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钨精矿行业现状:供给受限 需求放量 钨价持续走强

钨在冶金和金属材料领域中属高熔点稀有金属或称难熔稀有金属,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机械加工性能。钨及其合金是现代工业、国防及高新技术应用中的极为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广泛应用在航天、原子能、船舶、汽车工业、电气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含钨高温合金主要应用在燃气轮机、火箭、导弹及核反应堆的部件。

受政策配额影响,年产量有限

稀有金属资源钨是各国依赖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国也不例外。目前我国钨资源储量和出口总量均占世界第一,世界上80%以上的钨工业消耗都来自我国。尤其是钨钼铋复杂多金属矿综合选矿新技术——柿竹园法、复杂难处理钨矿高效分离关键技术、栾川白钨回收技术等钨矿选矿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有效提高了中国低品位白钨矿的开发利用程度。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钨精矿产量为84000吨(钨金属量,下同);而钨精矿产量69000万吨(与中国实际数据有一定差别),占比为82.14%。

稀有金属资源钨是各国依赖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国也不例外。目前我国钨资源储量和出口总量均占世界第一,世界上80%以上的钨工业消耗都来自我国。尤其是钨钼铋复杂多金属矿综合选矿新技术——柿竹园法、复杂难处理钨矿高效分离关键技术、栾川白钨回收技术等钨矿选矿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有效提高了中国低品位白钨矿的开发利用程度。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钨精矿产量为84000吨(钨金属量,下同);而钨精矿产量69000万吨(与中国实际数据有一定差别),占比为82.14%。

数据来源:USGS,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USGS,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USGS,观研天下整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我国钨精矿产量全球占比突出,钨资源消耗过快,与储量占比不匹配。有相关资料显示,我国钨储量占世界钨储量的50%左右,而钨精矿产量却占世界产量的80%以上。且2018年,全球储采比(储量/年开采量,静态服务年限)为27.5年,是中国的1.4倍。由此可见,我国钨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开采总量控制和健康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在此背景下,我国自2002年以来,就开始对钨实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每年限定生产量。数据显示,2020年度全国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05000吨,其中主采指标78150吨,综合利用指标26850吨。2021年全国钨精矿(65%WO3)开采总量控制指标108,000吨,较2020年同期增加3,000吨,同比增幅2.90%。其中主采指标80,820吨,同比增长3.42%,综合利用指标27,180吨,同比增长1.23%。

在此背景下,我国自2002年以来,就开始对钨实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每年限定生产量。数据显示,2020年度全国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05000吨,其中主采指标78150吨,综合利用指标26850吨。2021年全国钨精矿(65%WO3)开采总量控制指标108,000吨,较2020年同期增加3,000吨,同比增幅2.90%。其中主采指标80,820吨,同比增长3.42%,综合利用指标27,180吨,同比增长1.2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实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下,我国钨精矿产量呈现震荡下行趋势。据中国钨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钨精矿产量133221吨(折65%标吨),较2020全年138610吨(折65%标吨),同比减3.9%。

在实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下,我国钨精矿产量呈现震荡下行趋势。据中国钨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钨精矿产量133221吨(折65%标吨),较2020全年138610吨(折65%标吨),同比减3.9%。

数据来源:中国钨业协会统计,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2021年江西、湖南、河南是我国钨精矿(折65%标吨)主要生产地区,这三大主产地区总产量占比全国 79%。其中江西地区钨精矿产量最高,为 5.06 万吨,占比 38%;其次为湖南地区,生产量 3.4 万吨,占比 26%;再次为河南地区,生产量 2.01 万吨,占比 15%。

其中2021年江西、湖南、河南是我国钨精矿(折65%标吨)主要生产地区,这三大主产地区总产量占比全国 79%。其中江西地区钨精矿产量最高,为 5.06 万吨,占比 38%;其次为湖南地区,生产量 3.4 万吨,占比 26%;再次为河南地区,生产量 2.01 万吨,占比 15%。

数据来源:中国钨业协会统计,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钨精矿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22年度第一批钨精矿(三氧化钨含量65%)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6.3万吨,其中主采指标46890吨,综合利用指标16110吨,均与上年同期持平。但从区域来看,浙江省减少48.72%,安徽省减少62.96%,湖南省增加3.5%。

我国金属切削机床的产量增加推动硬质合金需求增长,钨需求持续放量

钨被称为‘工业的牙齿’,主要用在采掘、钻掘、切削等硬质合金工具领域。2020年受全球新冠疫情(COVID-19)大流行对全球经济和工业生产(尤其是汽车,商业航空,和石油和天然气钻探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使得钨消费量减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钨精矿表观消费量为14.18万吨,同比下降4.32%。

钨被称为‘工业的牙齿’,主要用在采掘、钻掘、切削等硬质合金工具领域。2020年受全球新冠疫情(COVID-19)大流行对全球经济和工业生产(尤其是汽车,商业航空,和石油和天然气钻探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使得钨消费量减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钨精矿表观消费量为14.18万吨,同比下降4.3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进入2021年国内制造业自新冠肺炎疫情后有较好的恢复,且受益于国内的产业升级和新基建提速,整个钨行业的业绩表现都比较好。尤其是碳化钨市场需求。据了解,碳化钨的下游需求主要为硬质合金,占其总需求的93%,而硬质合金的消费终端主要为金属切削机床。根据数据显示,2021 年,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达60.2 万台,同比增加35.0%。

进入2021年国内制造业自新冠肺炎疫情后有较好的恢复,且受益于国内的产业升级和新基建提速,整个钨行业的业绩表现都比较好。尤其是碳化钨市场需求。据了解,碳化钨的下游需求主要为硬质合金,占其总需求的93%,而硬质合金的消费终端主要为金属切削机床。根据数据显示,2021 年,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达60.2 万台,同比增加35.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受益于下游金属切削机床的产量的增加,我国硬质合金需求有所增长,从而带动产量增长。据了解,我国硬质合金产业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经过建国7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已成为硬质合金产量最大的国家。根据中国钨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硬质合金产能为5.5万吨,产量为4.1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40%。2021年我国硬质合金产能为**万吨,产量为**万吨。

受益于下游金属切削机床的产量的增加,我国硬质合金需求有所增长,从而带动产量增长。据了解,我国硬质合金产业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经过建国7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已成为硬质合金产量最大的国家。根据中国钨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硬质合金产能为5.5万吨,产量为4.1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40%。2021年我国硬质合金产能为**万吨,产量为**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硬质合金需求的增长,也带动了碳化钨在硬质合金方面消费。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碳化钨在硬质合金方面的消费量为5.1 万吨,较去年同期上涨30.6%。

钨价持续走强

自2020 年以来,受政策配额影响APT生产成本持续增加,以及金属切削机床的放量,我国钨精矿价格一路走强。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2 年3 月25 日,我国国内钨精矿价报11.95 万元/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8.5%;国内仲钨酸铵(APT)价报18.1 万元/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8.8%;国内碳化钨价格达274 元/千克,较去年同期增长26.3%。

自2020 年以来,受政策配额影响APT生产成本持续增加,以及金属切削机床的放量,我国钨精矿价格一路走强。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2 年3 月25 日,我国国内钨精矿价报11.95 万元/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8.5%;国内仲钨酸铵(APT)价报18.1 万元/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8.8%;国内碳化钨价格达274 元/千克,较去年同期增长26.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eVTOL电池市场迎新机遇。不过,我国eVTOL电池行业面临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基础设施等挑战,但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其必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新基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2日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这一需求井喷的背后,主要是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双轮驱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累计装车量为409.0GWh,占总装车量的74.6%,同比增长56.7%。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