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锗行业供给与消费分析:有望分享下游市场爆发带来的红利与机遇

锗是一种化学元素,元素符号Ge,原子序数32,原子量72.64,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IVA族。锗单质是一种灰白色准金属,属于碳族,其化学性质与同族的锡与硅相近,不溶于水、盐酸、稀苛性碱溶液,溶于王水、浓硝酸或硫酸,具有两性,故溶于熔融的碱、过氧化碱、碱金属硝酸盐或碳酸盐,在空气中较稳定。

锗是一种典型的稀有分散元素,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铜矿、铁矿、硫化矿以及岩石,泥土和泉水中;同时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0.0007%。因此锗又被称为“稀散金属”。目前已发现的锗矿有硫银锗矿(含锗5~7%)、锗石(含锗10%),硫铜铁锗矿(含锗7%)。

一、市场供给情况

锗是被多国列入战略储备物资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国也不例外。据了解,我国锗矿资源较为丰富,仅次于美国(占全球含量的45%),是全球第二大锗矿存储国。有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探明锗矿产地约35处,保有储量约3500吨,占全球41%。主要分布在广东、云南、内蒙古、吉林、山西、广西、贵州等省区,约占全国锗总储量的96%。

锗是被多国列入战略储备物资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国也不例外。据了解,我国锗矿资源较为丰富,仅次于美国(占全球含量的45%),是全球第二大锗矿存储国。有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探明锗矿产地约35处,保有储量约3500吨,占全球41%。主要分布在广东、云南、内蒙古、吉林、山西、广西、贵州等省区,约占全国锗总储量的9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锗生产国,年锗产量在全球总产量中的占比达到65%-70%之间。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锗产量为86吨,占全球锗产量的66.2%。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锗生产国,年锗产量在全球总产量中的占比达到65%-70%之间。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锗产量为86吨,占全球锗产量的66.2%。

数据来源:美国地质局,观研天下整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早期我国对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重视度不足,国内锗矿滥挖滥采现象严重,造成严重资源浪费。同时由于深加工能力不足,我国大部分锗资源以初级产品形式进行出口,相关企业盈利能力也较弱。

此外鉴于锗的重要性与稀缺性,在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对锗资源的开发进行了管控,实行进口替代开采。由此美国虽锗储量第一,却高度依赖进口;而美国的这一举动,将令其在此后的资源战争中,更具有优势。为此我国正加强再生锗回收技术升级,防备锗资源将来被“卡脖子”。同时,我国也正加强对本国锗资源的保护,维护本国的能源安全。从近几年我国锗的产量占全球比重逐渐下降这一现象,也可看出我国现在也是认识到锗的重要性。

此外鉴于锗的重要性与稀缺性,在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对锗资源的开发进行了管控,实行进口替代开采。由此美国虽锗储量第一,却高度依赖进口;而美国的这一举动,将令其在此后的资源战争中,更具有优势。为此我国正加强再生锗回收技术升级,防备锗资源将来被“卡脖子”。同时,我国也正加强对本国锗资源的保护,维护本国的能源安全。从近几年我国锗的产量占全球比重逐渐下降这一现象,也可看出我国现在也是认识到锗的重要性。

数据来源:美国地质局,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环保政策日益严厉,以及锗的稀缺性逐渐得到重视,我国较多落后锗矿开采以及金属锗生产企业被淘汰出局,锗产量增速放缓。而受中国锗产量增速放缓影响,全球锗产量增长速度低,使得全球锗供应缺口逐渐扩大。对此在市场供应日益紧张的背景下,我国锗行业结构亟需转型升级,向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

二、下游消费市场

锗的重要性堪比芯片,在许多关键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应此广泛应用在催化剂、半导体、光纤、红外成像仪、太阳能电池、生物医学、核能、航空航天等领域。预计随着下游5G、太阳能电池、半导体、医疗等行业的高速发展,锗有望分享下游行业爆发带来的红利和机遇。

1、光纤领域市场

光纤领域对锗的需求规模最大。世界上35%的锗都应用在了光纤上面。据了解,光纤是一种传输光束的细而柔软的媒质,是光缆的核心部分。而锗是光纤中必须加入的元素。因此未来随着5G的发展,光纤的运用肯定会越来越多,锗也就更重要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随着国家反倾销政策支持国内光棒产业发展以及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开展产生对光棒产品的大量需求,我国光棒产业不断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光纤预制棒的产量从2014年的4271吨上升至12000吨左右。

近年来随着国家反倾销政策支持国内光棒产业发展以及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开展产生对光棒产品的大量需求,我国光棒产业不断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光纤预制棒的产量从2014年的4271吨上升至12000吨左右。

数据来源:中国通信企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5G带动新一轮需求。根据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加大5G网络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到,要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

