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空气净化器行业现状及竞争:市场仍有较大机会 头部厂商优势明显

一、概述及发展历程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楼宇。空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整治空气污染且取得巨大成就,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净化器销量有所下滑,市场规模萎缩,行业逐渐进入筑底调整阶段。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空气净化器行业销售量为383万台,销售额为65.9亿元。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整治空气污染且取得巨大成就,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净化器销量有所下滑,市场规模萎缩,行业逐渐进入筑底调整阶段。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空气净化器行业销售量为383万台,销售额为65.9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空气净化器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空气净化器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目前,我国空气净化器普及度远低于发达国家。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市场空气健康家电的普及率仅为2%,而在韩国空气健康家电的普及率高达70%,所以未来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仍存在较大机会。

目前,我国空气净化器普及度远低于发达国家。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市场空气健康家电的普及率仅为2%,而在韩国空气健康家电的普及率高达70%,所以未来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仍存在较大机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从世界市场来看,全球空气净化器市场稳定增长,带动我国出口销量增长,2020-2021年受海外疫情影响,出口量有所下降。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空气净化器出口金额1926亿美元,同比增长7.15%,出口数量3557.9万台,同比下降3.15%。

同时,从世界市场来看,全球空气净化器市场稳定增长,带动我国出口销量增长,2020-2021年受海外疫情影响,出口量有所下降。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空气净化器出口金额1926亿美元,同比增长7.15%,出口数量3557.9万台,同比下降3.1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竞争格局

我国空气净化器行业市场集中度高,并且具有明显的品牌效应,CR5超50%,小米、飞利浦等头部品牌商已获大众广泛认可,市场占有率比较稳定。同时,随着国内空气净化器行业市场不断萎缩,品牌商也面临洗牌,头部厂商优势明显,市场地位稳固。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空气净化器行业在2018-2021年期间,线上品牌数从476家减少至339家,线下品牌数从110家减少至79家,而对于那些不具备品牌、技术、成本、渠道等优势的中小厂商而言将面临淘汰出局,头部厂家市占率更有保障。

我国空气净化器行业市场集中度高,并且具有明显的品牌效应,CR5超50%,小米、飞利浦等头部品牌商已获大众广泛认可,市场占有率比较稳定。同时,随着国内空气净化器行业市场不断萎缩,品牌商也面临洗牌,头部厂商优势明显,市场地位稳固。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空气净化器行业在2018-2021年期间,线上品牌数从476家减少至339家,线下品牌数从110家减少至79家,而对于那些不具备品牌、技术、成本、渠道等优势的中小厂商而言将面临淘汰出局,头部厂家市占率更有保障。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国空气净化器企业业务布局及竞争力评价

公司简称

价格区间()

线上线下布局

产品数量(个)

空气净化器产品类型

业务竞争力

小米集团

599-2999

线上/线下

8

除甲醛、除菌类家用空气净化器、桌面空气净化器

★★★★★

海信家电

1099-5999

线上/线下

3

除雾霾、除菌家用空气净化器

★★

科沃斯

499-6999

线上/线下

1

空气净化器机器人

莱克电气

999-6999

线上/线下

1

冷暖净化一体机、净化除湿两用机、除霾杀茵净化器

★★★

金菜特

12999

线上/线下

1

杀毒空气净化器

苏泊尔

699-2099

线上/线下

16

除甲醛、除霾

★★★

澳柯玛

1999

线上/线下

1

负高子空气净化器

美的集团

479-3999

线上/线下

7

大空间净化产品、负离于净化

★★★

格力电器

439-13500

线上/线下

8

除甲醛、除菌净化器、加湿两用净化器、杀菌净化产品

★★★

海尔智家

899-6999

线上/线下

44

车载净化器、除甲醛、除菌净化器、大空间净化器

★★★

德业股份

5999

线上/线下

/

除菌除臭净化器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睡眠问题+老龄化给我国智能床提供发展机遇 AI赋能推动行业进入4.0时代

睡眠问题+老龄化给我国智能床提供发展机遇 AI赋能推动行业进入4.0时代

近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人。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59%的人存在失眠症状,而完全无睡眠障碍的人群仅占19%。另外《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也显示,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的睡眠困扰率为48.5%,且随着年龄增长这一比率在逐渐上升。可见睡眠质量不佳已经

2025年04月25日
国补拉动冰箱行业需求回升 厂商正深耕细分场景找差异化增量 激烈角逐高端市场

国补拉动冰箱行业需求回升 厂商正深耕细分场景找差异化增量 激烈角逐高端市场

当前国内冰箱市场处于换新需求驱动通道,消费在以旧换新驱动政策下需求逐步释放。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冰箱全渠道零售量4019万台,同比增长4.9%;零售额1434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线上/线下零售量同比分别增长5.5%/3.6%,零售额同比增长8.4%/6.8%,双线均实现稳健增长。

2025年04月02日
DeepSeek赋能AI家电行业 海尔、TCL等品牌集体“狂飙” 市场仍面临诸多难题

DeepSeek赋能AI家电行业 海尔、TCL等品牌集体“狂飙” 市场仍面临诸多难题

2024年生成式AI技术加速渗透家电行业,通过多模态交互(如语音指令结合视觉识别),家电从被动执行指令转向主动服务,并且在大模型赋能下的AI家电具备深度学习和数据分析能力。2025年,我国家电厂商们纷纷带来关于AI家电的落地化思考,从电视到冰箱、洗衣机,再到扫地机器人以及新形态的AI机器人,但行业仍面临价格昂贵、技术等

2025年03月26日
国补效果立竿见影 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待更新量庞大 换新需求有补贴支撑

国补效果立竿见影 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待更新量庞大 换新需求有补贴支撑

前言: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5G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应用与普及,我国智能家居行业迎来发展机遇,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可达7157亿元。在财政货币双宽松背景下,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有望持续并扩大范围,有效支撑并加快智能家居市场发展。

2025年01月25日
“以旧换新”+“国补”助力 小家电市场增量可期 行业需求尚未饱和

“以旧换新”+“国补”助力 小家电市场增量可期 行业需求尚未饱和

同时,截止2022年,我国每个家庭平均拥有的小家电数量达到9.5个,对比欧美家庭超过30个的数量,差距仍较大,国内市场需求尚未饱和,而这主要是由消费环境、厂商以及小家电产品本身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因此,各大小家电品牌积极补救,出海、以价换量策略成为选择。

2025年01月09日
国内热水器市场回温 燃气热水器整体表现优于电热水器 行业竞争格局稳定

国内热水器市场回温 燃气热水器整体表现优于电热水器 行业竞争格局稳定

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我国主流热水器市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零售额为349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0.7%;零售量为2096 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3.1%。2024年9 月主流热水器市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零售量为263 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15.5%;零售额为49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3%。

2024年11月26日
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景气度上升 线上表现突出 高端化趋势显现

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景气度上升 线上表现突出 高端化趋势显现

根据奥维云网等权威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空气净化器市场零售额达到了25.1亿元,同比增长22.9%,零售量更是攀升至149.1万台,同比增长26.9%。另外2024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的空气净化器线上零售量同比增速依次为24%、33%、51%,增速持续攀升。

2024年11月09日
我国干衣机销售规模持续高增 市场主要被国际领先品牌、综合家电企业占据

我国干衣机销售规模持续高增 市场主要被国际领先品牌、综合家电企业占据

2017-2023年我国家用干衣机销售额由4.4亿元增长至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9.9%。预计2024年我国家用干衣机销售额达36.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1.5%。

2024年11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