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产业链】中国城市燃气产业链概况以及部分企业优势分析

城市燃气是城市能源结构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城市工业、商业和居民生活提供优质气体燃料,它的发展在城市现代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从上游市场来看,城市燃气产业链上游有天然气开采、净化加工、管道运输等;从下游应用行业来看,城市燃气应用较多的行业有餐饮、汽车、家用燃气、工业等。

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上游市场

在城市燃气上游产业链有天然气开采、净化加工、管道运输等,其中天然气开采加工代表企业有中国石油、中海油服、中曼石油、广安爱众、中油工程等。

国内上游市场重点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

业务范围

优势分析

中国石油

非煤矿山(石油、天然气等)

品牌优势: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

规模优势:现有全资子公司、控股和参股子公司、分公司等共100余家,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产品销售以及科研、外贸等企业和单位,经营资产和主要市场集中在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

中海油服

海上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

资源优势:共运营和管理物探勘察船13();钻井装备57(包括36座自升式钻井平台,12座半潜式钻井平台,3座生活平台,6套模块钻机);近海工作船舶130多艘;拥有自主研发的随钻测井、旋转导向、钻井等超过430台套先进的测井、泥浆、定向井、固井和修井等油田技术服务设备。

规模优势:服务区域涵盖中国海域,并拓展至亚太、中东、美洲、欧洲、非洲、远东六大区域,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质量优势:获得符合ISM(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安全管理体系证书和DNV签发的符合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标准的QHSE管理体系证书。

中曼石油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等

品牌优势:一家专注于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国际知名综合性油气公司。

技术优势:拥有各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共计326项。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和6大专业技术事业部。

广安爱众

水力发电、供电、天然气供应等

规模优势:拥有储配气设施20余座,在核定区域内管道供气市场占有率100%。拥有54家全资、控股、参股公司及分支机构,业务遍及四川广安、南充、绵阳,云南德宏、昭通,新疆等地区。

品牌优势:主管部门核定的供气经营区域内唯一的供气经营机构。

中油工程

油气田开发、油气储运等

品牌优势:,目前公司可在ENR国际最大承包商排名中排位进入前40,其中在石油工程建设行业排名进入前10位。

技术优势:形成了完善的技术、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系列成套核心技术,全球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整体实力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中游市场

目前我国城市燃气市场主要分为人工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其中天然气市场上有首华燃气、潜能恒信、石化机械等优秀的企业,液化石油气市场有海越、东华能源等一批优秀企业。

我国天然气及液化石油气市场重点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

业务范围

优势分析

天然气

首华燃气

规模优势:天然气地质储量1,276亿方、技术可采储量610亿方、经济可采储量443亿方。

潜能恒信

技术优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大核心技术,WEFOX三维叠前成像技术、GEOSTAR储层预测技术、AVO-MAVORICK三维油气预测技术;60多个专利软件著作权及400多项工业化勘探开发技术工艺。

设备优势:拥有2000多节点并行计算机群大型计算中心;多个三维地震采集队伍及其可扩展到几十万道的地震采集系统;可控震源20余台,地下三维地震数据采集能力可达每年3000平方公里。

资源优势:拥有七个具有巨大价值的油气区块。

石化机械

技术优势:拥有6000hp泵试验中心、油气钻探重点实验室等7个专业实验室和国家油气钻采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质量优势:通过了APIGOSTCE等国际认证,建立了完整可靠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制造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液化石油气

ST海越

技术优势:有3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得到授权,并有17项专利正在申报中,多项专利的成功申请对于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增强企业科技研发能力有积极推动作用。

规模优势:拥有与公路主业相关的油气储配基地,公路沿线七座大型加油中心与浙中,浙西南地区重要的油气集散批发中心一起形成完整的储运,调配,销售网络和年经营油品20万吨的规模。

东华能源

规模优势:拥有张家港、太仓和宁波三大仓储基地,具备80万立方米的LPG仓储能力,年周转能力超过500万吨,具备全国最大的液化气仓储能力。

资源优势:宁波基地濒临国际深水航道,具备第一港整船装卸码头条件,是极度稀缺的港口资源。截止目前已经拥有5万吨级码头三座,2万吨级码头一座、5千吨级码头二座,16万立方冷冻罐一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下游市场

家用燃气是城市燃气行业的主要下游产业之一,其中家用燃气行业优秀的企业有中国燃气、昆仑能源、华润燃气、港华燃气、新奥燃气等。

我国家用燃气市场重点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

优势分析

中国燃气

规模优势:累计共于26个省、市、自治区取得542个拥有专营权的管道燃气项目(包含365个城市管道燃气项目和177个县、区级乡镇气代煤项目),并拥有17个天然气长输管道、575座压缩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一个煤层气开发项目、100个液化石油气分销项目以及建成运营68个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供应项目。

昆仑能源

品牌优势:中国国内销售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终端利用企业和LPG销售企业之一。

规模优势:分布于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天然气年销售规模200亿立方米,LNG接收站接卸能力1900万吨,液化石油气年销售600万吨以上。

华润燃气

品牌优势:中国最大的城市燃气运营商之一。连续九年入选普氏能源资讯全球能源企业250,排名由2013232位上升至2021年的98,并多次获得亚洲最快速增长能源企业奖. MSCI大幅提升华润燃气ESG评级,2020年的BB越级提升为A,跃升国内燃气行业领先水平。

规模优势:已在25个省份、75个地级市拥有271家成员企业,5万名员工,年销气量340亿方,服务用户数近4600万户。

港华智慧能源

品牌优势:内地领先的城巿管道燃气营运商。目前国内乃至亚洲业务覆盖区域最广,终端使用者最多,规模最大的跨区域燃气供应和服务商之一。

规模优势:先後在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黑龙江、河北、湖北、湖南、内蒙古、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四川、云南、浙江及重庆市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108家控股企业。

新奥天然气

品牌优势:中国规模最大的民营能源企业之一,新奥股份致力成为天然气产业智能生态运营商。

规模优势:新奥股份在全国运营230多个城市燃气项目,LNG年配送能力超100亿方,运营中国首个大型民营LNG接收站——舟山LNG接收站,业务覆盖分销、贸易、储运、生产、工程在内的天然气产业全场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ZX)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