虽然在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但我国通信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支撑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城市的5G网络覆盖,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能力不断提升。

5G全称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

自2019年以来,我国5G基站建设数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份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150.6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15%。其中2022年1-2月份新建5G基站8.1万个。

自2019年以来,我国5G基站建设数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份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150.6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15%。其中2022年1-2月份新建5G基站8.1万个。

数据来源:工信部,观研天下整理

相关运营商建设重心逐步转向5G及光纤网络升级。根据统计,三大运营商2021年资本开支预算合计为3706亿元,同比增长10.69%,5G相关的资本开支预算合计达1847亿元,同比增长2.44%。此外中国广电计划今年启动700M5G网络的规模建设,亦将有力地促进5G规模化建设的进程。因此随着我国光纤宽带接入网和4G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基本完成,运营商建设重心逐步转向5G及光纤网络升级,有望带来新一轮需求。

2014-2020年中国光缆线路长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根据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光缆线路长度从2014年的2061万公里上升至5169公里。

2014-2020年中国光缆线路长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根据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光缆线路长度从2014年的2061万公里上升至5169公里。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2、太阳能电池市场

太阳能电池是锗的第二大应用市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光伏”。太阳能电池产业是基于半导体技术发展和新能源需求的朝阳产业,在全球先进产业竞争中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我国光伏行业开始发展于2005年左右。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光伏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式大发展,建立了完整的市场环境和配套环境,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

尤其是自2009年以来,我国开始逐渐实施投资补贴,启动金太阳示范工程等等项目,进行大型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目前在我国的积极推动下,智能光伏的发展、应用发展迅速,太阳能发电技术不断革新、产品成本呈现持续降低的形式,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在全球上占有很大的优势,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产业链集群、最大产品出口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的产量为15729万千瓦,较2019年同期增长22.3%。2021年全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了23405.4万千瓦,累计增长42.1%。

目前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在全球上占有很大的优势,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产业链集群、最大产品出口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的产量为15729万千瓦,较2019年同期增长22.3%。2021年全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了23405.4万千瓦,累计增长42.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新增装机容量不断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突破3亿千瓦大关,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其中新增装机容量达5493万千瓦,同比增长14%,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2022年1-2月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3.1亿千瓦,同比增长20.9%;其中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约1086万千瓦,同比增加761万千瓦。

新增装机容量不断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突破3亿千瓦大关,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其中新增装机容量达5493万千瓦,同比增长14%,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2022年1-2月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3.1亿千瓦,同比增长20.9%;其中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约1086万千瓦,同比增加761万千瓦。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整理

3、半导体市场

半导体材料是一类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可用来制作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电子材料。作为集成电路能量转换功能的媒介,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照明、家用电器、消费电子和信息通讯等各个领域。

近年来我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共生产半导体3594.3亿块,同比增长了33.3%,是上一年16.2%增长率的两倍多,也高于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长率25.1%;半导体销售规模为1772亿美元,比2020年的1508亿美元增长17.5%;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76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94亿美元。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并且继续保持最快的增速。伴随着国内半导体核心材料技术的突破,我国半导体材料市场需求将得到更大释放。而锗同时拥有部分金属性质与部分非金属性质,例如其导电性低于金属但高于非金属,是一种天然的半导体,因此作为半导体材料使用,锗的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共生产半导体3594.3亿块,同比增长了33.3%,是上一年16.2%增长率的两倍多,也高于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长率25.1%;半导体销售规模为1772亿美元,比2020年的1508亿美元增长17.5%;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76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94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医疗、催化剂市场

在医疗、催化剂等领域,锗的重要性也逐渐提升。由此不难看出,锗的重要程度,未来其应用空间还有望进一步拓展。

医疗市场:我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不仅人口基数庞大,还面临着老龄化的挑战,医疗服务需求持续增长。目前,随着国民购买力的不断增加、健康及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行业未来可期。2020年我国医疗服务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329.1百亿元扩大至509.9百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5%,估计2021年其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56.3百亿元。

<strong>医疗市场:</strong>我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不仅人口基数庞大,还面临着老龄化的挑战,医疗服务需求持续增长。目前,随着国民购买力的不断增加、健康及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行业未来可期。2020年我国医疗服务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329.1百亿元扩大至509.9百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5%,估计2021年其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56.3百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我国医疗支出不断增长。2020年我国总医疗支出由2016年的371.47百亿元增至565.12百亿元,其年复合增长率为11.1%;人均医疗支出由2016年的2600元增长至4000元。估计2021年中国的总医疗支出达到648.74百亿元;人均医疗支出将达到4600元。

近年来,我国医疗支出不断增长。2020年我国总医疗支出由2016年的371.47百亿元增至565.12百亿元,其年复合增长率为11.1%;人均医疗支出由2016年的2600元增长至4000元。估计2021年中国的总医疗支出达到648.74百亿元;人均医疗支出将达到4600元。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观研天下整理(WW)

