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产业链】中国微特电机产业链概况以及部分企业优势分析

微特电机,全称微型特种电机,简称微电机,是指直径小于160mm或额定功率或具有特殊性能、特殊用途的微特电机。微特电机常用于控制系统中,实现机电信号或能量的检测、解算、放大、执行或转换等功能,或用于传动机械负载,也可作为设备的交、直流电源。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微特电机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从上游市场来看,微特电机产业链上游有钢材、漆包线、铸件等;从下游应用行业来看,微特电机应用较多的有家电、工业、汽车、医疗等行业。

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上游市场

微特电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有钢材、漆包线、铸件等,其中钢代表企业有宝钢股份、河钢股份、鞍钢股份等;铸件行业有东山精密、文灿股份等优秀企业。

国内上游市场重点企业优势分析

类别

企业

优势分析

宝钢股份

品牌优势:全球领先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是《财富》世界500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

规模优势:拥有上海宝山、武汉青山、湛江东山、南京梅山等主要制造基地,在全球上市钢铁企业中粗钢产量排名第二、汽车板产量排名第一、取向电工钢产量排名第一,是全球碳钢品种最为齐全的钢铁企业之一。

河钢股份

品牌优势:国内最大钢铁上市公司之一。

技术优势:已具备了3000余万吨具有世界先进装备水平、国内领先节能环保水平的优质钢铁产能,形成了国内品种规格最全的棒材、冷热轧板材及深加工能力。

鞍钢股份

品牌优势:国内大型钢铁生产和销售企业之一,拥有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完整的钢铁生产流程及配套设施。

规模优势:拥有鞍山、营口、朝阳三大生产基地,和大连、长春、上海、天津、广州、沈阳、武汉、合肥、郑州等地的加工配送或销售服务机构,并依托鞍钢集团在海外的销售机构开展国际化经营。

铸件

东山精密

规模优势:在台湾、韩国、芬兰、印度、瑞典、德国、波兰、爱沙尼亚、美国、墨西哥等地均设有销售、客服及仓储网点。

技术优势:拥有完备的开放式研发体系、高效的研发机制和具有创新精神的研发团队,为不断自主创新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为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文灿股份

资源优势:拥有500多人组成的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技术队伍,配备了现代先进设计和管理的软件及工具。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中游市场

目前我国微特电机市场上有金龙机电、卧龙电驱、华瑞股份、方正电机、英洛华、航天电器等一批优秀企业。

我国微特电机市场重点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

优势分析

卧龙电驱

品牌优势:国内外一流的电机制造商,公司在家用电机、工业电机、振动类电机等产品行业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和市场领导地位。

管理优势:建立了稳定、高效的管理团队,在成本控制、生产管理、渠道建设、财务管理等体系取得长足进步。

华瑞股份

资质优势:公司通过了ISO9001IATF16494ISO14001OHSAS18001等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技术优势:自主研发的全塑型工艺和公司拥有的20多条全自动生产线上。

方正电机

品牌优势:国内新能源驱动电机和电驱动系统行业龙头企业,综合市场占有率近7%,物流车总成市占率全国第一.

研发优势:已基本形成以公司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内外紧密互动的研究开发体系,并逐步完善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英洛华

技术优势:新增实用新型专利6,目前共拥有17项发明专利,88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

人才优势:长期以来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浙江大学等名企院校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规模优势:在几十个细分行业领域都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与各细分行业中排名前列的企业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主要客户遍布亚洲、北美、欧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航天电器

技术优势:在连接器、继电器、微特电机等中高档机电组件领域掌握大量核心关键技术. 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003,其中:发明专利272(含国防专利)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下游市场

微特电机应用较多的有家电、工业、汽车、医疗等行业,其中家电行业优秀的企业有美的、海尔等;工业行业优秀的企业有拓斯达、机器人、海得控制等。

我国微特电机应用市场重点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

企业

优势分析

工业

拓斯达

品牌优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机器人骨干企业、广东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

研发优势:建有广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东莞市技师工作站等人才及科研平台。

机器人

规模优势:在上海设有国际总部,在沈阳、上海、杭州、青岛、天津、无锡、潍坊建有产业园区。在韩国、新加坡、泰国、德国、香港等地设立多家控股子公司及海外区域中心。

研发优势:现拥有4000余人的研发创新团队,形成以自主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核心产品及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全产业价值链。

