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种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国内市场处于相对较为健康水平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其对于农业增产增收、提升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种子行业是以作物种子为对象,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商品化种子为目的,以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和管理技术为手段,集种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和管理于一体的行业整体。种子行业位于农业产业链最顶端,是农业的核心资料。

种子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育种、制种、加工贯穿于种子行业的整个生命周期。

育种技术作为种业的基础和关键,当前种业的研发重点已逐步从传统育种技术向基于新一代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和信息技术等转变,从而建立起常规育种与基因、分子育种相结合的现代化生物育种技术手段,提高育种效率。

一、全球种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种业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居民人均财富的提升以及人类饮食变化等原因,促使人类对粮食的需求不断提高,人均食品支出预计也将进一步增长,对农产品的比例也将不断增加。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对人类农业生产提出严峻挑战。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种子行业已发展成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具备完善的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位居世界前十强的种业公司大多为欧美国家的种业公司,少数几家大型种子集团垄断了世界种子行业的大部分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全球种业的市场规模由 2018年的803.78亿美元增长至 2020 年841.15亿美元,近年来保持稳定。预计未来生物育种的种子市场渗透率将不断提高,种子技术含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植物蛋白质和蔬菜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杂交小麦的推广,全球种业的市场规模将长期保持稳定。

从市场规模来看,全球种业的市场规模由 2018年的803.78亿美元增长至 2020 年841.15亿美元,近年来保持稳定。预计未来生物育种的种子市场渗透率将不断提高,种子技术含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植物蛋白质和蔬菜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杂交小麦的推广,全球种业的市场规模将长期保持稳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全球市场分布来看,国际种业集团正通过并购不断提升集中度,种业规模呈上升趋势,种业产业链一体化态势明显。作为农业大国,种子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中国农用种子行业空间次于美国在全球位居第二,中美两国种子需求总量占全球种业 60%。从地区来看,全球种业行业的市场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和欧洲地区,其中北美和亚洲地区占比最大,分别占比为39.18%和34.23%,欧洲地区占比为14.76%,其他地区占比11.80%。

从全球市场分布来看,国际种业集团正通过并购不断提升集中度,种业规模呈上升趋势,种业产业链一体化态势明显。作为农业大国,种子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中国农用种子行业空间次于美国在全球位居第二,中美两国种子需求总量占全球种业 60%。从地区来看,全球种业行业的市场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和欧洲地区,其中北美和亚洲地区占比最大,分别占比为39.18%和34.23%,欧洲地区占比为14.76%,其他地区占比11.8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中国种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我国种子行业发展起步较晚,种子市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初步建立并缓慢发展,在当时特殊的内外部环境下,种子行业的生产与经营等活动完全由政府主导。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外部环境的改变,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全封闭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种业发展的新形势,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系列种子行业改革政策出台以来,我国种子行业逐步走上了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种业发展支持政策,为种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种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作物选育水平、良种水平和供应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达到1306.15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种业发展支持政策,为种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种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作物选育水平、良种水平和供应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达到1306.15亿元。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情况

2012年国务院《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重点支持具有育种能力、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到2020年前50强市场占有率提高至60%。

企业实力的增强大大利于大规模生产供应,2021年全国各类农作物商品种子供应量约为1065万吨,比上年度供应量增加22万吨,连续多年保持增长。

企业实力的增强大大利于大规模生产供应,2021年全国各类农作物商品种子供应量约为1065万吨,比上年度供应量增加22万吨,连续多年保持增长。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情况

2021年,我国农作物商品种子使用量达到955万吨,保持连续增长的态势,其中小麦、水稻、玉米是最主要的商品种子单一需求来源。

2021年,我国农作物商品种子使用量达到955万吨,保持连续增长的态势,其中小麦、水稻、玉米是最主要的商品种子单一需求来源。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4、细分市场

1)玉米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又是重要的饲料作物,还是食品、化工、燃料、医药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因此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一直位于各农作物种植面积前列。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广泛,玉米种植的优势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经黄淮海向西南西北延伸的广阔地区,主要包括东华北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和西北旱地玉米区。目前,玉米是我国播种面积和产量双第一的农作物。