催化剂市场:催化剂是属于化工的一种,指的是一种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但自身结构组成不发生任何变化的化学物质,主要用于工业。

现代化工工业过程离不开催化剂的生产和使用,据统计,90%以上的化工工业均需要催化剂的使用,否则将无法高效进行。同时在资源的日益减少下,我国对催化剂的投入逐渐变大。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化工催化剂产能为50.2万吨,同比增长1%;产量为38.7万吨,同比增长3.8%,消费量为40.6万吨,同比增长2.8%。预计2022年我国化工催化剂产能约为50.7万吨,产量约为40万吨,消费量约为41.5万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下游覆铜板、PCB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我国电子树脂行业发展 未来看好高频高速树脂

下游覆铜板、PCB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我国电子树脂行业发展 未来看好高频高速树脂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覆铜板生产国。近年来随着全球覆铜板产能逐渐向国内转移,我国覆铜板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产量及消费量最高的国家。近年产量逐年稳步增长,且地位稳固。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大陆PCB覆铜板产量占比全球的70%以上,全球核心地位凸显。2019-2023年我国覆铜板产量从6.83亿平方米增长至10.2亿平方米,年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我国甲醇行业整体产能低速增长 绿色甲醇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国甲醇产量和表观消费量逐年递增,但产量始终不能满足下游消费,进口量长期处于千万吨级,且对外依存度维持在10%以上。同时其产能整体呈现低速增长态势,2019-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1%。值得一提的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随着煤制甲醇和天然气制甲醇新增产能受限,兼具低碳环保与能源替代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我国磷酸一铵行业发展现状:新增产能受限 工业级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在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磷酸一铵新增产能有限,主要以装置淘汰与调整为主。同时随着产能调整,其产量整体呈现震荡上升态势。受上游磷矿资源禀赋影响,我国磷酸一铵生产区域高度集中,2023年湖北省和云南省的磷酸一铵产量合计占比超过60%。值得一提的是,受磷酸铁等下游产业需求拉动,工业级磷酸一铵产量增长势头强劲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 生产利润收窄 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 生产利润收窄 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整体上升

近年来,我国己二酸产能和产量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同时其进口量整体下滑,出口量和净出口量则整体上升。目前我国己二酸行业供给集中,产能集中于华峰化学、平煤神马等少数企业手中。其中,华峰化学为我国己二酸行业领军企业,产能位居国内首位。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我国己二酸产品供应增速高于下游消费增速,市场供需失衡,导致其价格承压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聚乙烯醇出口量创新高 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我国聚乙烯醇出口量创新高 行业将不断向高端化方向转型发展

随着技术进步,我国聚乙烯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应用于聚合助剂、织物浆料、粘合剂、维纶纤维、PVA光学膜、PVA水溶膜等多个领域。从产能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去产能超30万吨,2022年产能回升至109.6万吨,其后保持稳定。目前皖维高新是我国聚乙烯醇行业领头羊,2024年产能占比接近30%,稳居行业龙头

2025年04月01日
季戊四醇需求增长 我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湖北宜化产能居首 产品结构待优化

季戊四醇需求增长 我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湖北宜化产能居首 产品结构待优化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国,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湖北宜化、中毅达、金禾实业、云天化等。季戊四醇主流生产工艺采用钠法,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绿色化学的兴起,混合碱催化法等其他生产工艺或迎来机遇。国内季戊四醇生产商大多只能生产低纯度季戊四醇,高纯度季戊四醇生产技术主要由湖北宜化、中毅达、云天化三家企业掌握,产品结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复合肥行业:施用量增速高于化肥 市场价格波动向上 供给区域特征显著

我国复合肥行业:施用量增速高于化肥 市场价格波动向上 供给区域特征显著

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长推动包括复合肥料在内的化肥刚性需求。近年来,我国复合肥施用量增速已显著高于氮肥、磷肥以及化肥,复合化率平稳提高。氮磷钾三大基础肥料对复合肥产品成本及销售价格影响重大,2021年以来国内复合肥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2025年03月26日
全球有机颜料制造以亚洲地区为主 中国成第一大生产国但高端市场短板仍需补齐

全球有机颜料制造以亚洲地区为主 中国成第一大生产国但高端市场短板仍需补齐

随着人工成本上升和环保要求提高,全球有机颜料产业链逐渐向亚洲地区转移,目前亚洲已成为全球有机颜料最大生产地,其中中国是全球有机颜料主产国。有机颜料主要应用于油墨、涂料和塑料领域,经典有机颜料为消费市场主流,但随着环保要求提高,高性能有机颜料未来将拥有更大市场空间。经过多年竞争与整合,全球有机颜料市场集中度正不断提高。在

2025年03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