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光通信行业现状:多重因素利好下产业高速增长 光纤光缆市场占比最大

光通信是通信工程术语,是以光波为载波的通信方式。相比于传统的电通信,光通信具有巨大传输带宽、极低传输损耗、较低成本和高保真等优势。

光通信按光源特性,可分为激光通信和非激光通信;按传输介质,可分为大气激光通信和光纤通信;按传输波段,可分为可见光通信、红外光通信和紫外光通信。

一、光通信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我国光通信产业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光通信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913亿元增长到了1266亿元。

近年来我国光通信产业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光通信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913亿元增长到了1266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随着我国光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光通信行业企业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张,企业注册量也逐年递增。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光通信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8.23万家,同比增长124.6%。

而随着我国光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光通信行业企业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张,企业注册量也逐年递增。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光通信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8.23万家,同比增长124.6%。

数据来源:企查查,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光通信产业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是光通信系统是信息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光通信行业发展,并出台了利好多项政策。例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等。而这些政策为光通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二是5G、千兆光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和应用普及全面加速,带动了我国光通信行业的发展。例如5G方面,近年来5G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底,我国建成开通5G基站170万个,平均每万人5G基站数超过12个。

二是5G、千兆光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和应用普及全面加速,带动了我国光通信行业的发展。例如5G方面,近年来5G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底,我国建成开通5G基站170万个,平均每万人5G基站数超过12个。

数据来源:工信部,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光通信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目前国内5G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县城城区和92%的乡镇镇区,5G流量占移动流量比重达到27.2%。5G应用覆盖国民经济40个大类,在全国200余家智慧矿山、1000余家智慧工厂、180余个智慧电网、89个港口、超过600个三甲医院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是移动互联网流量持续快速增长,为我国光通信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216亿GB,比上年增长33.9%,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接入流量(DOU)达到13.36GB/户每月,其中12月当月DOU达14.72GB/户,创历史新高。2021年我国电信业务累计完成1.47万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自2014年的8年来较高增长水平,增速较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

三是移动互联网流量持续快速增长,为我国光通信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216亿GB,比上年增长33.9%,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接入流量(DOU)达到13.36GB/户每月,其中12月当月DOU达14.72GB/户,创历史新高。2021年我国电信业务累计完成1.47万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自2014年的8年来较高增长水平,增速较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工信部,观研天下整理

四是光通信相关专利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也带动行业不断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光通信相关专利数量为2198项。2021年我国光通信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为1775项。

四是光通信相关专利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也带动行业不断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光通信相关专利数量为2198项。2021年我国光通信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为1775项。

数据来源:佰腾网,观研天下整理

五是下游市场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光通信行业的发展。目前数据中心是光通信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近年来受新基建、数字化转型及数字中国远景目标等国家政策促进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的驱动,我国数据中心业务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数据中心行业市场收入达到1500.2亿元,同比增长28.5%。预计随着我国各地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我国数据中心市场收入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也将持续推动我国光通信行业的发展。

五是下游市场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光通信行业的发展。目前数据中心是光通信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近年来受新基建、数字化转型及数字中国远景目标等国家政策促进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的驱动,我国数据中心业务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数据中心行业市场收入达到1500.2亿元,同比增长28.5%。预计随着我国各地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我国数据中心市场收入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也将持续推动我国光通信行业的发展。

数据来源:《数据中心白皮书》,观研天下整理

二、光通信细分市场

目前我国光通信产业主要由光纤光缆、网络运营服务、光网络设备、光芯片等组成。其中光纤光缆市场占比最大,为37%;其次为网络运营服务、光网络设备,占比分别为29%、26%。

目前我国光通信产业主要由光纤光缆、网络运营服务、光网络设备、光芯片等组成。其中光纤光缆市场占比最大,为37%;其次为网络运营服务、光网络设备,占比分别为29%、2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光纤光缆

光纤光缆由两个或多个玻璃或塑料光纤芯组成,这些光纤芯位于保护性的覆层内,由塑料PVC外部套管覆盖。光纤通信是现代信息传输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容量大、中继距离长、保密性好、不受电磁干扰和节省铜材等优点。

在经历2017-2019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后,自2020年以来,在5G和千兆光网的规模部署的背景下,迎来了需求上涨和价格触底反弹,产量恢复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光缆产量为32181.6万芯千米,同比增长11.4%。2022年1-4月中国光缆产量达10296.7万芯千米,同比增长8.2%。

在经历2017-2019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后,自2020年以来,在5G和千兆光网的规模部署的背景下,迎来了需求上涨和价格触底反弹,产量恢复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光缆产量为32181.6万芯千米,同比增长11.4%。2022年1-4月中国光缆产量达10296.7万芯千米,同比增长8.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我国光缆线路长度为21631.7万公里,同比增长9%;其中新增产能长度为319万公里。长途光缆长度为4656579公里,同比增长5.6%。

2、光电子器件

光电子器件是利用电-光子转换效应制成的各种功能器件,是的关键和核心部件,是现代光电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前沿研究领域,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市场的持续升温,光器件产业投资不断扩大,国内涌现出一大批光器件企业。国家对光通信产业加大扶持,企业投入研发比重上升。同时在三网融合的大前提下,光器件投资成本占比不断上升。

2017-2021年我国光电子器件产量呈现波动走势。具体来看,2017-2018年我国光电子器件产量稳步增加,2019-2020年产量下降,降幅超10%。2021年光电子器件产量恢复增长。2022年1-4月中国光电子器件产量达3560.6亿只,同比下降5.4%。

