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是以大豆、小豆、青豆、豌豆、蚕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经加工而成的食品;大多数豆制品是大豆的豆浆凝固而成的豆腐及其再制品。豆制品根据使用标准的不同分为非发酵类豆制品、发酵豆制品和其他豆制品三大类,每一大品类下的细分品种多样、花样复杂。
豆制品分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原料产量
从豆制品原料来看,2017-2020年我国大豆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从1528万吨增至1960万吨。但2021年部分农户改种玉米后,大豆种植面积缩减,导致其产量明显下滑,跌至1640万吨,较2020年减少了16.3%。2022年国家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预计年度产量达到2000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豆制品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21年我国共有1530万吨大豆用于食品工业,其中豆制品类是第一大食品加工下游,共消费940万吨大豆,占比61.4%;其他食品加工消费大豆360万吨,占比23.5%;直接食用中使用大豆量占比为15.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市场结构
当前豆制品市场中,生鲜豆制品占比最大为53%,如豆浆、豆腐、豆花等,能满足卫生健康饮食需求;其次便是植物蛋白饮品31%,具备低脂肪、低胆固醇、高植物蛋白的养生优势;最后休闲豆制品占比为16%,可制成各样休闲即食食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规模企业
2017-2021我国豆制品行业TOP50规模企业投豆量稳步上升,截至2021年底投豆量提升到185.09万吨,比上年增加了2.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在投豆量增速方面,近两年规模企业明显放缓投豆步伐,这与国内大豆产量削减密切相关。
数据来源:豆制品专业委员会、观研天下整理(PY)
据数据显示,豆制品规模企业销售额与投豆量呈线性正相关。2017-2021年TOP50企业销售额随着投豆量的增加也逐年提高,从202.1亿元上升到327.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9%。
数据来源:豆制品专业委员会、观研天下整理
4、产品研发制作
豆制品企业在产品创新提质研发方面取得了不错成就。2021年在豆制品开发新产品品类中,豆腐类生鲜产品占比34%;豆浆类产品、大豆蛋白制品分别以25%、22%的比例紧随其后;豆腐干等休闲类以及其他类分别占9%。
数据来源:豆制品专业委员会、观研天下整理
豆制品制作过程中,稳定剂、凝固剂、防腐剂之类的食品添加剂必不可少,前提是适量使用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稳定剂和凝固剂主要有氯化镁、硫酸钙等,这是豆制品中最常用的凝固剂和稳定剂,两者合计占比高达83%;除此之外,葡萄糖酸内酯、TG酶占比分别为11%、6%。
数据来源:豆制品专业委员会、观研天下整理
防腐剂包括山梨酸钾、丙酸钙、丙酸钠、脱氢乙酸钠、双乙酸钠等。山梨酸及其钾盐是豆制品中使用最普遍的防腐剂,占比为50%;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占最少为8%,多用于发酵豆制品中。
数据来源:豆制品专业委员会、观研天下整理
豆制品相关安全标准
编号
标准
GB-27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豆制品》
GB-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1488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203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
GB-3160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
GB-3160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
GB-316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
GB-316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