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车载电源行业产业链分析 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度下市场将持续扩张

车载电源产业链上游现状

车载电源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主要包括集成电路、PCB印制电路板、半导体功率器件、磁性元件、结构件及五金件等。其中集成电路、PCB印制电路板为核心原材料。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PCB印制电路板行业均保持稳定增长,利于车载电源行业的发展。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车载电源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为2614.2亿块,较上年同比增长29.53%;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为3594.0亿块,较上年同比增长37.48%。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为2614.2亿块,较上年同比增长29.53%;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为3594.0亿块,较上年同比增长37.4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0年,我国PCB印制电路板产值为32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38%;2021年,我国PCB印制电路板产值约为35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9%。

2020年,我国PCB印制电路板产值为32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38%;2021年,我国PCB印制电路板产值约为35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车载电源产业链中游现状

车载电源产业链中游为车载电源生产环节。车载电源产品分为车载充电机、DC/DC变换器、车载电源集成产品等。其中,车载电源集成产品占比较高,2021年为50%,车载充电机、DC/DC变换器分别占比35.7%、14.3%。

车载电源产业链中游为车载电源生产环节。车载电源产品分为车载充电机、DC/DC变换器、车载电源集成产品等。其中,车载电源集成产品占比较高,2021年为50%,车载充电机、DC/DC变换器分别占比35.7%、14.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按照企业经营性质,我国车载电源生产商分为第三方独立供应商、汽车零部件集成供应商和整车厂配套供应商,这三类生产商各具优势。其中,整车厂配套供应商与主机厂配套关系稳定,几乎不为配套主机厂以外的厂商供应产品,一般占据稳定的市场份额。

按照企业经营性质,我国车载电源生产商分为第三方独立供应商、汽车零部件集成供应商和整车厂配套供应商,这三类生产商各具优势。其中,整车厂配套供应商与主机厂配套关系稳定,几乎不为配套主机厂以外的厂商供应产品,一般占据稳定的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按照企业资产类别,我国车载电源生产商分为本土生产商和外资生产商。其中,本土生产商覆盖车企范围较广。本土车企品牌大都更愿意选择本土车载电源品牌,而较少选择外资车载电源品牌。

我国车载电源生产商主要供货车企

类别

车载电源生产商

主要供货车企

外资车企

本土车企

本土生产商

欣锐科技

本田、现代

比亚迪、北汽新能源、长城、小鹏、宇通客车、金龙汽车、北汽福田

通合科技

-

宇通客车、金龙汽车、北汽福田

麦格米特

-

北汽新能源、吉利、东风

得润电子

大众、宝马、奔驰、沃尔沃、PSA、保时捷

东风

亿利达

雷诺日产

吉利、广汽、江淮、江铃、金龙汽车

威迈斯

宝马、奔驰、雷诺日产、通用

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一汽、上汽、吉利、长安、江铃、小鹏

外资生产商

博世

大众、奥迪

北汽新能源、上汽

法雷奥

大众、通用

一汽、上汽、长安、东风

德尔福

-

一汽、上汽

艾默生

雷诺日产、通用

一汽、上汽

台达电子

大众、宝马、奔驰、通用、福特

-

TDK

本田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车载电源行业产业链下游现状

车载电源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中实现内部能量转换的重要零部件。因此,车载电源需求量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向好。数据显示,201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由34万辆增长至354.5万辆,销量由33.1万辆增长至352.1万辆。

车载电源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中实现内部能量转换的重要零部件。因此,车载电源需求量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向好。数据显示,201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由34万辆增长至354.5万辆,销量由33.1万辆增长至352.1万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7-2021年我国车载电源市场规模由54.4亿元增长至246.5亿元。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景气度之下,我国车载电源市场将不断扩张,预计2025年达到700亿元。

2017-2021年我国车载电源市场规模由54.4亿元增长至246.5亿元。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景气度之下,我国车载电源市场将不断扩张,预计2025年达到7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风电叶片材料行业:风电持续发展下市场长期向好 高性能复合材料成主流选材

我国风电叶片材料行业:风电持续发展下市场长期向好 高性能复合材料成主流选材

我国也不例外。风电作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装机量一直在高速增加。并且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推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风电产业已经成为中国能参与国际竞争并且占据领先优势的产业了。到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一风电大国,装机容量占全球的38.1% ‌。这也为风电叶片材料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024年11月25日
我国转子压缩机产销总体上升 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品牌集中

我国转子压缩机产销总体上升 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品牌集中

随着马太效应凸显,我国转子压缩机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品牌集中。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转子压缩机CR3、CR5分别达到47.3%和66.8%,至2020年分别上升至73.6%和87.2%;到2023年分别进一步提升至78.2%和88.3%。从企业来看,美芝凭借着在成本控制和产品议价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领跑国内转子

2024年11月21日
2030年全球生命科学仪器规模将超1000亿美元 中国为亚太主要增长动力 国产化率将提高

2030年全球生命科学仪器规模将超1000亿美元 中国为亚太主要增长动力 国产化率将提高

根据数据,2021 年全球生命科学仪器市场规模达 608.5 亿美元。未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癌症、肾脏和甲状腺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创新疗法的发展,生命科学仪器将进一步增长,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1063.9 亿美元,2021 -2030 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5.4%。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随车起重机行业总销量回升且出口市场向好 竞争格局呈现“一家独大”

我国随车起重机行业总销量回升且出口市场向好 竞争格局呈现“一家独大”

随车起重机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复杂度高,同时其还存在较高的人才、资金、资质和品牌等壁垒,行业整体门槛高,新入局者少。因此,我国随车起重机市场份额主要掌握在徐工、三一等少数头部企业手中,2023年CR2达到74.1%,CR5达到88.9%,行业集中度高,且市场呈现徐工“一家独大”竞争格局。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涡旋压缩机行业发展现状:总销量波动上升 竞争格局由外资企业主导

我国涡旋压缩机行业发展现状:总销量波动上升 竞争格局由外资企业主导

涡旋压缩机行业技术壁垒高,产品设计难度大且生产加工工艺复杂,艾默生、江森日立、大金、丹佛斯、松下电器五大外资企业入局时间早,凭借着多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再加上先发优势,长期在我国涡旋压缩机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快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快

随着企业对于智能制造装备的需求增多,智能制造装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8-2022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由1.51万亿元增长至2.6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4%。2023-2024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延续增长态势,市场规模分别为3.2万亿元、3.4万亿元,增速分别为19.4%、6.3%。

2024年11月15日
机器狗应用向民用领域拓展 销量保持快速增长 行业已形成初步竞争格局

机器狗应用向民用领域拓展 销量保持快速增长 行业已形成初步竞争格局

随着应用领域拓展,近年来我国机器狗销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机器狗市场销量突破1万台,2023年我国机器狗市场销量进一步增长至1.8万台,增速超70%。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压路机行业现状分析:总销量下滑但出口市场强劲 徐工处于龙头地位

我国压路机行业现状分析:总销量下滑但出口市场强劲 徐工处于龙头地位

2022-2023年,受道路交通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我国压路机内需减少,国内销量大幅下滑,也使得其总销量连续两年出现下降。不过,我国压路机出口需求旺盛,出口销量持续攀升,且占总销量的比重也大幅提升,于2023年超过内销。此外,目前我国压路机行业集中度高,且徐工处于龙头地位。

2024年11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