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密注塑模具概述
精密注塑模具是指树脂材料射入金属模型后得到具有一定形状的制品的装置,具体来说是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各式各样的成形品。
二、精密注塑模具行业机遇分析
1、“以塑代钢”、“以塑代木”转型升级,精密注塑模具行业需求进一步扩大
随着“以塑代钢”、“以塑代木”转型升级的稳步推进,对模具制造产品要求逐渐增高,高端产品比重逐渐扩大,配套服务不断完善,精密注塑模具市场将迎来新增长点,并且在下游汽车领域的“拐点时刻”或已到来的背景下,预计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推动精密注塑模具行业转型升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精密注塑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不断规范引导精密注塑模具行业市场向高端化迈进。
近年来我国精密注塑模具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政策名称 |
颁布时间 |
颁布部门 |
要点 |
《塑料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 |
2016.04 |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
“十三五”塑料加工业紧紧围绕“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微成型”的技术方向,重点突破原料、先进成型技术与工艺、装备三大发展瓶颈 |
《模具行业发展“十三五”指引纲要》 |
2016.06 |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 |
建立国内外模具市场变化预警机制;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中高档模具产品;培育重点骨干模具企业队伍和行业“龙头”企业,发挥他们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发展外贸,稳定模具出口增长 |
《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2016.08 |
工信部 |
推动塑料制品工业向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微型化方向发展 |
《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 |
2016.08 |
质检总局、标准委、工信部 |
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部署和要求,发挥标准化和质量工作对装备制造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改革 |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 |
2016.10 |
工信部 |
推广个性化定制,支持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工业设计、快速原型、模具开发和产品定制等在线服务 |
《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
2017.08 |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
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为重点,前瞻布局,引领发展,重点完善创新体系,大力实施高端化战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素质,推进我国塑料加工业加快向世界先进行列迈进 |
《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2017.10 |
工信部 |
到2020年,突破一批制约我国高端智能再制造发展的拆解、检测、成形加工等关键共性技术,智能检测、成形加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9年版)》 |
2019.08 |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及11家国家级行业联合会和协会 |
模具行业投资的重点和方向包括:8-12mm长玻纤含量40%以上增强塑料注塑模具、多料多色注塑模具;800万像素以上树脂光学组件(镜头)注塑模具等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 |
2019.08 |
工信部 |
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着力解决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工业软件等领域的薄弱环节,弥补质量短板 |
3、新技术助力精密注塑模具行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逐渐普及以及热流道、高速加工、逆向工程等技术的推广,再加上注塑设备、生产工艺水平创新提高,我国精密注塑模具行业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AI、物联网、3D打印、5G等新技术的成熟及普及,为精密注塑模具行业在生产过程提供温度、流量、冷却的智能化控制,并且深化工业4.0互联网制造模式在经营管理关键环节的应用,推动了精密注塑模具行业智能制造体系的构建。
三、精密注塑模具行业挑战分析
1、精密注塑模具行业综合实力亟待提升
近年来,虽然我国精密注塑模具行业技术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成型工艺成熟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显著提升,甚至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在资金实力、生产经验、技术团队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国际市场竞争力有待加强。
2、高端人才储备不足
随着国内模具市场向高端化转型过程,对综合性人才十分缺乏,而且由于技术人才培养周期较长、管理人才紧缺,很大程度上约束了精密注塑模具行业发展步伐。因此,近年来,我国精密注塑模具行业一般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来填补人才空缺,但是高端人才储备仍然不能很好的匹配行业未来发展。(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