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受政策等多因素驱动增长相关企业注册量猛增

食品安全检测即按照制订的技术标准,如国际、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对食品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副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食品安全检测主要涉及项目包括农药残留、生物毒素、兽药残留、感官、污染物、微生物指标、基因成分、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标签、质量指标、营养成分等十二大类。

首先,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是推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行业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产业政策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部署。2021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相关政策汇总

时间

政策

部门

相关内容

2016/1/5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销售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采取整改措施;

2019/2/24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执法能力建设,整合监管力量,优化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保障监管、执法部门依法履职必需的经费和装备;

2019/3/26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

对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注册或者备案的特殊食品的产品技术要求以及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的检蛤项目和检验方法进行。

2019/5/9

《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

深化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堵塞漏洞、补齐矩板,推进食品安全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能

2020/8/6

《关于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

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对监督管理的科学支撑,加强风险监测和监督管理各环节的销售信息化凭条建设和信息共享。面向医院、学校、托育机构等重点场所,科学布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提升风险监测覆盖面和问题发现率。聚焦执法、司法重点难点问题,提高食品安全检测和技术鉴定能力。

2021/10/10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

加强标准制定和实施的监督。健全覆盖政府颁布标准制定实施全过程的追溯、监督和纠错机制,实现标准研制、实施和信息反馈闭环管理。开展标准质量和标准实施第三方评估,加强标准复亩和维护更新。健全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机制。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发挥市场对团体标准的优胜劣汰作用。

2021/12/24

《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选择有相关资质的食品安全第三方专业机构及其专业化、职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对自身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的参考

2021/12/29

《关于加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市场监管总局、科技部等

实施标准物质能力提升工程,加快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自然资源和刑事司法等重点领域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

资料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

其次,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食品消费量的提高将推动食品加工工业的蓬勃发展,将增加快检产品的检测用量,为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第三,近年来,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选择无污染的健康食品成为诸多家庭的追求。健康理念的转变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行业带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

第四,随着基因芯片、生物传感器法、生物发光法等新技术的研发以及样品前处理技术的进步,食品快检的检测时间与准确度将进一步提升,从而凸显快检产品的优势,提升需求空间。

总而言之,随着国家政策支持、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民众食品安全意识增强,中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快速发展。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16-2021年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逐步扩张,2020年受疫情影响增速放缓,2021年市场规模则突破1000亿元达1093.6亿元,同比增长18%。

总而言之,随着国家政策支持、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民众食品安全意识增强,中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快速发展。2016-2021年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逐步扩张,2020年受疫情影响增速放缓,2021年市场规模则突破1000亿元达1093.6亿元,同比增长18%。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同时,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参与者猛增,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食品安全检测这一市场。从相关食品安全检测企业新注册数量来看,2021年新注册相关企业数量为21032家,同比增长40.19%。

同时,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参与者猛增,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食品安全检测这一市场。从相关食品安全检测企业新注册数量来看,2021年新注册相关企业数量为21032家,同比增长40.19%。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TC)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量价齐升黄金发展期 质价比时代供应链将成重要竞争力

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量价齐升黄金发展期 质价比时代供应链将成重要竞争力

目前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于“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市场持续扩容。根据2024年天猫零食节消费报告显示,截止到2024年,我国零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大关。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中式糕点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健康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我国中式糕点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健康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的特色食品,中式糕点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食品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在特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消费需求更是高涨,传统中式糕点行业逐渐崛起。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中式糕点行业市场规模达436.6亿元。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饮用纯净水行业新一轮营销战开启 短期内市场价格或将承压 一超多强格局稳固

我国饮用纯净水行业新一轮营销战开启 短期内市场价格或将承压 一超多强格局稳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水的重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约为1206亿元,同比增长4.7%。预计2028年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将达到1798亿元。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菊花茶市场小而美 行业正处快速成长阶段 华润饮料优势明显

我国菊花茶市场小而美 行业正处快速成长阶段 华润饮料优势明显

进入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消退叠加库存消化,产量有所下滑。但由于2024年9月以来,部分产地新货已经应市。因此近期产区正常来货,市场库存较为稳定,为菊花茶提供了稳定供应。根据中康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菊花产量为17872吨,较2022年同比下降了6.76%;而用量则为16306吨。可见目前,我国菊花生产供给基本能满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瓶装水行业:千亿市场下大战持续升温 布局优质水源地已成水饮企业共识

我国瓶装水行业:千亿市场下大战持续升温 布局优质水源地已成水饮企业共识

瓶装水是我国软饮行业第一大子赛道。按零售额计,2023年我国软饮料市场规模达到9092亿元。其中,瓶装水是最大的品类,市场规模 2266 亿,占比23.6%,对应 19-23 年 CAGR 为 3.6%(高于软饮料行业整体的 2.9%)。根据预测分析,我国未来瓶装水市场将继续增长,但增速会放缓,预计到2027年,我国瓶

2025年03月31日
中国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 相关企业主要聚集于四川、河南等生猪养殖大省

中国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 相关企业主要聚集于四川、河南等生猪养殖大省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猪油重新被重视,不再一味追求植物油饮食习惯,人们重新审视动物油的价值,使得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2024年食用猪油市场规模约为194.24亿元,维持平稳的规模。

2025年03月27日
从《“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中分析我国代餐行业市场机遇

从《“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中分析我国代餐行业市场机遇

肥胖隐藏着大量的健康和经济问题,每年导致的直接医疗支出规模超千亿,是社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国家也开始关注肥胖问题的核心原因。在此背景下,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而预防肥胖问题增加,是节省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体重管理上每投入1元

2025年03月27日
先“苦”后“香”? 我国咖啡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 市场教育加速

先“苦”后“香”? 我国咖啡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 市场教育加速

近年来,虽然我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但是价格战却逐渐常态化,尤其是原材料咖啡豆价格上涨所导致的成本增加,推动着行业竞争升维。不过,咖啡市场的价格战虽然导致行业利润降低,但是也加速市场教育。随着越来越多跨界品牌入局咖啡赛道,我国咖啡行业虽然会有点“苦”,但从行业内外的实际行动来看,未来市场或将变“香”。

2025年03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