海得控制

品牌优势:《电气时代》中国电气工业百强、自控及仪表行业20强企业;荣获中国电气工业创新力10中国电气工业成长力10等称号。

规模优势:建立了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销售和服务网络,积累了大量的行业用户和合作伙伴,并依托于两大研发平台,为相关业务开发了一系列的自主研发产品。

家电

美的

规模优势:美的集团是国内唯一全产业链、全产品线的家电生产企业全球拥有约12万名员工,拥有约200家子公司及10个战略业务单位。

研发优势:行业领先的压缩机、电控、磁控管等家电核心部件研发制造技术。过去5年投入研发资金超过200亿元,已在全球8个国家设立了17个研究中心,研发人员整体超过10,000,外籍资深专家超过300,并保持与清华、浙大、华中科技、美国MIT,UCB,Stanford在内的30多个国内外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

海尔智家

品牌优势:海尔大型家用电器2015年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场的9.8%,7次蝉联全球第一,冰箱、洗衣机、酒柜、冷柜继续蝉联全球第一。

规模优势: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10大研发中心(其中的8家位于海外),以及根据用户痛点随时并联的N个创新中心,搭建“10+N”开放式创新体系,形成遍布全球的资源网络和用户网络。

资质优势:已参与67项国际标准的制/修订,以及累计550项国家/行业标准修订工作,中国家电行业第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ZX)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无人潜水器行业呈欧美主导、亚太崛起态势 市场为寡占型格局 ROV占比大

全球无人潜水器行业呈欧美主导、亚太崛起态势 市场为寡占型格局 ROV占比大

全球无人潜水器市场保持稳定,行业呈现出以北美、欧洲为主导,亚太地区迅速崛起的态势。在市场拓展及应用深化下,全球各区域企业展开激烈竞争,核心厂商包括Oceaneering、Kongsberg Maritime、Lockheed Martin、SAAB Group 和 TechnipFMC等,这些头部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

2025年04月03日
全球海洋工程装备成交规模创新高 中国市场竞争力强劲 头部企业收入将持续提升

全球海洋工程装备成交规模创新高 中国市场竞争力强劲 头部企业收入将持续提升

全球海上勘探开发资本支出增多,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整体向好,2024年订单成交规模创新高。全球海洋工程装备以海洋油气装备为主,其中移动生产装备占比达50%。

2025年04月02日
下游电力等领域扩张下输送机械行业向好 带式输送机为主流 市场竞争格局复杂多元

下游电力等领域扩张下输送机械行业向好 带式输送机为主流 市场竞争格局复杂多元

下游行业需求变动决定输送机械行业市场规模和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电力、建材、钢铁、煤炭和港口等下游领域扩张,我国输送机械市场逐渐向好。输送机械分为带式运输机械和其他运输机械,其中带式运输机具有运量大、效率高、运输距离长等特点,符合港口等下游市场的运输需求,是运输机械市场主流。我国输送机械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格局

2025年04月02日
智能配电设备行业:社会用电需求持续增长奠定发展空间 智能化、绿色化成重要趋势

智能配电设备行业:社会用电需求持续增长奠定发展空间 智能化、绿色化成重要趋势

电力产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发展,社会用电需求及电力产业持续增长不仅带动了智能配电设备行业的持续发展,也奠定了行业未来发展空间。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

2025年03月29日
银发经济或“带飞” 我国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刚需应用丰富  企业看到新确定机会

银发经济或“带飞” 我国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刚需应用丰富 企业看到新确定机会

目前,我国外骨骼机器人刚需应用丰富,其中医疗、工业制造、运动领域对外骨骼机器人的需求明确。近几年,随着国内多家机器人企业入局,外骨骼机器人已在消防、工业物流、医疗康复等多个场景有较为成熟的应用。除了B端应用领域外,外骨骼机器人也逐渐向C端民用渗透,银发经济或“带飞”行业,企业与资本方看到新市场确定机会。

2025年03月28日
电动工具行业:上游钢材与锂电池产量稳增提供坚实基础 锂电化、智能化趋势明显

电动工具行业:上游钢材与锂电池产量稳增提供坚实基础 锂电化、智能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我国钢材和锂离子电池的产量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为电动工具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数据显示,特别是在2022年,我国钢材产量突破了13亿吨大关,而锂离子电池的产量更是飙升至超过239亿只。到2024年我国钢材产量达到了14亿吨,而锂离子电池的产量进一步达到了295亿只(自然只),同比增长了13.7%。

2025年03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