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血糖是对糖尿病进行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通过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以掌握疾病的控制情况和进食对血糖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为调整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血糖监测方法多样,“点”、“线”、“面”不同维度覆盖血糖变化情况。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血糖监测的三个维度
维度 |
测定方法 |
测量指标 |
检测频率 |
反应血糖变化水平 |
点 |
指尖血血糖监测(SMBG/BGM) |
毛细血管中血糖浓度 |
ADA(美国糖尿病学会)推荐每天至少3-4次 |
采血时刻 |
线 |
连续血糖监测(CGM) |
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 |
~5分钟自动监测,生成血糖24小时连续变化曲线 |
监测期间(24h) |
面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监测HbA1c含量 |
建议治疗初期3个月监测1次,后续每6个月监测1次 |
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 |
糖尿病是一类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类疾病,而高血糖通常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导致,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引起眼、肾、心血管等多组织损伤,严重时将危及生命。按照发病机理,糖尿病包括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它类型糖尿病。其中,II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人数的90%,I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大约共占9~10%。
糖尿病分类和占比
类别 |
发病机理 |
占比 |
I型糖尿病 |
即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统损伤胰岛B细胞,致使胰岛素绝对缺乏 |
~5% |
II型糖尿病 |
即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导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 |
~90% |
妊娠期糖尿病 |
妊娠期代谢和激素水平变化导致高血糖,产后可能恢复正常 |
~4% |
其它类型糖尿病 |
遗传缺陷、内分泌疾病或其它原因引起 |
~1%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血糖监测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四十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增长迅速,其中2021年中约为136.8百万人,同比增长2.8%,位列世界第一。根据IDF预测,2030年中国糖尿病人群预计为1.43亿人,占全球糖尿病患病人群的23%,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血糖监测是控制糖尿病的必要手段。血糖监测虽然不能直接改变胰岛素分泌和血糖浓度,但可以通过定期监测,患者可以准确了解血糖变化情况,并且有效减少白内障、心肌梗塞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国内糖尿病患者呈现兼具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三低的特点,并且血糖监测成本高,个人支付经济负担大,以三诺生物安稳+血糖仪为例,一日测4次,每日坚持测量,则患者一年的使用费用约为1500元,所以我国未诊出率依然较高。根据IDF数据,2019年,全球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中2.32亿人未获诊断,中国未诊出糖尿病人数高达6518万人,未诊出率56.0%。因此,未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医保覆盖面扩大,我国糖尿病的诊断率有望增加,血糖监测行业市场空间巨大。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成本(每年)
检测方法 |
品牌 |
监测设备与耗材 |
费用明细(元) |
花费(元/年) |
BGM |
三诺生物安稳+ |
血糖仪+4×365个血糖试纸与采血针 |
首年:229(元)(血糖仪1个+200条耗材)+1276(元)(1200条耗材)之后:1.06(元/条)*1460(条耗材) |
~1500 |
CGM |
雅培瞬感动态血糖仪 |
26个传感器 |
470(元/个)×26(个) |
11310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综上所述,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持续增加、人们健康意识提升及诊断率有望上升,我国血糖监测行业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预计2030年将达到61亿美元,2020-3030年复合增长率为16.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