2017-2021年我国光电子器件产量呈现波动走势。具体来看,2017-2018年我国光电子器件产量稳步增加,2019-2020年产量下降,降幅超10%。2021年光电子器件产量恢复增长。2022年1-4月中国光电子器件产量达3560.6亿只,同比下降5.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光芯片

光芯片是实现光电信号转换的基础元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光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光芯片是光通信最重要的材料。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光芯片国产化进程也稳步推进,市场规模也随之逐渐扩张。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光芯片市场规模为4.6亿美元,同比增长9.5%。初步估计,2021年,我国光芯片市场规模为6.3亿美元,同比增长26.5。

光芯片是实现光电信号转换的基础元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光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光芯片是光通信最重要的材料。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光芯片国产化进程也稳步推进,市场规模也随之逐渐扩张。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光芯片市场规模为4.6亿美元,同比增长9.5%。初步估计,2021年,我国光芯片市场规模为6.3亿美元,同比增长26.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在对高速传输需求不断提升背景下,25G及以上高速率光芯片市场增长迅速。数据显示,2019-2021年,全球25G以上速率光模块所使用的光芯片整体市场空间从13.56亿美元增长至19.1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8.8%。

与此同时,在对高速传输需求不断提升背景下,25G及以上高速率光芯片市场增长迅速。数据显示,2019-2021年,全球25G以上速率光模块所使用的光芯片整体市场空间从13.56亿美元增长至19.1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8.8%。

数据来源:LightCounting,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技术升级带动全球Wifi芯片行业扩容 下游应用集中于消费电子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技术升级带动全球Wifi芯片行业扩容 下游应用集中于消费电子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Wi-Fi技术具备传输速率高、部署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5G射频穿透性差,下游应用集中在手机及PC等消费电子领域。2023年全球Wifi芯片组市场规模已超200亿美元。信息时代背景下,Wi-Fi持续朝着更快速度、更低延迟、更高数据传输质量等方向演进,Wifi芯片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容,Wi-Fi6、Wi-Fi 6E、W

2025年03月18日
光通信行业快速发展为光放大器打开市场空间 EDFA为目前商用最广泛产品

光通信行业快速发展为光放大器打开市场空间 EDFA为目前商用最广泛产品

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市场,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在50%左右。2019-2023年受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的影响,我国光通信行业稳定增长,市场规模从921亿元增长至1345亿元。当前我国光通信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未来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估计2024年,我国光通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到1528亿元。而光通信行业的快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光纤传感器市场稳定增长 光纤陀螺占比最大 小型化、多功能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光纤传感器市场稳定增长 光纤陀螺占比最大 小型化、多功能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近年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不断改进及成熟,其应用领域也随之不断拓展,光纤传感技术在石油石化、交通、电力、汽车及安防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进而推动了我国光纤传感器行业规模的增长。展望未来,随着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的蓬勃发展,光纤传感器市场无疑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5年03月17日
5G、数据中心持续扩容下光通信器件行业需求稳增长 产量则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

5G、数据中心持续扩容下光通信器件行业需求稳增长 产量则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

发展到目前,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市场,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在50%左右。2019-2023年受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的影响,我国光通信行业稳定增长,市场规模从921亿元增长至1345亿元。当前我国光通信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未来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估计2024年,我国光通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到1528亿元。而光

2025年03月17日
市场持续火爆+上游光纤预制棒国产化 我国特种光纤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持续火爆+上游光纤预制棒国产化 我国特种光纤行业迎发展机遇

近年随着低空经济和卫星通信等领域的蓬勃发展,特种光纤市场持续火爆,行业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同时,航空航天、风能、燃料电池等新兴产业的崛起,更为特种光纤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进入2024年以来,我国三大运营商在特种光纤招标需求上有所增加。例如中国移动对特种光纤的招标量达到了720万芯公里,单价达82.6元/芯公里,较普

2025年03月15日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分析:终端应用市场高增长 6G、气象等受益发展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分析:终端应用市场高增长 6G、气象等受益发展

近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终端应用市场高增长,渗透率过半,截至2024年上半年国内北斗终端设备应用超2700万台,同比增长17.4%,渗透率超过50%;重点行业应用超2000万台,智能手机出货量1.39亿部,超过98%支持北斗。不过,随着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和6G融合,推动空间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并且北斗卫星导航系

2024年12月23日
我国卫星通信行业分析:多家企业布局相关产业链 手机直连卫星高潮将来袭

我国卫星通信行业分析:多家企业布局相关产业链 手机直连卫星高潮将来袭

近年来,在LEO卫星、5G技术、政策等多重因素驱动,卫星通信行业迎来快速发展,产业链逐渐成熟,吸引多家企业布局,一场围绕卫星通信的全面“竞赛”已经拉开帷幕。同时,随着卫星短报文和卫星通讯的推出、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手机直连卫星的高潮即将到来。

2024年12月14日
5G 基站及数据中心建设带动我国通信连接器市场持续扩大 预计2025年规模将达360亿元

5G 基站及数据中心建设带动我国通信连接器市场持续扩大 预计2025年规模将达360亿元

近年我国通信连接器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不断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通信连接器行业市场规模294亿元,同比增长11.1%。预计到2025年我国通信连接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60亿元。

2024年1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