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即GIS)行业是在传统地理信息产业基础上的扩展延伸行业,是测绘行业的下游行业,测绘行业产出基础的地理信息数据,地理信息系统行业对该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形成可使用或可视化的有效数据。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运用数字化技术将基础地理信息和专题地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整合应用的服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按照用户需求进行的地理信息集成开发服务,地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地理信息大数据服务。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电力、银行、旅游、信息服务等领域,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及应用场景不断拓宽,推动国内地理信息系统市场规模呈快速上升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市场规模达到7615.8亿元,到2020年市场规模已超过一万亿元,复合增速在20%以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软件方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行业在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占比较低。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地理信息系统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20年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行业规模约为287亿元,2021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21亿元。同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又分为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平台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其中应用软件占的市场规模约占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领域95%左右,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平台占到9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进入壁垒
1、技术壁垒
地理信息系统行业的技术研发涉及多学科、多门类的复杂应用技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融入,客户的需求和应用架构随之不断变化,行业技术门槛不断提升,要求行业内企业需具备海量时空数据处理分析以及遥感监测分析等能力。行业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时期内建立领先的技术优势并形成高效的运作机制,容易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人才壁垒
地理信息系统行业具有技术密集型、学科交叉性等特征,企业需要大量精通遥感科学、地理学、测绘学、农学、土地资源管理学、气象学、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专业人才。拥有行业先进技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储备的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后续研究等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这对行业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壁垒。
3、资质壁垒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测绘资质管理办法》规定,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测绘资质证书,并在测绘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测绘活动。地理信息系统行业企业需按照业务资质范围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业务资质是衡量地理信息行业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客户选择供应商的重要依据,对行业新进入者形成较高的资质壁垒。
4、品牌壁垒
地理信息系统行业的目标客户以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为主,客户通常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采购,对产品和技术服务提供商的品牌知名度要求很高。只有具备丰富技术沉淀、良好安全稳定性以及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供应商,才能凭借持续运营中积累的良好的市场口碑与知名度,在项目承揽和市场开拓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市场新进入者短期内缺乏行业经验和市场品牌形象积累,难以在招投标竞争中取得优势,所以为新进入者设置了较高的品牌壁垒。
四、市场风险分析
1、产业融合带来竞争加剧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革命催生的新经济不断壮大,一些软件信息企业基于其信息技术的资源、能力优势正逐渐向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拓展,同时原有的一些地理信息软件企业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正从原有的重点关注应用开发领域向产业链中核心的时空信息生产领域进行拓展。因此,随着行业市场化进程加快,地理信息系统产业竞争加剧。
2、业务生态变化较快对行业企业的管理提出挑战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变得越来越复杂,地理信息产品从二维走向三维、四维,从静态走向动态,地理信息服务从后台走向前台,从独立走向融合,原有对地理信息的界定受到挑战,地理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间原有的边界已经变得模糊。同时,测绘技术的进步使得其技术方法通用化,管理对象普适化,为企业的内部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五、风险应对策略
为应对上述风险,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行业相关企业应加强自身技术、品种等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且积极借助国家支持政策,开拓海内外市场,如“一带一路”、“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等。(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