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肉是一种食材,主要是指禽类的肉,主要包括鸡、鸭、鹅肉等。禽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磷、硒、镁等微量元素、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例如其中身体新陈代谢离不开磷元素,镁元素对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硒元素能帮助提高身体免疫力,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心血管的发生风险,利于身体健康。
与畜肉相比,禽肉味道寡淡,可以搭配许多调味料及香料以适应消费者的各种口味,因此禽肉拥有大量烹饪方法;即可直接烹制进入餐桌,包括中餐和西餐, 也可以经过深加工后制成开袋即食的食物,减少食物准备时间。以鸡肉为例,鸡肉拥有炸、 烤、烧、煮、蒸等多种烹饪方式。
禽肉行业是一个涉及众多养殖场户的民生行业,在满足居民动物蛋白需求,保证主要禽产品稳定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以及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善,追求安全、健康、营养日渐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流,禽肉产品因其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其中以鸡肉消费为主。
供给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禽肉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家禽养殖在我国的养殖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主要支柱产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家禽存栏量为67.8亿只,同比增长4%;家禽出栏量为155.7亿只,同比增长6.4%。2021年我国家禽存栏量达67.9亿只,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出栏量为157.4亿只,同比增长1.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2017-2021年,我国禽肉的产量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禽肉的产量由2017年1897万吨增长到2269万吨。预计2022年我国禽肉的产量可达2462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在肉类总产量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比例由2016年的22.11%上升到26.8%。预计随着白羽鸡养殖技术不断成熟及速冻食品的普及,这一比例将提升至35.3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需求市场稳定发展,人均禽肉消费量不断增长
禽肉是我国第二大肉类消费品。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善,人们对禽肉需求稳定增长,居民人均禽肉消费量逐渐增长。尤其是2018-2019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部分猪肉消费需求转移至禽肉,使其消费量大幅增长。但近两年来,随着影响减弱,替代效应逐渐减弱,市场增速放缓。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禽肉人均需求量为16.2千克,同比增长13.41%;2020年我国禽肉人均需求量为16.5千克,同比增长1.85%。预计2022年我国禽肉人均消费量将达18.14千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禽肉消费主要以鸡肉为主
鸡肉为禽肉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国内消费比例仅次于猪肉。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鸡肉产量占禽肉的66%;其次是鸭肉,产量占比约为2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鸡肉消费在禽肉消费市场占比最大的主要因素是,与其他禽类养殖相比,我国肉鸡养殖起步较早、养殖规模更大。但2021年由于猪肉价格大幅下降,鸡肉对猪肉的替代效应基本消失,使其消费量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肉鸡生产量为1 470 万吨,比2020 年增长10 万吨,同比增长0.68%;消费量为1 503 万吨,比2020 年减少18.1 万吨,同比下降1.19%。
数据来源:USDA,观研天下整理
在鸡肉消费市场上又以白羽肉鸡为主。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白羽鸡肉占比57%;其次为黄羽鸡肉,占比27%。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817小型肉鸡呈现持续增量的态势。
数据来源:USDA,观研天下整理
白羽肉鸡是从国外引进的“快大白鸡”,养殖时间更短,拥有更低的料肉比,相应地具有较低的养殖成本,因此也更加适合 工业化大规模生产。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引发鸡肉消费市场的变化,祖代白羽肉雏鸡更新数量有所下降。但进入2021年,随着疫情影响减弱,祖代白羽肉雏鸡更新数量大幅回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白羽肉鸡累计更新祖代种鸡124.6万套,比2020年增涨24.23%;白羽鸡祖代存栏量为171.29万套,同比增长4.9%;父母代存栏量为6507.87万套,同比增长7.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我国白羽鸡出栏量为65.32亿只,同比增长9.6%;出栏活重2.63千克/只。其中2021年中国白羽鸡屠宰率75%肉重为1288.11万吨,同比增长8.8%;白羽鸡屠宰率89%肉重为1528.56万吨,同比增长8.8%。
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黄羽肉鸡产业发展迅速,在我国肉鸡产业乃至整个畜禽行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中国畜牧业数据,2021年在产祖代黄羽肉种鸡平均存栏量为151.45万套,同比下滑1.31%。仍处于历史高位。
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鸭肉消费占比回落
我国是鸭肉生产大国。2018-2019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部分猪肉消费需求转移至禽肉,使其消费量大幅增长。但近两年来,随着影响减弱,替代效应逐渐减弱,市场增速放缓,行业由繁荣转向低迷,产能进入调整期,市场占比出现回落。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商品代肉鸭出栏量约为35.01亿只,同比下滑11.81%,在禽肉市场中占比由2014年的29%回落至2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肉鹅出栏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相较于鸡鸭消费,肉鹅消费市场相对较小。自2016年我国肉鹅出栏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商品鹅出栏量达6.39亿只,较2019年增加了0.29亿只,同比增长4.75%,预计2021年我国商品鹅出栏量可达6.61亿只。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值方面,2016-2019年不断增长;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肉鹅总产值有所下降。估计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弱,总产值将会有所回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肉鹅总产值为489.42亿元,同比下降12.23%。估计2021年我国肉鹅总产值可达609.58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市场前景仍比较可观
展望未来,我国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一是政策利好行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明确“十三五”时期,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加快发展动力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结构优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根据国家农业部发布的《关于促进现代畜禽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全面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坚持市场导向,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构建商业化畜禽种业体系;加强政策扶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金融、保险、土地等政策多渠道支持畜禽种业发展。
二是安全、健康、营养日成食品消费的主流。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善,安全、健康、营养日已经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流,而禽肉产品因其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因此预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禽肉产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优质禽肉作为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肉类消费品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仍将受到欢迎。
三是人均鸡肉消费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国内人均禽肉消费在肉类消费中的比例仍不足发达国家的1/3,人均禽肉消费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猪肉仍是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例如鸡肉,在2019年我国人均鸡肉消费量仅为12.1公斤/人,但同时期,和我国消费习惯比较接近的日本和韩国人均鸡肉消费量分别为17.0/18.2公斤/人,巴西、美国更是分别达到10.3/50.1公斤/人。由此可见,和世界主要鸡肉消费国家相比,我国人均鸡肉消费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