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船舶是电动载具的一种,是由电池产生电力推进的船只。电动船舶是在内燃机船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船上不装配内燃机,所有能量都来自电池,依靠电池电力推进。
电动船舶的发展得益于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行业的成功,该电池技术也一举成为电动船发展的首要驱动因素。当下,国内外已在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还在船舶电力系统组网技术、船舶电力推进技术、大功率电力并网技术等方面相继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目前,全球在建及营运的电动船数量已超过300艘,包括渡船、近海船、客船、拖船等多种船型。
一、电动船舶行业市场规模
电动船舶具有绿色环保优点,可以实现零排放,同时兼具安全便利、推进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优势,且不会出现柴油泄露等问题,是内河航运绿色转型的有效选择。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动船舶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新能源应用的推广力度,船舶行业的新能源使用占比也逐渐增加,电动船舶行业市场规模也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我国电动船舶行业市场规模为61.4亿元。2021年我国电动船舶行业市场规模为94.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2.9%。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受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速度等技术水平限制,现阶段纯电动船舶还是主要集中在内湖、内河以及近海港口,应用船型以车客渡船、客船、港口拖船、港务船以及海工船等为主。
我国电动船舶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布华东地区占比39.4%,华中占比14.8%,华南占比19.0%,华北地区占比10.3%,东北地区占比4.9%,西南地区占比8.0%,西北地区占比3.6%。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电动船舶行业供需规模
1、供应规模
由于电动船舶当前没有官方权威的统计资料,我们无法对电动船舶的新增量有非常准确的数据,因此我们将电动船舶锂电池的出货量作为电动船舶供应规模的分析指标。
根据GGII数据,我国电动船舶锂电池2021年的出货量为151.2MWH,同比增长100%,近年来电动船舶锂电池出货量出现快速增长态势,意味着我国电动船舶行业的供应规模在不断增长。
资料来源:GGII,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需求规模
我国电动船舶行业的下游需求主要是内河船舶,用于短途运输或者旅游。近年来随着公路、铁路里程的不断增长,内河航运市场受到了较大竞争压力,因此国内内河船舶数量一直处于下降态势,老旧船舶不断被淘汰。
虽然内河船舶数量在下降,但是未来电动船舶的需求将会保持增长,无论是新建电动船舶还是旧船改造电动船舶市场,都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供需平衡分析
当前来看,我国电动船舶行业的参与者数量较少,但是由于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的不成熟、法律规范的不完善、政策体系不完整等不利因素抑制了电动船舶行业的下游需求快速增长。同时由于电动船舶制造企业一般为传统船舶制造企业,而造船行业一般采用订单式生产,企业的产能调整非常灵活,不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存在。未来随着电动船舶市场的不断增长,船舶制造企业会更多的向电动船舶制造市场倾斜。
三、电动船舶行业规模发展预测
1、市场规模预测
随着电池生产技术、电池能源管理技术的发展,保守估计仅内河游船、轮渡船、公务船、港作拖船、短途货船等船型电动化,我国电动船舶行业市场规模在2029年预计达到292.5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电动船舶电池出货量预测
随着环保政策趋严,动力电池系统价格的不断下降,纯电动船舶或者混合动力船舶的渗透率正在逐步提升,尤其是在城市渡船、观光船、内河货船和港口拖船等领域的使用场景会更加清晰,预计在2029年电动船舶电池出货量达到938.02MWH。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内河船舶行业数量预测
未来我国内河船舶数量将会继续减少,但是未来电动船舶的渗透率将会不断提升,预计到我国电动船舶在2029年的渗透率将达到10.68%,数量接近1万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4、供需情况预测
随着电力推进系统比例逐步提升,其动力来源由柴油机、燃气轮机或者蒸汽轮机转换为锂离子电池或者燃料电池的可行性正在逐步提升。随着环保政策趋严,动力电池系统价格的不断下降,纯电动船舶或者混合动力船舶的渗透率正在逐步提升,尤其是在城市渡船、观光船、内河货船和港口拖船等领域的使用场景会更加清晰,我国电动船舶锂电化渗透率在2029年预计达到10.6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