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活性炭总需求保持增长,水处理成为最大应用市场
从需求端来看,活性炭是环境保护利器,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污染加剧,国内活性炭需求快速增多,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活性炭的主要消费区域之一,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活性炭消费国。据数据,我国活性炭需求量由2015年的47.2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65.9万吨,预计2025年我国活性炭需求量将达到90万吨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活性炭由木质、煤质和石油焦等含碳的原料经热解、活化加工制备而成,根据国家标准《活性炭分类和命名》,不同类型的活性炭具有不同的用途,其具体应用领域包括食品饮料、水处理、化工冶炼、医药等。20世纪70年代,我国活性炭应用市场集中于食品、医药等,近年受益于环保政策,水处理成为活性炭最大应用市场,占比33.4%。伴随我国水处理相关环保政策趋严,我国水处理领域对活性炭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活性炭分类及其用途
制造原材料分类 | 产品类型 | 用途 |
煤质活性炭 | 柱状煤质颗粒活性炭 | 气体分离与精制、溶剂回收、烟气净化、脱硫脱硝、水质净化、污水处理、催化剂载体等 |
破碎状煤质颗粒活性炭 | 气体净化、溶剂回收、水体净化、污水处理、环境保护等 | |
粉状煤质活性炭 | 水污染应急处理、垃圾焚烧、化工脱色、烟气净化等 | |
球形煤质颗粒活性炭 | 炭分子筛、催化剂载体、防毒面具、气体分离与精制、军用吸附等 | |
木质活性炭 | 柱状木质颗粒活性炭 | 气体分离与精制、黄金提取、水质净化、食品饮料脱色等 |
破碎状木质颗粒活性炭 | 净化空气、溶剂回收、水质净化、味精精制、乙酸乙烯合成触媒等 | |
粉状木质活性炭 | 水体净化、注射针剂脱色、糖液脱色、味精及饮料脱色、药用等 | |
球形木质颗粒活性炭 | 炭分子筛、血液净化、饮料精制、气体分离、提取黄金等 | |
合成材料活性炭 | 柱状合成材料颗粒活性炭 | 气体分离与净化、水体净化、烟气净化、污水处理、环境保护等 |
破碎状合成材料颗粒活性炭 | 净化空气、脱除异味、环境保护、上水与污水处理等 | |
粉状合成材料活性炭 | 水质净化、垃圾焚烧、化工脱色、烟气净化等 | |
成形活性炭 | 净水滤芯、净水滤棒、净空蜂窝体、环境保护、过滤吸附等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活性炭产量快速增长,但多数生产企业年产量规模仍在万吨以下
从供给端来看,随着消费需求增长以及国家对活性炭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逐渐成为活性炭生产大国,活性炭产量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我国活性炭产量将接近100万吨。
我国活性炭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 政策 | 制定部门 | 相关内容 |
2003.06.25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 国务院 | 确立了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明确了林业改革的方向和一系列改策措施。 |
2006.05.30 | 《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 | 国家林业局 | 将活性炭等优势产品列为林产化工主要发展方向。 |
2007.08.10 |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 | 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 | 将“次小薪材、沙生灌木。三剩物的综合利用和废旧木质材料、一次性木制品的回收利用”、”林产化工产品情深加工”列为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与领域。 |
2009.11.03 | 《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年) | 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 |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及扩大规模。三年内要重点扶持100家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和10大特色产业集群。 |
2016.05.20 | 《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 国家林业局 | 着力深化林业改革、着力保护森林资源,着力提升质量效益、看力夯实基础保障。 |
2018.09.26 |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 国务院 | 加快推进种养循环一体化,建立农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推进农林产品加工剩余物资源化利用,深入实施秸秆禁烧制度和综合利用,开展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活性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目前我国活性炭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原材料丰富的地区,如木质活性炭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和浙江等森林资源丰富的省份,总占比达70%以上;煤质活性炭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山西、宁夏、新疆等煤炭资源丰富的省份,总占比达80%以上。截至2022年3月,我国活性炭企业已超4万家,但以小型企业为主,除元力股份等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以外,多数活性炭生产企业年产量规模在万吨以下,行业平均产能不到1000吨。
数据来源:企查查、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