发展玉米生产,种子是基础。我国玉米杂交种子商品化率接近100%,因此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对种子需求有直接的拉动作用,玉米种子市场需求量与种植面积成正比,通常每公顷需要玉米种子22.5-30 公斤。随着杂交玉米新品种研发的不断推进,玉米种子科技含量不断提升。虽然品种的选育、改良及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种子价格有所提高,导致每亩种子费用增加,但是,消费市场(口粮、饲料原料、工业原料)的扩大以及国家临时收储政策的推动,增加了对玉米的需求,从而拉动了玉米种业的发展。

发展玉米生产,种子是基础。我国玉米杂交种子商品化率接近100%,因此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对种子需求有直接的拉动作用,玉米种子市场需求量与种植面积成正比,通常每公顷需要玉米种子22.5-30 公斤。随着杂交玉米新品种研发的不断推进,玉米种子科技含量不断提升。虽然品种的选育、改良及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种子价格有所提高,导致每亩种子费用增加,但是,消费市场(口粮、饲料原料、工业原料)的扩大以及国家临时收储政策的推动,增加了对玉米的需求,从而拉动了玉米种业的发展。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未来玉米仍将是我国第一大作物,也是保持粮食安全、饲料安全的主要作物,我国年需求玉米量在2.2亿吨以上,这就需要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应保持在5.3亿亩以上。将来生产和市场最为需求的依然是多抗广适、中早熟、高产稳产型品种,适合全程机械化的玉米品种和粮饲通用型玉米品种,发展前景广阔。玉米品种发展应该在保持高产的前提下,注重特色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原始创新,提高育成玉米品种的产量和品质,以及耐热性、耐旱性、抗病性、抗倒耐密性、籽粒灌浆和脱水速率,降低推广风险。节本增效、高产优质,依然是玉米产业发展的主题。

2)水稻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我国60%以上人口均以稻米为主食。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中,19个省份的人口将大米作为主食。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两大稻谷产区。刚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水稻种植业及相关产业的大力发展。

我国水稻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17年,国家首次全面下调了稻谷收购价,拉开了调整稻谷收购价的序幕。201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下调2018年生产的旱籼稻(三等)、中晚粕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同时,为弥补农民因价格下调可能带来的收入损失,保护种粮农民收益,国家在相关稻谷主产省份实施稻谷补贴。2018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通知》,对最低收购价执行起始时间、执行预案启动条件、收购粮食的质量等级等方面进行了规定。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2020年1月2日)中指出,要调整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基本收益。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同时,2020年2月28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关于完善稻谷最低收购价有关政策的通知》(国粮粮〔2020〕41 号)中指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继续实行并进一步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自2020年起对最低收购价稻谷限定收购总量。限定2020年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总量为5000万吨(粒稻2000万吨、粳稻3000万吨),并通过分批下达、动态监测的方式展开收购。水稻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一系列调整,逐步推动水稻市场收购由政策性收储为主向政府引导下市场化收购为主进行转变。

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商品化率接近100%,常规稻种子由于其自交的性质,农户可以自留种,商品化率略低。

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商品化率接近100%,常规稻种子由于其自交的性质,农户可以自留种,商品化率略低。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小麦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2006 年,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户收益,维护种植积极性,我国开始实施小麦收购价政策。小麦收购入库之后,收购价小麦的销售工作随之进行。通过粮食批发市场进行公开拍卖、竞价交易,将收购的小麦销售到市场,实现收购价粮食的流通。收购价小麦收购与销售的关系,一收一放,实现完整的“收购-存储-销售”的流通链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收购价小麦的销售,是保证我国小麦市场粮源供给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由于小麦目前均为常规种,可以进行留种繁育,因而小麦的商品化率整体低于玉米。

由于小麦目前均为常规种,可以进行留种繁育,因而小麦的商品化率整体低于玉米。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4)大豆

大豆属于土地密集型农作物,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我国大豆生产面临的困境是农户土地规模过小,且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成本高,难有规模效益。2015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水平,2016年以来,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大豆种植面积连续增加。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2020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印发的《2020年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工作要点》指出,积极推动大豆振兴计划,落实好大豆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实施大豆提纯复壮项目,集中筛选一批高产、高油、高蛋白的优良大豆品种。2021年2月,《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指出,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稳定大豆生产。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2020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印发的《2020年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工作要点》指出,积极推动大豆振兴计划,落实好大豆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实施大豆提纯复壮项目,集中筛选一批高产、高油、高蛋白的优良大豆品种。2021年2月,《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指出,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稳定大豆生产。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5)供需平衡分析

