到97%以上,与日本东丽、帝人、韩国SKC等传统国际巨头的同类型产品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2017年公司反射膜出货量首次达到全球第一并持续扩大领先优势,经过十年的长期积累,目前公司反射膜全球市占率超过50%,成为该细分赛道的绝对龙

双星新材

主要产品有光学材料、节能窗膜、信息材料、热收缩材料、新能源材料和新型包装材料六大类,其中光学材料包括扩散膜、增亮膜、微透膜、棱镜膜、保护膜、复合膜(MOPPOPDOP)等,产品种类丰富,行业内终端客户达5000多家。公司生产的光学材料膜,2020年产量12.1万吨。另外公司光学膜新增产能2亿平米 /年,已在20214月完成投料试车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且,国产光学基膜产品的市场价格比国外品牌要更加优惠,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例如国内厂商的售价在0.9-1.2万元/吨左右,而进口BOPET价格约为5.5万元/吨,是国内品牌的4-6倍,其主要原因是来自成本(人力成本、运输成本)以及品牌溢价。

4、总结

未来,随着消费电子、智能汽车等下游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光学基膜行业需求持续增加,并且进一步激发现有的本土企业生产和技术研发积极性,供需缺口或将缩小,逐渐摆脱国际龙头企业的技术垄断,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国内厂商光学基膜布局情况

企业名称

布局现状

裕兴股份

年产4.5万吨功能性聚酯薄膜项目于20208月投产,新建1.8万平方米厂房、年产2万吨光学级聚酯基膜生产线及2.5万吨功能性聚酯薄膜生产线。其年产5亿平米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生产线建设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新建年产5亿平米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生产线,产品主要包括高端光学用聚酯基膜、特种功能聚酯基膜,其中光学聚酯基膜主要定位于偏光片离保基膜、MLCC用离型膜基膜等产品,建设周期预计24个月,达产后,将形成年产项目产品5亿平方米生产能力

合肥乐凯

组建国内首家高性能膜材料研究所,其自主研发的FG型光学聚酯薄膜、PG型光学聚酯薄膜、CDX型扩散膜等产品先后被国家科技部评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洁美科技

2019年投资建设的“年产3.6万吨光学级BOPET膜项目”目前厂房正在按计划建设,生产设备已于20213月份陆续到位,3月份设备陆续到位,大概需要半年安装调试,10月份试生产,经过2-3个月品质提升后使原膜达到生产中高端离型膜的标准要求。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BOPET膜生产线、CPP保护膜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其中,光学级BOPET膜主要用于生产MLCC离型膜、偏光片离型膜等,属于光电显示领域

斯迪克

20213月和5月,斯迪克分别投资建设了两个功能性PET光学膜项目,新建2条进口双向拉伸BOPET膜生产线及其他配套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及其他生产系统等,达产后预计总共形成新型显示用PET功能膜5万吨的生产能力

东材科技

2020年初,东材科技与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公司管理人、胜通光科共同签订《山东胜通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重整投资协议》,截至到签约日期,东材科技以自有资金投资建设的“年产1.5万吨特种聚酯薄膜项目”已投产试车调试。以自有资金投资建设的“年产2万吨OLED显示技术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将于2021年试车投产,该项目主要产品为偏光片离型膜基膜、偏光片保护膜及高保防爆膜阻隔膜基膜、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离型膜基膜等

子公司江苏东材投建的光学基膜G3生产线,目前仍处于设备安装阶段,预计第三季度可试车投产,12号生产线已正式投产。待光学基膜G3生产线正式投产后,东材科技将拥有5条光学基膜生产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空心杯电机行业现状分析:政策助力国产化加快 市场竞争激烈

我国空心杯电机行业现状分析:政策助力国产化加快 市场竞争激烈

近年来,我国空心杯电机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2-2023年中国空心杯电机市场规模由2.6亿美元增长至2.9亿美元,占全球空心杯电机市场规模的比重由34.67%提升至35.80%;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4.7亿美元,占全球空心杯电机市场规模的比重为39.50%。

2024年11月22日
我国PLC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欧美品牌占据较大份额

我国PLC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欧美品牌占据较大份额

我国PLC国产化率低,市场竞争格局主要被西门子、三菱、欧姆龙等外资品牌垄断。数据显示,2023年欧美和日系品牌市场份额分别达到55%和24%,主导我国PLC市场。

2024年11月22日
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趋势下 我国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行业迎发展机遇

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趋势下 我国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行业迎发展机遇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1552亿美元,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达80亿元。预计到 2024 年,我国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将超过 100 亿元。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电子测量测试仪器行业分析:新机遇下市场规模扩容 国产替代化加速

我国电子测量测试仪器行业分析:新机遇下市场规模扩容 国产替代化加速

由于半导体工艺、单功能模块技术、系统架构技术等限制,国际巨头凭借着技术优势及经验积累,占据我国电子测量测试仪器市场前四的份额。其中,头部企业德科技市占率达25.9%,稳居行业第一。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薄膜电容器行业增长空间大 政策鼓励下国产企业积极投入研发 相关专利数增多

我国薄膜电容器行业增长空间大 政策鼓励下国产企业积极投入研发 相关专利数增多

与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相比,薄膜电容器市场占比较小,行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数据,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占比分别达54.12%、31.93%,薄膜电容器仅占比8.15%。

2024年11月19日
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及市场规模显著增长 AR眼镜为下一发展趋势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及市场规模显著增长 AR眼镜为下一发展趋势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根据数据,2014-2023 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从 1.35 亿美元增至 34.16亿美元, CAGR 为 49.71%;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从 19.38 万台增长至 675.53 万台, CAGR 为 55.87%。其中,2021 年为行业规模峰值,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达到50.31 亿美元,出货量突破千万台。

2024年11月18日
我国空中成像行业现状分析:汽车智能化助力市场发展 东超科技实现量产

我国空中成像行业现状分析:汽车智能化助力市场发展 东超科技实现量产

而在汽车领域,2024年4月24日,华为在北京举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现场发布了智能驾驶为核心的全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华为乾崑。针对用户对汽车产品的多元需求,东超科技结合自身“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优势,创新推出“空中成像·智能车载解决方案”,全面提升传统车企座驾空间科技感。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锂电精密结构件行业分析:下游需求呈刚性 政策及技术更新利好长期空间

我国锂电精密结构件行业分析:下游需求呈刚性 政策及技术更新利好长期空间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885GWh,占全球锂电池出货总量1202.6GWh的73.6%;相较2016年国内出货量63.3GWh,占全球125GWh出货总量的50.6%,均有明显的增长。随着上游材料价格调整及多环节去库,有望迎来锂电池的快速出货。

2024年11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