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系统是指以位置、速度、转矩为控制量,能够动态跟踪目标变化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系统,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精密制造和柔性制造的核心技术,属于高端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由于具备定位精度高、动态响应快、稳定性好等性能特点,在对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普遍应用于机床工具、纺织机械、电子制造设备、医疗设备、印刷机械自动化生产线及各种专用设备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伺服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目前,我国伺服系统市场主要分为日韩品牌、欧美品牌和国产品牌三大阵营,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不过,近年来,随着国内厂商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等举措,不断加强伺服系统相关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国产伺服系统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根据数据,2020年,我国伺服市场中日韩品牌占据约51%的市场份额,国产品牌占据约30%份额。其中,安川、三菱和松下分别以11.3%、10.5%、9.9%的市场份额位列前三。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星辰科技VS禾川科技商业模式
1、采购模式
星辰科技以实际的客户订单和市场需求预测相结合,制定滚动的生产计划,并据此制定材料采购计划。目前,星辰科技采购主要包括定型采购和新设计产品采购两种类型。
星辰科技的采购模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禾川科技的采购管理体系由管理层、供应链中心、制造中心、营销中心、研发中心等部门构成。其中,管理层负责审批采购计划,制造中心结合营销中心提供的市场信息制定生产计划,供应链中心根据库存及生产计划制定并执行采购计划,研发中心协助供应链中心进行供应商的遴选。
2、销售模式
星辰科技采取了行业营销、区域管理的销售模式,建立了“行业直销+分区布点+渠道经销”的销售体系。
星辰科技针对不同行业所采用的销售模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禾川科技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丰富的工业自动化产品以及专业化的行业系统解决方案。由于禾川科技产品下游应用极其广泛,用户遍布众多行业,因此主要以经销模式销售给客户,而对部分采购量大、产品个性化要求较高的战略客户,则采取直销模式。
经销模式下,禾川科技与经销商签订经销协议,明确约定合作方式及各项违约措施,各区域的经销商负责开拓终端客户、产品选型、提供基础技术支持及设备维护等服务;直销模式下,禾川科技就产品价格、数量等内容与终端客户签订销售协议,直接销售产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研发模式
禾川科技根据产品结构和发展战略配置,形成了“共享基础平台+业务产品中心”的研发架构,研发中心下设产品研发中心、基础技术研究中心、应用技术服务中心、工程中心4个技术中心和研发资源支持平台、业务管理支持平台2个支持平台,既能提高产品开发效率、缩短产品面市周期,又能提高业务部门的专业性,使其能够在各自的垂直领域持续不断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禾川科技的研发体系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禾川科技研发中心下各平台的主要职能
项目 |
具体内容 |
产品研发中心 |
负责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下设工业自动化产品、工业机器人、产业机器和数字化工厂研发团队,专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业控制和变频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行业应用技术研究 |
基础技术研究中心 |
负责为关键共同基础技术预研,芯片及软硬件平台建设,前沿技术的追踪和引领 |
应用技术服务中心 |
专注于公司产品在客户处的具体应用,及时解决并反馈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
工程中心 |
负责制定产品制造策略、产品异常分析改善、产品测试、售后产品检测等 |
研发资源支持平台、业务管理支持平台 |
为产品和技术中心提供支持和保障,完成如PCBA、工业设计和结构等公共工作,减少业务中心和产品线的重复投入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禾川科技研发采用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通过全流程管理、结构化开发、全面过程质量控制,保证产品开发的规范高效,其具体可分为概念阶段、计划阶段、样机阶段、中试阶段、发布量产阶段5个阶段。
而星辰科技设立研发中心,负责整体的研发工作,通过自主创新和持续投入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其研发流程分为项目策划及立项、技术及工艺方案设计、样机试制及验证、技术及产品鉴定和结题等四个阶段。
二、技术优势对比
禾川科技通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在工业自动化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系统性的核心技术,涵盖控制层、驱动层、执行传感层的各类产品系列。
禾川科技技术水平及特点
序号 |
核心技术 |
专利情况 |
应用产品 |
1 |
伺服系统三环综合矢量控制技术 |
4项发明专利 |
伺服系统—伺服驱动器 |
2 |
新型伺服控制技术 |
2项发明专利 |
|
3 |
高级智能调整算法技术 |
1项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 |
|
4 |
高速总线控制技术 |
1项发明专利 |
|
5 |
高性能伺服电机设计技术 |
5项实用新型专利 |
伺服系统—伺服电机 |
6 |
高速高精度编码器技术 |
7项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 |
伺服系统—编码器 |
7 |
底层编译及解释平台技术 |
3项软件著作权 |
PLC、PAC、IPC |
8 |
上位机二次开发用户可编程技术 |
3项软件著作权 |
|
9 |
扩展模块高速总线技术 |
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 |
|
10 |
主从站高速通信技术 |
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 |
|
11 |
多轴高速输入与定位技术 |
10项软件著作权 |
|
12 |
智能图像识别传感技术 |
1项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 |
传感产品 |
13 |
高速高性能芯片技术 |
9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工控芯片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星辰科技则一直专注于伺服系统的技术研发,如高精度随动控制技术、消隙控制技术、装备自动化及智能化控制技术、动力伺服技术、电机技术、电磁兼容技术、伺服系统行业应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且经过多年的科研积累,在伺服控制领域形成了深厚的技术沉淀。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30日,公司取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共计74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1项。
三、业绩表现
星辰科技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投放于航天军工、新能源以及工业控制伺服系统领域。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星辰科技营业收入达到1.419亿元,同比增长3.47%,毛利润7475万元,归属净利润4336万元,净利率30.21%。其中,航天军工伺服系统业务收入8479万元,占总营收59.77%,工业控制伺服系统4268万元,新能源伺服系统1118万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禾川科技的伺服系统营业收入比星辰科技高。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禾川科技营业收入达到7.515亿元,同比增长38.13%,归属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2.97%,毛利率36.47%,净利润14.41%。其中,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