由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原则上种业的产销率(消耗量/供应量)是不能高于1的,即便是接近于1,也是有些危险,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才是对整个社会有益的。近年来我国商品种子产销率总体保持在80%-90%的区间,处于相对较为健康的水平。

由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原则上种业的产销率(消耗量/供应量)是不能高于1的,即便是接近于1,也是有些危险,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才是对整个社会有益的。近年来我国商品种子产销率总体保持在80%-90%的区间,处于相对较为健康的水平。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异宠风口之上我国宠物水族快速崛起 海水观赏类与冷水淡水观赏类是主要饲养类型

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推动,“异宠”饲养作为一种新兴养宠模式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群尝试饲养“异宠”。截至2024年底,我国有约1707万人饲养“异宠”,市场规模近百亿元。所谓“异宠”,是指有别于猫、狗、观赏鱼等的小众宠物品类,涵盖水族、爬行类、啮齿类、鸟类等。目前来看,我国异宠经济正处于风口之上,机遇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下降 政策利好远洋渔业 养殖面积扩大且模式趋向多样化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稳步提高,成海洋经济和传统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域辽阔,超300万平方公里,能够提供大量富营养的海洋产品,我国海水产品产量保持稳定。随着国内开始设立休渔期、禁渔期制度,启动一系列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措施,我国海洋捕捞产量下降,海水养殖面积持续扩大。未来,政策将推动远洋渔业发展,海水养殖发展模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我国智慧农业走向全面推广期 信息化水平将提升 多方“抢食”形成多维度市场格局

21世纪以来,各国加快智慧农业布局,我国智慧农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也快速成长,但信息化水平仍然偏低,市场具备较大增长空间。我国智慧农业产业链主要由农业数据采集和传感器技术等六部分组成,目前数字平台服务和智慧种植为市场主流。智慧农业企业可分为互联网与科技巨头、垂直领域头部企业、农业创新型企业、传统农业企业四类,多维度

2025年03月26日
中国林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 碳交易仍是行业发展最大机遇

中国林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 碳交易仍是行业发展最大机遇

目前林业商业模式较多,源于该行业公益属性更强,经济性并不明显,当前国内案例中主要有以下代表性商业模式,这些模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和资源条件,通过创新和优化管理,实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2025年03月22日
供给端“卡脖子”下生活用纸行业厂商成本上涨 下沉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供给端“卡脖子”下生活用纸行业厂商成本上涨 下沉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近年来,我国生活用纸市场规模连年攀升,厕用卫生纸占比超过50%,消费量稳健,但大部分企业价格与利润却未跟上,其主要原因是供给上的“卡脖子”导致纸企成本上涨。因此,越来越多的生活用纸厂商开始纷纷选择竹纤维和秸秆草,尤其是针对主打中低端市场的纸巾原料,大多数为二次回收原材料。此外,作为刚需品有价格优势,作为快消品,各大生活

2025年03月21日
全球玉米产量分布集中 中国市场供需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玉米产量分布集中 中国市场供需规模持续增长

从产量变化来看,全球玉米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不同年度间可能存在波动。2022/23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115960万吨,同比下降4.65%,USDA预计2023/24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大增,总供应量相较于上一年度增长显著。

2025年03月14日
我国肉鸡行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 平均养殖成本和出栏价格均下跌

我国肉鸡行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 平均养殖成本和出栏价格均下跌

近年来,我国肉鸡出栏量整体上升,同时其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养殖的肉鸡主要包括白羽肉鸡、黄羽肉鸡与小型白羽肉鸡。其中,白羽肉鸡是我国肉鸡养殖第一大品种,近年来其出栏量和出栏量在肉鸡市场中的占比均呈现整体上升态势;而黄羽肉鸡出栏量和出栏量占比持续下滑。值得一提的是,受玉米和豆粕平均价格下跌影响,我国肉鸡饲料平均价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玉米行业发展现状:播种面积、产量上升 但收购价、市场价震荡下行

我国玉米行业发展现状:播种面积、产量上升 但收购价、市场价震荡下行

目前,玉米已发展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和种业市值最大的粮食作物和农作物,且已形成北方春播玉米主产区、黄淮海夏播玉米主产区、西南山地玉米主产区等6个主产区。近年来,受政策和国内玉米种植意愿提升等因素推动,其播种面积整体上升。同时得益于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其产量持续增加。受玉米供需格局总体相对宽松、种植成本下降

2025年03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