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行业发展趋势调研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皮肤创面组织修复过程中DNA、RNA和羟脯氨酸的合成,诱导分化成熟的表皮细胞逆转化为表皮干细胞,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的生成和上皮细胞的增殖,从而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提高创面修复质量。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适应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每年约有2600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烧烫伤,占总人口的2%,死亡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其中0-12岁小儿烧烫伤占30%-50%;烧伤患者住院病例数286064例,超过美国近十年数据总量(205033),占所有住院患者的0.22%。
现阶段,我国生长因子类的创面修复药物主要有表皮生长因子类产品(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类(bFGF)两种,这两类产品的活性和功效很接近,但表皮生长因子类产品的稳定性要优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稳定性。
此外,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印发了2017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解除2009年版目录对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产品工伤保险用药的限制,并将其调整为乙类医保药品。
因此,调入全国乙类医保药品目录,将大大提高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终端医院使用率,其市场规模也将受益于政策利好而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市场规模6.13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12.26亿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8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